原標題
縱深探索育人路 賡續榮光啟新途
——惠州市實驗中學高質量發展路徑紀實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在惠州市實驗中學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由創辦到升級,由新丁到骨干,一路的爬坡過坎,一路的風雨兼程,閃爍其間的1975年、2000年、2002年、2008年、2012年、2018年等年份,拓印歲月的雪泥鴻爪,珍藏韶華的吉光片羽,造就一代又一代實中人嚴謹務實、創新進取的奮斗精神。正因為這樣特殊的年份,積蘊出磅礴的、深沉的力量,推動了學校踏浪歡歌、行穩致遠。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將來是對過去的映照。而今,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迎面而來,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照進現實,作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肩負強國重任,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學校展開了一場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深刻思考。
在這場思考中,從創校伊始就堅定為國家育棟梁、為民族育英才的惠州市實驗中學,在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探索中,從實際出發,參之平素,度之往事,驗之來事,持續書寫榮光,不斷開啟新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聶育松書記上思政課。
實力強大的教師隊伍。
育人育才 近半個世紀的堅守
2022年高考放榜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名校錄取通知書,毫無懸念地飛向了惠州市實驗中學。面對這份隨意拿出一張都足以讓別人欣羨的榮譽,惠州市實驗中學卻只是默默收下,寵辱不驚地又迅速投入到下一場的育人賽道中。
作為有著47年辦校史的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惠州市實驗中學在近半個世紀的薪火相傳中,依托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蘊,以始終如一的務實、創新,締造了太多可以炫耀的內容:“全國基礎教育名校”“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近百項榮譽加身;累計19年榮獲惠州市高中教學質量評價一等獎;近幾年文化類考生入讀211、985名校的多達600多人……
“我們為學生的成才、學校的成長而欣喜而欣慰,但并沒什么可炫耀可驕傲的。”惠州市實驗中學黨委書記聶育松表示,學校從建校之初,就堅定了為國家、為民族育人育才的初心,“學校從第一任校長開始就勵精圖治,堅守初心,我們不過是傳承基因、賡續血脈罷了。”
據介紹,創辦于1975年,由惠州師范學校轉型升級而來的惠州市實驗中學,從誕生之初就明確了肩負國家責任,為黨為國培養人才的方向。47年間,學校從“惠州師范學校”時確立以“國家責任 勤奮創新”為校訓的核心文化出發,到2000年學校“順勢轉身”轉制為普通高中,再到后來“揚帆轉舵”實施“陽光教育”孕育陽光學子,以推動學校育人方式變革,實現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育人育才的樸素愿望,一直穿越時空,在激蕩中交匯,在堅守中創新,如水滴穿石般,推動學校奔涌向前。
念茲在茲,朝乾夕惕。進入新時代,面對錯綜復雜、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惠州市實驗中學“育人育才”的堅守,被放諸于社會未來發展的戰略高度下,有了新的標準與要求,“謀道轉型”勢在必行。“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人?”“培養知識分子還是接班人?”“合格的接班人由誰來培養?”等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全體教職工的思考。
在這場思考之中,聶育松自始至終都在聆聽與分析。在他的系統思維中,始終想用四梁八柱的結構,構建一個可以把實中校史所折射出來的精神風貌和歷史傳承盡可能多地包容入內的框架——如同一個優秀軟件的底層框架。
思慮再三后,一條完整而清晰的脈絡浮現在了腦海,學校及教師育人應從“培養知識分子”向“培養接班人”的價值提升;立德要求觀念應從“單一育分”向“五育一體、育人為本”的觀念提振;高質標準方法應從“自說自話”向“因材施教”的方法提質。
跟隨這條脈絡線,一個影響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發展規劃設計也系統呈現:以“一個都不能少”為特色育人體系,貫穿學校治理、德育、課程、教學、隊伍、校園文化等各個板塊,形成立體完整的教育教學閉環,使育才之路更符合百年大變局、實現中國夢的切實要求,使實中“理念新、質量高、特色明、現代化”的全國示范性高中學校品牌擦得更亮。
學校全場景建設“四尊四育”教育新環境。
四化共同體。
立德樹人 一個都不能少的執著
高質量教育,來自于高質量的教育觀。對一所有著深厚歷史的名校而言,教育信仰是從師生的心魂里流淌出來的堅持,是在歷史長河里翻涌滾動、向前奮進的意識洪流。在惠州市實驗中學,“育人育才”的責任早在潛移默化中根植于每一任校長、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長的心中,以各自不同的解讀,貫行于日常。因此,當飽含國家責任、人民情懷,充分融合歷史傳承與新時代要求的“一個都不能少”的體系設計,擺放在所有人的面前后,很快就引發了大家強烈的共鳴,以及更熱烈的追溯、探討和對未來的暢想。在更系統地斟酌、更務實地思慮后,一套可入心、可執行、可生根的實施細則迅速在這座嶺南名校徐徐鋪展開來。
黨建引領,特色發展,一個都不能少。學校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從頂層設計上強化校領導班子黨性修養、政治品格,將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充分發揮學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
多元共育,共同發展,一個都不能少。學校創新“四同四合”管理機制。思想上“四同”,強調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執行同力;行動上“四合”,建立德育耦合體、教學聯合體、文化融合體、服務整合體,分別對應學生發展部、教師發展部、學校發展部、工勤服務部,以各個板塊的嚴密合作,打造全方位的“育人共同體”。
時代英才,品行高尚,一個都不能少。學校堅持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為目標,以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通過把思政課堂搬到更多現實場景中,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錘煉意志、積累經驗,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人生選擇和現實行動,為學生構筑精神基石,夯實人生根基。
人分同育,因材施教,一個都不能少。學校在“德智體美勞”的“五育并舉”之下,提煉學校精神內核,融入“實”之底色,勾勒“五實”特色,并與新時代所需人才培養方向對標,于“三全”育人中具化“四化”理念,形成文化教學德育化、體育教學心理化、藝術教育生活化、國際理解教育大眾化等實施方向,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煥發出屬于自己的生命活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收獲出彩人生。
教師成長,師德師風,一個都不能少。學校以喚醒教師團隊“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深情”“與教相戀和與育相愛的溫情”“因材施教和因人施育的癡情”的“三情”情懷,和“艱苦奮斗、樂于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芒果精神”,共同孕養因材施教的經師、厚德博學的能師、善教善導的良師、胸懷祖國的名師、服務育人的人師,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煉化了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優秀隊伍。
環境化人,文化滋養,一個都不能少。學校擇址臥龍山下、龍潭水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依山傍水中,學校著重硬件環境打造,花鳥成趣,移步換景。再佐以豐富精彩的陽光校園文化,軟硬結合,為師生們獨創生機、陽光,讓人身心舒適的教學生態環境。
四尊共育,家校共育,一個都不能少。學校全場景建設“四尊四育”教育新環境,以尊重家庭教育、尊重成長規律、尊重學校教育、尊重社會教育等四方共育,突出育人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全面性,延長教育教學半徑,拓寬家校溝通渠道,凝聚強大教育合力,形成協同育人機制,讓家長成為孩子追夢的合伙者,讓教師成為學生追夢的引路者,多頻共振,多元共育,攜手共創未來。
在多位一體、多元育人的成熟育人體系考慮下,一個都不能少,可以是高效育英才之下的“全員本科”,可以是培養高素質守法公民的全覆蓋,更可以是品德好、學業好、身體好、藝術素養高、勞動能力強的心智健全的全面發展人才。
在聶育松看來,新時代之下,高質量的教育觀,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的質量觀。而以教育公平、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為引領的“一個都不能少”教育理念,恰恰是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最響亮的回應,自然也精準回答了“如何培養合格接班人”這一時代考題。通過對生命個體的充分關注,引導每個學生都成長為符合社會需要,適應百年變局的時代新人。
學校堅定為國家育棟梁、為民族育英才。
該校作品《木蘭辭》被省教育廳選送澳門展演。
時代新人 人分同育培養接班人
教育的魅力在于對生命的影響,它具有塑造未來的功能。在培養影響未來社會變局的時代新人方面,惠州市實驗中學也給予其更多的思考與內涵。
“未來時代需要的創新人才,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不能讓功利主義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能讓知識灌輸毀滅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不能只著眼于分數。簡單粗暴的評價方式,不能換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基于長期對基礎教育的深入觀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度洞悉,聶育松認為。
在這種思考之下,符合未來所需的“時代新人”應是全面發展的人,具備誠實的品德、扎實的學識、結實的身體、富實的創意、充實的勞動。
將“五實”新學生作為培養方向,惠州市實驗中學依托于“四同四合”治理機制下的完整教育環境,以及“五師”團隊,以傳承多年的“陽光課堂”為抓手,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推動學校高質量、有特色發展。
據悉,作為培養時代新人的主陣地,“陽光課堂”由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組成,通過教師精心準備的導學材料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教師引導學生在開展的議、展、評、練、釋等幾個步驟的課中強化,以及拓展延伸的課后練習,達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興趣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健康成長,教師在成功中體驗幸福的目標。
而在課堂之外,學校還不斷擴大知識半徑,增強實踐能力,通過舉辦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德育教育動態化、創新化和生動化。如吃多少打多少的“光盤行動”,告誡學生們要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開展《保護金山河行動》,一起彎腰撿垃圾、守護我們的綠水藍天……在種種匠心布局下,學校喜獲廣東省綠色學校,學生們也在富有意義的活動中,養成了節約低碳,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今年教師節,為營造感恩、敬師的良好氛圍,學校更是開展了“實中學子心 難忘師恩情”為主題的給母校、恩師寫信活動。三千多封書信經郵政寄出,滿載學子們的款款深情,寄到恩師們的手中。
學生自主創新的成長,離不開滿足個性化需要的教育環境。在惠州市實驗中學,34個社團涵蓋科技、藝術、人文、公益、體育五大領域,以不同的維度和方式,搭建各式各樣的學生社團活動和讀書節、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
健全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和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所在地,學校為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依托于逐漸成型的“一個中心,多個平臺”服務架構,積極開展“愛學生·調心理”的陽光心理健康教育。
沒有評價體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為檢驗“四合四同”和“五育并舉”對“五實”學子的培養成果,惠州市實驗中學還建立健全了完整的考評體系,以考促評、以考促優,激發全體師生奮勇爭先。如為強化教師團隊專業成長和師德師風提升,持續舉辦“芒果節”,評優評先一批具有芒果精神的優秀教師;近期落幕的高二年級表彰大會上,表彰一批物理、歷史、音體美學習和進步之星等。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績,每一個人都要做出新貢獻。”聶育松表示,希望我們能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在“一個都不能少”的辦學理念引領下,培養時代新人、當好時代新人,在偉大的時代綻放自己燦爛的人生。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通訊員鐘輝勇 何碧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