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海陸空”立體大交通助力惠州深度融深融灣

        原標題:

        市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扎實推進海港空港鐵路建設

        “海陸空”立體大交通助力惠州深度融深融灣

        南海之濱,大型油輪、貨輪不斷靠泊惠州港,將原油、煤炭等資源源源不斷輸入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機場,班機頻繁起降,搭載著旅客飛往全國各地;惠州北站,一列列高鐵動車飛馳而過,不斷拉近惠州與深圳的時空距離……

        放眼全國,像惠州一樣擁有海港、機場、高鐵的城市并不多。多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不僅方便了市民的生活,更構建起“海陸空”立體大交通網絡,賦予惠州這座千年古城澎湃向前的動力,不斷加快深度融深融灣的步伐。

         

      惠州機場正全力打造千萬級干線機場。

          

      交通部門工作人員在贛深高鐵惠州北站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海港空港“兩翼齊飛”

        9月23日,惠州港荃灣港區5萬噸級液化烴碼頭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2024年底完工并投產。

        該碼頭建成后,可停靠1艘50000GT液化氣船或者同時停靠2艘3000GT液化氣船,年吞吐量達250萬噸,將主要為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惠州宇新化工PDH項目、惠州市域及周邊城鎮提供液化烴原材料海運服務和產品運輸服務,對惠州港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惠州打造萬億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具有重要意義。

        與荃灣港區隔海對望的馬鞭洲石化碼頭,一艘超大型油輪正在碼頭靠泊,準備開展輸油作業,為大亞灣石化區的煉化企業輸送原料。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固定式深水原油碼頭,目前,馬鞭洲作業區已建成3個30萬噸級和2個15萬噸級原油接卸泊位,同時擁有水深超20米、長20.2公里30萬噸級原油船進出港的超級油輪通航航道。中東、西非、南美等地的原油在此接卸與運輸,這里成為大亞灣石化區伸向大海的“橋頭堡”。

        近年來,以馬鞭洲石化碼頭為代表的惠州港在保障大亞灣石化區原油供應和產品運輸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十三五”期間,惠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23億噸,年均增長6%,集裝箱192.3萬TEU。去年,惠州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9643.8萬噸,其中石化產品吞吐量5925.8萬噸,總量排全國前三,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品集散地。

        與海港齊頭并進的是空港。惠州出發、通達全國,如今已成為惠州機場的真實寫照。

        惠州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按省的規劃,惠州機場定位為深圳第二機場,主要為惠州及周邊地市服務(汕尾、河源以及東莞和深圳東部地區),航線覆蓋全國80%省會城市。

        惠州機場于2015年建成投入運營,先后完成機場擴容擴建工程。2019年,以十個月的工期建成T2航站樓,創造全國民航建設史的“惠州速度”;該工程新增了8個停機位,航站樓面積擴大至2.1萬平方米,保障能力由每年45萬人次提升到247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即在當年突破255.4萬人次,邁入中型機場行列。近5年(2017至2021年),惠州機場旅客吞吐量達939.9萬人次,年均增長率27.5%;貨物吞吐量達35931噸,年均增長率28.5%。

        今年9月28日,惠州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項目正式動工建設,計劃2025年完工。該工程以站坪擴建為主,配套新建6個C類民航機位,改造2條垂直聯絡道,新建2900平方米的場務用房,擴建后滿足旅客吞吐能力440萬人次/年的保障需求。屆時,惠州機場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的能力將越來越強。

        惠州市正全力將惠州機場打造為千萬級干線機場,謀劃建設現代空港經濟區,切實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惠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已列入2023年省重點預備項目進行申報,擴建后可滿足旅客吞吐能力1100萬人次/年的保障需求,機場總體規劃(2021版)于2021年7月獲得民航部門批復。

         

      引航員爬舷梯登油輪開展引航工作。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贛深高鐵惠州北站全貌。

        構造“三線九站”軌道交通網

        “以后隨時可以回河源,不用開車跑高速公路,感覺就像在同一個城市。”去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通車運營,在惠州工作的王曉從惠州北站搭乘高鐵,一小時后就見到了在河源市和平北站等候他的妻子和孩子。

        隨著高鐵建設不斷加快,越來越多惠州市民過上了“雙城生活”。目前,惠州境內已建成廈深鐵路、贛深高鐵兩條高速鐵路,共設5個站點,正在建設中的廣汕鐵路在惠州設羅浮山站、博羅站、惠城南站、惠東南站4個站點。

        日前,記者走訪廣汕鐵路惠城南站建設現場,站房外面正在進行道岔連續梁施工,距離站房不遠處,無砟軌道施工也在同步進行。據悉,惠城南站站房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廣汕鐵路沿線新建站點中最大的一個站,也是惠州未來規劃建設的另一座高鐵樞紐。作為沿線重要站點,惠城南站由國內知名專家設計,站房外觀為疊瓦形式,呈現“重檐疊瓦、鱗紋蕩漾”風格,具有惠州傳統建筑意象。中鐵十七局廣汕鐵路12標項目總工程師王國勝介紹,惠城南站由候車大廳、東西區功能配套用房、停車樓、公安派出所用房和綜合樓構成。其中,停車樓面積達2萬平方米,設計停車位600多個,可以滿足旅客停車需求。

        廣汕鐵路計劃明年建成通車,屆時惠州將形成“三線九站”高鐵格局,進一步加深與廣州、深圳、香港之間的聯動。

         

      廣汕鐵路惠城南站效果圖。

          

      廣汕鐵路惠城南站如火如荼施工。

        把好海上疫情“外防輸入”關口

        船舶引航是港口生產“卡脖子”的重要環節,關系到船舶和港口安全,決定著港口生產的效率。引航員有“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的稱號,是高技術、高風險職業。引航員要具備高超的技術,要承受引航安全風險和疫情感染的風險,還要忍受高溫酷暑下防護服帶來的“烤驗”和長時間隔離與家人分開的煎熬,可他們依舊堅守崗位、擔當奉獻,逆行沖鋒在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惠州港引航站全體員工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守好“外防輸入”關口。去年,惠州港引航站共安全引領中外船舶1812艘次,其中外貿高風險船舶1014艘次,未發生引航員感染和船舶引航安全事故,確保了疫情防控和引航生產雙勝利。同時,引航站全站職工克服困難勇于擔當,確保每艘船舶按時進出港,解決特殊船舶、操縱困難船舶的靠離碼頭,保障了企業正常生產。惠州港成為全國少有的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導致船舶滯港、壓港的港口,引航服務得到了企業一致好評,收到10余面錦旗。

        面對靠港船舶出現船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情況,惠州港引航站引航員鐘振波、鄭耘沖在最前線,分別登上巴拿馬籍“迪迦”輪和越南籍“雙子座”輪,將兩艘船舶安全引領出港,保障了港口企業正常生產。引航員張曾華主動請纓登上來港裝運航空煤油的高風險船舶進行引航,憑借十幾年經驗,克服臺風“海高斯”的影響,經過3個小時努力,成功將船舶安全靠妥碼頭,為企業挽回上億元經濟損失。

        每次遇到港口突發緊急情況,惠州港引航站的共產黨員都主動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功處置30萬噸“自由”輪在大亞灣擱淺事故,避免海上漏油事故發生;安全處置10萬噸油輪機艙著火事故;11級臺風時成功引領失控船“北歐鷂”輪安全出港,15萬噸原油得到安全保障;成功處置“東茂2”輪舵葉丟失、30萬噸油輪失控等險情。

            

      贛深高鐵通車運營方便市民出行。

      馬鞭洲石化碼頭。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織密“防控網”守好場站門戶安全

        市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科學精準防控疫情,落實常態化督導、應急情況處置、24小時值班值守等任務,守好機場、鐵路場站等14個關口,織密筑牢第一道門戶防線。

        成立應急隊伍,調集精干力量下沉14個站點24小時應急值守,在堅決落實出站4個100%和進站3個100%防疫措施基礎上,落實風險旅客閉環接轉推送、站場重要卡口管控、旅客進站核酸陰性證明查驗等工作。推動行業3000余人接種疫苗和常態化核酸檢測,做到“應接盡接”。今年以來,督導鐵路、機場日均完成旅客核酸檢查約2.5萬人次。

        近期,與惠城區交通部門協調建立“風險旅客應急處置機制”,在鐵路站場重點加強高、中風險地區來(返)惠旅客閉環接轉推送工作。落實全方位、全時段管控,及時協調加強站場周圍綜合環境巡邏,實現出站旅客與風險區域人員分離,并為36827名旅客提供“落地檢”服務,實現人員管控和健康監測全閉環,切實守好“外防輸入”前沿關口,筑牢“內防外溢”堅固屏障。

        文 惠州日報記者戴建 通迅員史占魁

        圖 (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通訊員秦海偉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