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交鋒,思維碰撞!5月27日上午,“與城共生 惠就未來”——惠州科教·人居與城市發展論壇暨中科家園城市展廳開放活動在河橋科教城中科家園營銷中心舉行。論壇現場,惠州城市規劃專家、中科院相關方面負責人、教育界人士與主流媒體代表等齊聚一堂,圍繞“城市未來”“科教融合”“人居環境”“創業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升級”等眾多議題開展深度研討,旨在為高層次人才留駐惠州、城市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和市民高品質生活貢獻應有之力。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高水平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作為惠州打造“國之重器”的重要載體,河橋科教城是產學研融合、活力綠色現代化智慧片區。目前已引進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總部區兩大科技項目。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正國,惠州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委駐惠州學院監察專員羅川山,廣東省社科院經濟學研究員、惠州市政府顧問、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丁力,原惠州市規劃建設局顧問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劉家駒,惠州市國土空間規劃協會秘書長曾紅亮等嘉賓認為,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項目落地,將形成人才集聚效應,帶動惠州相關產業發展。隨著大項目帶動效應不斷釋放,更多的科研人才和科研團隊落戶惠州,讓惠州成為創新人才爭相向往、盡展才華之地,河橋科教城等“科教融合”的新城將發揮更高能效,助力惠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論壇舉辦之際,還舉行了惠州國畫院書畫藝術實訓點揭牌儀式。惠州國畫院是惠州日報社下屬文化機構,該院在惠州城投集團中科家園項目設立惠州國畫院書畫藝術實訓點,通過打造公益課堂,來傳播、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社承辦。論壇同步在掌中惠州APP平臺進行直播,關注量達到31萬+。
本次論壇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市城投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惠州日報社承辦。論壇同步在掌中惠州APP平臺進行直播,關注量達到31萬+。
圓桌論壇環節。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正國
惠州將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科學研究中心
胡正國。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適度超前布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惠州在建的兩大科學裝置就出現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名單中。
國家要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離不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惠州的兩大科學裝置,即兩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其建設意義不僅是科研人員所說的探索物質世界、擴展元素周期表版圖等,還會做“重離子治癌”“醫用同位素”等醫學和生物方面的研究,也希望惠州將這種更先進的技術投入醫用,造福廣大患者。所以,兩大科學裝置其實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
落戶惠州的國家兩大科學裝置,將形成人才集聚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并且,我們在建的兩大科學裝置的競爭對手不在國內而在國際,兩大科學裝置建成以后,將在很多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此外,當前我國正在規劃部署更多科學裝置建設,在現有基礎上,還計劃在惠州部署多個國家的大科學裝置。建好之后,最終在惠州將會形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核科學研究中心。
廣東省社科院經濟學研究員、惠州市政府顧問、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丁力
高水平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
丁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惠州的發展需要依靠大項目帶動效應。大項目帶動效應又可分為直接投資拉動效應、高端人才集聚效應、城市發展暈輪效應。直接投資拉動效應:惠州在建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總投資約68億元。高端人才集聚效應: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預計2025~2026年建成投用,將可集聚國內外約1500名科學家等科研人才。城市發展暈輪效應:重大能源項目和兩大科學裝置建設,吸引能源龍頭企業在惠設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與創新性應用研究,促進能源科技成果到惠轉化、開展應用示范。而且惠州發展有一定特殊性,也將迎來轉型,要從過去的硬件建設為主轉型為硬件和軟件共同建設。
惠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要依托惠州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大產業鏈,大力引進和培育產業發展急需的科技人才。《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提到,高水平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河橋科教城將依托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以及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總部區,努力打造科技創新的“智慧大腦”。惠州尤其要通過建好用好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等重大基礎研究平臺,讓更多的科研人才和科研團隊落戶惠州,讓惠州成為創新人才爭相向往、盡展才華之地。鑒于此,惠州一方面要打造硬件配套,讓高端人才在惠安居,另一方面要打造軟件配套,讓高端人才找到用武之地,通過科教融合、創新驅動城市發展。
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是才。對于人才來說,基本公共服務配套肯定是不夠的,要有更高要求的服務配套。總體而言,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解決人才“人”方面的需求,提供優質宜居環境;另一方面,要解決他們“才”方面的需求,提供他們施展才華的空間,同時為他們構建優質的交流平臺,讓人才在這里“如魚得水”,真正認可惠州。
惠州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委駐惠州學院監察專員羅川山
城市發展與科教事業融合具有獨特價值
羅川山。
今天的論壇,有個議題是“科教與城市發展的關系”。關于這一點,本人有深刻的認識。惠州學院剛落成的時候,演達大道周邊還是一片荒地,隨后東江學府與惠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建成,逐步使演達大道片區成為一個科教特色鮮明的城市社區聚集地。由此來看,惠州城投集團能夠把城市發展以及科教事業發展融合起來思考,非常有價值。
從惠州學院的視角來看,惠州學院肩負人才培養的使命。惠州學院對于人才培養和城市發展、科教發展的關系有著很深的感受,也在加強與科研部門的互動,不斷拓展惠州學院的功能和作用。同時,惠州學院也將全力配合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在惠州的重大建設,將人才培養與之結合起來。
惠州學院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實際上也為惠州市充滿創新活力提供永續支撐,換句話說,是惠州學院要為剛來到惠州的年輕科學家、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務。而這種服務可能是間接性的,比如,在河橋科教城設立附屬幼兒園、附屬學校等,進一步為他們的子女在惠州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惠州學院是惠州的最高學府,能夠為城市發展提供城市品質或城市文化特色,使得城市更具文化氣息。所以,本人認為,惠州學院能夠在惠州城市發展中間,特別是惠州城投集團這個非常好的項目里面,發揮積極作用。
原惠州市規劃建設局顧問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劉家駒
產學研城融合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劉家駒。
首先,個人認為,當初惠州學院選址在金山新城河橋片區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為今后城市的發展預留了比較廣闊的空間,拉開了金山新城科教園區的建設序幕。隨后,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惠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都相繼落地金山新城。
從2006-2020惠州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來看,當時的空間發展戰略是“軸線拓展,梯度推進”,加強惠陽區和惠城區的聯系。在此基礎上,三棟數碼園、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以及正在建設惠城南站、即將建設的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金山院區等大項目選址均在金山新城或者說“南部新城”,打開了金山新城全面規劃建設的新局面。
如今,河橋科教城作為產學研融合基地、綠色現代化智慧片區,非常契合金山新城片區的發展。個人認為,河橋科教城加上中科家園便是一種“產學研城”的發展思路,為金山新城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標桿和示范作用,為片區接下來的發展注入了內在動力,與惠州建設綠色山水城市相呼應,真正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同時,把“產學研城”融合發展的模式,充分應用到金山新城的建設當中,甚至是整個城市建設當中,非常符合大灣區的大思路,對惠州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支撐。
惠州市國土空間規劃協會秘書長曾紅亮
“集聚開放”推動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曾紅亮。
2019年7月,惠州市被列為廣東省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試點,率先啟動規劃編制工作。總體規劃以惠州目標和問題為導向,編制尊重空間規律、順應新時代的空間規劃,推動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總體規劃堅持戰略引領,提出“集聚開放”的規劃主線,“集聚”即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和集聚度,集中優勢資源打造高水平發展平臺;“開放”即以深度融深融灣為導向,引導資源要素向區域協調重點地區和重大平臺集中布局。目前,總體規劃形成了構建市域“1+1+1”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即生態發展區、城市發展區、海洋發展區,實施差異化發展。與此同時,惠州圍繞“碳減排”,統籌產業行業布局、重大能耗項目布局與生態碳匯空間布局,保障新能源設施建設空間,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相關鏈接
為助力人才在惠州安家圓夢,繼5月20日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人才房推介會后,5月22日,中科家園在營銷中心舉行“惠州學院專場接待活動”。當天上午、下午兩場活動吸引了90多批惠州學院教職工及其家屬成員參與。房地產市場久違的滿滿人氣,在中科家園營銷中心再現。此次活動受到參與人員的一致好評。
位于金山新城·科教片區·河橋科教城的中科家園,是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配套人才房項目,由市屬國企惠州城投集團按照國標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建造,已通過市雙優示范工地評審。中科家園在保障中科院科學家們有序進駐落戶的同時,富余房源可對外銷售,為我市更多人才提供安居選擇。中科家園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項目還將舉辦更多的人才接待活動,為惠州人才安居提供助力,筑巢引鳳聚英才。
惠州日報記者鄔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