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我們將迎來農歷九月九日,也就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歷史上有重陽節登高、插茱萸、賞菊、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放風箏等民俗。隨著歷史的前行,以及傳統文化的發展,重陽節的內涵更加豐富,先后被人們融入了登高祈福、敬老盡孝等內容,并被確定為老人節。
本期,我們結合重陽節的氣候特點和民俗,談談在這一時節如何更好地關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適當運動
登高踏青要量力而行
重陽節登高祈福、出游賞秋是一種習俗,但登高寓意雖好,身體更重要,尤其是老年群體。2021年,惠州一名約70歲的老人獨自到羅浮山景區登山,在海拔750多米的登山道不慎摔倒受傷,所幸被景區工作人員發現并積極救助。專家提醒,老人進行戶外運動時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
惠州華康醫院中醫骨傷關節創傷一科主任劉海亮表示,很多老人在爬山后,有膝蓋痛、腳痛、腰痛等問題,這是在登山運動中發生的運動損傷。事實上,大部分老年人都不適合登山這一運動。很多老人本是為了鍛煉身體去爬山,結果把身體“練壞了”,如關節的過度勞損導致膝骨關節炎,所以常說有膝關節炎的老人不適合登高、爬樓,平時也要避免過度運動導致身體勞累。此外,老年人幾乎都存在骨質疏松,一旦登山過程中跌跤很容易發生骨折,嚴重者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記者咨詢專業登山愛好者了解到,為確保安全,登山者必須帶齊拐杖、藥物、護膝、保暖衣物等登山必備。老年人尤其要攜帶拐杖,這是預防摔倒,輔助老人安全走路的最好“伙伴”。而必備藥品主要針對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方面疾病的老人,在登山過程中要避免因頭部轉動過快、時間過長或動作幅度過大而造成急性腦缺血,發生昏厥而出現意外。此外,山上氣溫低,大多數沒有商店,老年人還要注意攜帶好保暖衣物、保溫壺、雨具等個人生活用品,同時要保持通信暢通,應對突發狀況。
專家提醒,年輕人在陪同父母登高時,遇到上臺階等年輕人應盡量走在老人后面,而下臺階時,應盡量走在老人前面,以防老人跌倒時,能迅速采取保護行動。
講究飲食
不宜空腹食用重陽糕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是一類由糯米粉、白糖、食用油等原料制成,屬于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專家提醒,對于老年病纏身的老人,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不能多吃,最好根據自己體質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如高脂血癥、冠心病患者盡量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盡量選擇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選擇不加糖的椒鹽品種重陽糕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重陽糕作為一種點心,不宜空腹食用,否則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泛酸,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誘使發病。
重陽節前后,秋燥明顯。央視網科普文章顯示,在這一季節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建議老年人可用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潤燥。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于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并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防秋燥,除了多飲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飲料外,還應多吃番薯、玉米、青菜、柿子、蜂蜜、黑木耳、銀耳、百合、香蕉、橄欖、葡萄、梨、核桃、芝麻、紅棗等柔潤之品。
除了飲食要格外講究外,重陽節前后,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而且常有冷空氣侵襲。老年人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不僅出門在外要注意防寒保暖,在家也要隨時預防感冒著涼。
時常陪伴
對老年人多一些關愛
記者了解到,在一些地方,有“九九重陽三不空”的老傳統,其中一條就是“人不空”。每年重陽節前后,我市也會舉辦一系列敬老愛老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記者關注到,重陽節適逢秋季,氣候已經比較寒涼,很多老人一到這時候都有“悲秋”的情緒問題,內心的孤寂又多了一分。心理專家表示,孤獨感是老年人常見的主觀體驗之一,常伴有寂寞、無助、郁悶等不良情緒反應,在節日期間更甚。這時候的老年人需要多一些關注,子女最好抽空回到父母身邊,“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抽空多陪伴老年人,有助于他們緩解晚年的孤獨。
“今年重陽節前一天是周日,孫女說會陪我去喝早茶、散步。”家住惠州的陳阿婆說,客家人在重陽節有一些習俗,但自己并沒有太注重這些習俗,只是借著重陽節的儀式,希望晚輩們能抽空;貋砼闩阕约。記者采訪發現,“子女常回家看看”是老人們最期盼的節日禮物。
隨著重陽節年復一年地進行,由這個節日所攜帶的情感也在一次次的儀式中不斷滲透和傳遞。不少人認為,在重陽節,應盡可能回到老人身邊,跟他們一起過節,如一起賞菊、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或者為他們做上一頓飯,幫他們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家務。身在異地沒辦法回去的,也可以通過打電話、發視頻的方式,與老人家聊聊家常,聽聽他們的嘮叨,讓他們在這個節日里感到內心的充實。
東江時報記者李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