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惠城區教育局: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滿足群眾“上好學”期盼

        10年累計新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8所;學前教育增加近5萬個學位,基本實現了普及普惠目標;打造教師隊伍建設立交橋,勾勒師資均衡路線圖;堅持五育并舉,全面培育“知書達禮,陽光向上”的惠城氣質少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惠城區教育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目標,以黨建為引領,以改革為先導,以發展為主題,扎實推進教育強區建設,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各種保障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全力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惠城教育迸發出無窮活力,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惠城區教育局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讓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

      黨建引領

      打造黨建品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一直以來,惠城區教育局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建隊伍統攬育人力量,以黨建內容聚合育人內容,以黨建特色夯實育人品牌,有力推動了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惠城區教育局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推進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黨組織書記和校長“一肩挑”模式。去年,指導水口中心小學、第十一小學、第五中學黨總支部升級為黨委,新學校組建黨支部、13所公辦幼兒園組建聯合黨支部,強化黨建工作督導……一系列舉措促進了黨建責任落實到基層黨組織,全面夯實了黨建基礎。通過黨(總)支部評星定級工作,帶動黨建工作的全面提升。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方面,區教育局堅持把廣大教師黨員培養成優秀教育教學骨干、把教育教學骨干培養為黨員。

        按照“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思路,惠城區教育局以“一校一特色”為抓手,打造黨建品牌。同時,推動30所公辦學校黨組織與30所民辦學校黨組織結對共建,有效整合黨建資源,形成公民辦學校基層黨建工作互帶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隊伍建設

      送“甘露”引“活泉”促進教師成長

        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始終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通過構建教師人才金字塔、推動城鄉師資交流、創新機制等舉措,為教師發展成長搭梯子、建平臺、組團隊,讓師資配置更優化、更均衡。 

      教師與學生在課間交流。

        彭洋洋是惠州市上排小學一名年輕教師,去年入職不久,她與本校一名骨干教師結成了師徒關系。一年來,在“師傅”的帶領下,她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研思路和教學風格。她說:“自己的成長除了與自身的不斷努力息息相關外,更離不開名師的傳幫帶與多元化的成長環境。”

        教師素質的高低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優劣。為此,惠城區教育局大力加強教師培訓,創新師訓模式,確立“一個核心(教師發展中心)、多點引擎(三名工作室)、全面開花(校本研修)”的三級培訓體系,通過加強全員培訓、專家教授講學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同時,緊緊抓住骨干教師隊伍建設不放,通過“強師工程”,立體型、多平臺擴張優質師資。2015年,惠城區教育局啟動“區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設,至今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37個,從而帶動各學校教師素養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去年,惠城區教育局組織名班主任先后到矮陂、大嵐、蘆嵐、蘆洲、馬安、橫瀝、小金口、三棟、汝湖等鄉鎮學校開展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培訓,培訓有針對性且效果明顯,19場專題講座惠及1020名鄉鎮小學教師。

        活躍在“田間地頭”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只是惠城區推動城鄉師資交流,實現基礎教育師資均衡的舉措之一。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把全域均衡、優質均衡作為新時代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健全城鄉統一、支持農村教育、支持農村教師發展的政策措施,實施教育精準幫扶,在加強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采取了“一攬子”扎實有效的措施:持續開展結對幫扶,推動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間的教育資源“共享”;選派優秀干部到農村學校輪崗或掛職鍛煉,將優質教育資源持續輸向農村學校;在開展評優評先工作中,面向農村定向評選“十佳鄉村教師”;對農村學校教師在學習培訓等方面也給予傾斜,縮小城鄉差距、校際差距。

        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學校管理的關鍵在校長。近幾年,面對部分學校副校長緊缺的局面,圍繞如何選拔、如何組建學校班子等問題,惠城區教育局大膽探索選人用人新路徑,實施競聘上崗,搭建了“能者上、庸者下”的舞臺,激活了教育人才潛力,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構建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管理有方、年富力強的校長隊伍。

        惠城區教育局還不斷在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連出實招。一方面編制統籌使用,根據需要,“走出去”到知名師范類院校引進短缺學科教師,面向合同制教師和社會分別遴選、招聘編內教師,不斷提高隊伍整體實力;另一方面打破校際間的“人才圍欄”,不斷加大干部教師交流力度。

      義務教育

      加快推進中小學校建設,10年新建28所學校

        今年秋季新學期伊始,新建成的公辦小學——惠城區群朗小學迎來了首批學生。校門口,寫著“群朗小學歡迎你”的簽字墻映入眼簾,孩子們在簽字板上簽名留念,無論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是轉學來的高年級學生,眼中都流露著對學校生活美好的憧憬。“出門幾分鐘就到學校,很方便。”家住在學校隔壁小區的家長黃女士說,新學校環境優美、教育設施很完善,孩子能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教育,非常開心。

      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全面發展。 

        著力解決群眾“家門口上學”的心愿、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是惠城區教育局切實辦好教育民生實事的具體舉措。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加快推進中小學校建設,十年新建了28所學校。今年新建了惠州中學實驗學校、惠城區新安學校、惠城區東升學校、惠城區群朗小學、惠城區惠澤學校,以及完成惠州市惠南學校綜合樓加建。惠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城區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學有優教”水平,滿足群眾“上好學”的美好期盼。

        不僅如此,惠城區自2015年實施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政策以來,累計提供34175個積分公辦學位。在學區內戶籍生和積分入學學生報名結束后,對仍有剩余學位的非中心區公辦學校(教學點)實施補申請做法,為隨遷子女提供公辦學位。

        此外,針對惠城區部分學校建成時間較長,校舍、運動場及配套設施老化問題,去年,區教育局全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安排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改善轄區內44所鄉鎮學校、城區老舊學校辦學條件,對校舍維修、廁所改造、運動場設施配套、教學辦公設備添置、用電線路改造等項目進行全面改造。城區小學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鄉村小學也仿佛改造成了新校園。這是惠城區進一步實現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生動寫照。

      學前教育

      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10年增加近5萬個學位

        今年秋季,惠城區第三幼兒園、啟德幼兒園、厚德幼兒園、譽德幼兒園、翠竹幼兒園、美麗洲幼兒園、大嵐幼兒園、蘆嵐幼兒園等8所公辦幼兒園建成開學,新增學位3200多個,設點布局分布在橋東、馬安、河南岸、三棟、橫瀝、蘆洲等多個區域,以滿足更多孩子就近入讀公辦幼兒園的需求。

      惠城區教育局重視學前教育,讓幼兒健康成長。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擴大公辦園設點布局,擴充普惠性幼兒學位,每年都有一批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成開學。惠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以“普及普惠,科學保教”為發力點,緊緊圍繞“增投入、擴資源、調結構、提質量、優服務、惠民生”,打出組合拳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惠城區學前教育基本實現了普及普惠目標,幼兒園從2012年的151所、學位4萬個擴充到如今的293所、近9萬個學位。其中,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從2012年的150多所擴增到如今的275所,公益普惠性學位8萬多個,占比達93.3%。

        惠城區還積極創建了廣東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區,“廣東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惠城區教育局以課題《惠州市惠城區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踐研究》為依托,自2021年秋季開始,開展為期3年的“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實踐研究,開展試點園,建立與小學的聯動機制,整合多方資源減緩入學坡度,有效提升全區學前教育質量。

        此外,惠城區教育局堅持以“六個建設”(發展規劃建設、制度建設、辦園特色建設、隊伍建設、環境創設建設、保教工作建設)為載體,組建“幼教聯盟”、開展“送優質學前教育下鄉”“支教督教幫扶”活動等,組建講師團,培養本土專家,重點面向薄弱園、農村園、新教師、管理干部和保教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宣傳和推廣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傳授科學保教知識和方法,促進城鄉幼兒園辦學水平、管理水平、師資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等均衡發展。還通過開展“科學育兒進社區”活動,指導各幼兒園加強與周邊社區聯系,利用社區宣傳欄宣傳科學育兒知識,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家長講座,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目前,全區以保教示范幼兒園為龍頭組建了24個學前教育教研指導責任區,以公辦示范幼兒園為龍頭成立了7個學前教育集團,50多對優質園與薄弱園結對,實施“支教督教”幫扶發展。組建學前教育講師團,到社區、幼兒園開展講座近2500場,5萬多名家長受益。

      五育并舉

      培育“知書達禮,陽光向上”的惠城氣質少年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惠城區教育局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建設,積極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高學校思政課質量,打造精品思政課程和主題班會系列案例;協助推進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培育一批思政課教學品牌項目、教學改革特色項目、思政課創新課例。在全區中學開展“精品思政課”評選活動,并在全區學校中開展巡回宣講,教育引導青少年從黨史中汲取自我修養、昂揚奮斗的力量。

      特色手工課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惠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教育局堅持五育并舉,打造育人特色,全面培育“知書達禮,陽光向上”的惠城氣質少年,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及心理健康全面發展。惠城區入選廣東省首批中小學“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實驗區。目前,全區已創建市級示范校15所、區級示范校55所,100%中小學獲評區級達標校,19個項目獲評市“三全育人”精品項目,“三全育人”創建活動實現全覆蓋。

        近日,省教育廳公示的第二批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擬入選名單中,惠城區的汝湖鎮中心小學上榜。這是惠城區教育系統一直以來大力推進勞動教育的生動寫照。

        記者了解到,惠城區教育局去年制定印發《惠城區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全面提高中小學生勞動素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技能,形成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為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勞動課就正式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課程,惠城區各校在早已將勞動教育實踐課程納入學校教育計劃的基礎上,本學期將勞動課列入課表,將勞動教育根植于學生的日常校園活動,落實家務勞動,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

        國畫、軟陶、剪紙、醒獅、詠春拳、李家拳……近年來,惠城區還積極實施“藝體2+2”項目,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的同時,鼓勵特色發展,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成效顯著。

        在強化學科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惠城區教育局立足學科特點,發揮學科優勢,加強學科配合,形成以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為主,藝術(音樂、美術等)、體育與健康重點納入,其他學科有機滲透,“3+2+N”全科覆蓋的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活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同時,關注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惠家教APP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通訊員陳瑋 謝嘉欣 蔡曉毅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