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孩子原來起床很磨蹭,爸爸這樣做之后1分鐘內就起來了......》中,網友“路過人間”分享到:不要圍繞“你喜歡什么”來教育,而要圍繞“你應該怎樣”來教育。他用這樣的理念來教育兒子很成功。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會去做應該的事,而不是喜歡的事的孩子很少。很多父母對此可能會感到困惑,會說:“我們也經常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呀!可他們還是不愛學習,起床、做作業拖拉,甚至不想去上學。從不會體貼、感恩父母。”面對拒絕與父母溝通,玩手機上癮,經常熬夜,甚至撒謊、想輕生的青春期孩子,更是讓父母抓狂。
為什么孩子常會做
自己喜歡而不是應該的事情?
為什么孩子常會做自己喜歡而不是應該的事情?要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格結構及大腦的發育規律、特征。
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了系統的人格理論,他將人格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結構的最原始部分,位于潛意識的深處,是人格的生物面。它包含基本的沖動和欲望,如饑餓、性欲和攻擊性。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尋求即時的滿足,不考慮現實限制或后果。孩子的喜歡常出自本我。
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間,起著協調本我的欲望和現實世界的關系的作用。自我遵循現實原則,它試圖以社會可接受的方式滿足本我的欲望。自我具有理性,能夠進行判斷和決策,同時也要平衡超我的道德要求。
超我代表道德和理想的自我,是內化的社會和父母標準。它分為兩個子系統:良心(負責懲罰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和自我理想(代表理想自我形象)。超我遵循道德原則,試圖壓制本我的沖動,推動個體行為符合社會規范。應該常出自超我。
一個人人格的發展與大腦的發育歷程及成長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腦神經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大腦是自下而上發育的。胎兒還在子宮時,大腦就開始一層一層地發育,與進化論的重演一樣,最原始的部分是我們的動物腦,也叫“爬蟲類腦”,它在我們一出生時就投入使用了。它位于腦干,正好處于我們脊柱與顱骨連接的上方。爬蟲類大腦負責所有新生兒都會的事情:吃、睡、醒來、哭叫、呼吸、感覺溫度、感覺饑餓,感覺潮濕和疼痛,還有通過排尿和排便排出身體毒素。
在爬蟲類大腦上方,是我們的邊緣系統,邊緣系統也被叫做哺乳類腦,因為所有群居而且喂養幼崽的動物都有這樣的一個大腦。這部分的大腦在嬰兒出生之后開始飛速生長,這里是情緒所在的地方,負責探測危險,判斷愉悅與驚嚇,決定什么對于生存來說不重要。這里也是一個控制中心,負責應對我們復雜的社會網絡中的挑戰。它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趨于完善。
邊緣系統受到經歷、嬰兒自身的基因和出身氣質的影響。無論嬰兒身上發生了什么,這些遭遇都會塑造他們大腦對世界的認知地圖。嬰幼兒的早期探索會影響他們掌管情緒和記憶的邊緣系統的發展,但是這些大腦結構也會被日后經歷改變,例如被親密的朋友或戀人改變,或被暴力攻擊、無情的欺凌或忽視改變。
爬行動物腦和哺乳動物腦共同構成情緒腦,情緒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中心,負責善待自己。如果它探測到危險或一個特殊的機會,它就會激發大量激素來提醒你。你會因此而感到特殊的內臟感覺,而這些感覺會影響你當時的想法,讓你采取不同的行動或思路。這種感覺即使非常輕微,也會對你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策產生巨大影響,從我們要吃什么,想玩什么,或我們喜歡什么音樂,到我們想和誰做朋友以及我們討厭誰。
情緒腦的細胞組織和生化特性都比我們的理性腦簡單。情緒腦只會根據大致情景的相似性做出判斷,而理性腦會根據更復雜的選擇分類進行信息組織。情緒腦會激發事先編好的程序,如戰斗或逃跑反應,這些肌肉和生理反應是完全自動的,不需要我們主動去思考或計劃,我們的意識和理性思考能力通常只有在危機過后才趕上來。
最后我們來到大腦最表面的新皮層,也叫理性腦。這個理性的、負責認知的大腦,實際上是我們最年輕的大腦,它只占我們整個大腦體積的30%。理性大腦主要關注我們的外在世界,理解外界事物和人,找出實現目標的方式,管理我們的時間以及為我們行為排序。我們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都有新皮層,但是人類的新皮層要厚得多,在大約兩歲時,占新皮層絕大部分的前額葉開始急速生長,到25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前額葉讓我們使用語言和抽象思維,讓我們得以吸收大量的信息和明白其中承載的意義,并讓我們能夠計劃、反思以及想象未來的情景。
我們的大腦里大約有860億個活躍的神經元細胞,而情緒腦擁有近八成,所以它們對大腦的掌控力更強。同時,它們距離心臟更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優先得到供血,這也是為什么當我們極度緊張時往往會感覺大腦一片空白,這是因為處于最外層的理智腦缺血了。
此外,情緒腦雖然看起來很低級,但它們掌管著潛意識和生理系統,時刻掌控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調控著呼吸、心跳、血壓……因此其運行速度極快,至少可達11000000次/秒(1千1百萬次每秒),堪比當今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個人計算機;而理智腦的最快運行速度僅為40次/秒,相比起來簡直弱極了,并且理智腦運行時非常耗能。
從大腦的發育及相關跡象表明,理性腦對大腦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決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
了解大腦的發育歷程及情緒腦和理智腦的特點后,我們就會明白,為什么孩子常會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應該的事:孩子在上高中前,理性思維還未能很好地發展起來,做事情時常會受本能與情緒的影響,年齡越小,受本能/本我的影響就越大。
要讓孩子做應該的事,則需按路過人間所說的,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呢?
父母擁有正確認知、
成為孩子榜樣是關鍵
近年來,曾有一些同學、朋友問我,自己的孩子或身邊親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工作后,經常會跳槽,后來孩子不想去上班,只想待在家里玩手機,享受父母做好的一日三餐,他們該怎么辦?
我聽后內心也很沉重,很多父母只在意孩子的成績,以為孩子只要考上大學,以后工作了,就一切都好了。殊不知,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有相應的成長任務和應該做的事情。父母沒有從小去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愛心,就會給孩子后來的人格發展帶來隱患。
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有責任感,會為他人和社會著想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先成為這樣的人。其次,父母要明白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些什么身心發展特征和相應的成長任務,自己該用怎樣的方式去協助孩子成長。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擁有正確認知和成為孩子榜樣的重要性。他們整天忙于工作,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很多時候不懂得如何去處理情緒,甚至會把情緒發泄在家人的身上,孩子也難免身涉其中。很多時候都是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或不良行為后,父母才會緊張起來,去尋求幫助。
女孩A小時候做數學作業時,常會因為做不出一些題目而被父親嘲諷、責罵。上初中后,A爸常會對她說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后一個月的薪酬有多高,只有考上高中才有出路,否則人生會很灰暗。他還經常給A講道理,要她認真學習。A后來由于聽不懂理科老師講的一些課,成績變差,她的內心越來越焦慮、緊張、恐懼,多次對媽媽說她不想上學,她活不過16歲,中考后,如果她考不上高中,就會跳樓自殺。
學習成長多年的A媽告訴A,國家現在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上了職校后,也可以考大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才華,只要TA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懂得關愛自己和他人,同時擁有積極的心態,勇于戰勝困難,那么無論TA讀什么學校,都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A媽經?隙ā⒐膭預,并在A同意的情況下,讓朋友幫A補習功課。A慢慢開朗起來。后來她沒有考上高中,上了一所自己想去的職業學校。A爸在A媽的勸說、示范下,接納了女兒考不上高中的事實,也常會肯定、鼓勵A。
A爸很善良,也很愛孩子,但是他不明白:心理安全感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由于他很理性,只會要求、命令孩子,和孩子講大道理,并會因孩子有些作業不會做而嘲諷、責罵孩子,從而導致孩子心理安全感缺失,經常處于緊張、焦慮、不安的狀態中,這些負面情緒極大地影響了她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效能。后來由于A爸把自己的心愿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讀研讀博,而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到,又擔心自己以后的人生很灰暗,無法實現父親的心愿,所以出現了心理問題。幸虧A媽通過調整孩子的認知,給到孩子愛和引導,讓A從黑暗中走了出來。正確的認知會引發積極行為,錯誤的認知通常引發消極的行為,可見父母對生命、世界、人生的認知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
路過人生圍繞“你應該怎樣”來教育孩子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他有正確的認知,明白愛和欣賞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從小到大經常陪伴兒子玩耍、運動,和孩子建立了親密的感情,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安全感;二是他非常自律,時間觀念很強,給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三是他會用尊重的態度去與孩子溝通,懂得去啟發、引導、支持孩子。
積極的情緒情感
是培養習慣不可或缺的
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認為:成功的教育是從培養良好的習慣開始的。習慣是由于反復刺激、持久重復的心理操作,使神經元之間逐漸建立起固化的回路而形成。習慣形成后,個體受到信息刺激時,自動地引發特定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而不需要意識參與,難以輕易改變。如果父母能夠把孩子每個年齡段應該做的事情,或需要培養的品質變成習慣,無疑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會非常有幫助。
美國著名的腦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教授提出了CPA道德和規則培養策略,C代表清晰、合理、一致的規則;A代表接受,是指要在溫暖的氛圍中去教育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接受;P是激勵,即是當孩子做出良好的行為時,父母要去激勵孩子,這樣孩子積極的行為就會得到強化。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人會反復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能在孩子做了良好的行為后,經常去肯定、激勵孩子,孩子會產生快樂的情緒,大腦就會構成獎賞回路,孩子以后就會樂意反復去做這件事情。
在培養孩子的習慣上,有兩點是很多父母需要注意的,一是以為教育就是給孩子灌輸道理,豈不知當孩子的理性思維沒發展起來時,是聽不懂也聽不進道理的,甚至他們聽了道理后,會更加反感、抗拒,因為父母和他們講道理時,其表情、態度往往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感受。只有通過積極的示范,平等、尊重的交流、對話,孩子才會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的教誨。二是父母要有耐心,要給孩子解釋規則,關注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給到孩子好的感受。特別是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要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啟發孩子思考做錯事的原因,該如何去改進。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不善于管理情緒、理性思維的缺乏等,做錯事是很正常的。如果父母抱著尊重、好奇的心態去了解孩子,啟發、引導孩子,就能把孩子的每次錯誤都變成成長的機會。
文:惠州日報社幸福家庭教育工作室譚學競供稿
圖:包圖網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