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惠州市博物館主辦,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承辦,惠州市優茶集茶葉審評中心協辦的國際茶日——惠州宋式點茶雅集舉行。活動通過演示還原宋式點茶,帶著市民們了解了宋代的飲茶方式,一起走入宋代人的生活美學。
活動上,工作人員為市民演示宋式點茶。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攝
惠州種茶飲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晉代
“惠州茶文化歷史頗為悠久,惠州種茶和飲茶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晉代。”廣東省高級評茶師學會理事、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丘燕倫說。東晉裴淵的《廣州記》說:“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這酉平縣即為后之歸善縣,古屬惠州。
“惠州在公元360年便開始有了茶葉的記載,早于嶺南各處。”丘燕倫告訴記者,在《晉書·藝術列傳》有記載“單道開在羅浮山修行時,‘所飲荼蘇而已’。”這里面的“荼蘇”就是茶和紫蘇湯。記載中單道開于晉穆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至京師,后至南海,居羅浮山,直至終老。他獨處茅茨,以茶葉與紫蘇湯為食,壽百余歲。
至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李翱知循州(治今惠州),他寫的《解惑》文中稱;王野人移居羅浮,“植茶成園,犁山田三十畝以供食”。由此可見王野人的職業是種茶,而且以種茶維持生活。
“文中,王野人種有三十畝茶,唐代茶產量每畝約143斤,總產量4290斤,可以提供給1000多人以上喝。那除了王野人之外,還有沒有其他人種茶呢?”丘燕倫說。一花見春,可見當時羅浮山的茶園已是頗具規模。而且茶葉消費群體是非常龐大的。
惠州出土唐代茶磨,為研究茶文化留下寶貴資料
能證明惠州茶文化歷史悠久的除了相關史料,還有出土的文物。在1954年冬,惠東梁化銀屎坑村修筑花樹下水庫時出土石磨一件,伴隨石磨出土的有西周青銅鼎、唐代碗等。
省文物考古隊及鑒定專家前往出土地點進行清理并鑒定,確定石磨為唐代石磨。該石磨體型略小,可隨意移動,用手輕搖石磨上部即可轉動,造型優美,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觀賞性,古代多用來磨制茶末、花椒面等。省文物考古隊及鑒定專家認為該石磨做工精致,造型精美,全國罕見,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和文物收藏價值。1994年3月19日,經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鑒定,該石磨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此石磨是全國唯一發現的唐代茶磨,為研究茶文化留下寶貴的財富。
“至宋代,茶的品飲方法用點茶法點飲,點茶的藝術性與實用性及普及性,讓宋代的斗茶興盛,帶動了宋代茶產業的發展。”丘燕倫說。當時,惠州的斗茶同樣興盛。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卓錫泉記》有“嶺外惟惠人喜斗茶”一說。曾被貶謫居惠州的北宋詩人唐庚,也曾寫下《斗茶記》,“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斗茶于寄傲齋……”這些詩句,都可以看出斗茶在當時的惠州已習以為常。
宋式點茶進農村,推動茶旅文一體化發展
“宋代的‘點茶’是一種操作過程更多、儀式更足的品飲方式,要求茶湯表面出現雪沫乳花,乳花以厚、白、久為好。”在宋式點茶雅集現場,活動主辦方不僅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在場觀眾普及了惠州的茶文化,更邀請身穿旗袍等傳統服飾的茶藝師演示了點茶“備茶布席、煮水熁盞、量茶入盞、注水調膏、環注擊拂、再拂去泡、提筅收沫、分茶戲品”等相關步驟,滿滿的儀式感讓參與者沉浸式體驗了中國古典茶文化。
“宋人對品飲茶、制作茶、追求品質、享受生活、極致審美的雅趣,這種在生活當中的茶品飲,已經上升到了文化、藝術的層面,是中國千年茶文化的瑰寶。也需要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不斷地傳承下去。”丘燕倫告訴記者,為更好助力惠州文化強市建設,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不僅對惠州茶文化歷史和現狀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更是多次舉辦宋式點茶競賽,傳承惠州宋代斗茶方式的點茶技藝。
“茶文化不僅僅走進城市里的千家萬戶,還要走進鄉村每個地方尤其是產茶區域。”丘燕倫說。接下來,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還將舉辦惠州茶文化進鄉村等活動,推動茶旅文一體化發展,讓宋式點茶再現輝煌,也讓宋式點茶成為惠州一張生動的文化名片。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