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倉村
禾倉村位于龍門縣龍潭鎮東面,距左潭圩鎮2公里,距龍門縣城16公里。全村有耕地1539畝,旱地277畝,山林6631畝。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其中6個為譚姓小組,4個梁姓小組,2個廖姓小組,1個黃姓小組,2個移民村小組,常住人口有1600多人,其中譚姓和梁姓人口最多。
禾倉村不僅農業發達,而且產業眾多,其中包括粵飛龍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日用品、惠州市寶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瑤翠山礦泉水等。在黨建和產業振興的引領下,禾倉全村齊心協力,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鐘永廉《古榕豐景》。
鄉村文化
從龍門縣城出發,沿著S353省道一路西行,左邊群山環繞,崢嶸聳立;右邊西林河水,竹林綠洲,若有若無,道路兩旁,異木棉生機勃勃,讓人心曠神怡。車過土湖之后,路漸直,山漸緩,很快便到了禾倉村。公路兩邊翠綠色的稻田,層層鋪展開來,三五人家,錯落有致。
禾倉村土地肥沃,水流豐沛,是龍潭的重要產糧區。禾倉村的名字,顧名思義即是谷物滿倉的意思。這不僅是禾倉村真實情況的體現,也表現了落擔禾倉村的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沿著S355繼續西行,過了龍潭廟大橋,便是龍潭鎮鎮治所在。巨大的廣場,繁華的圩鎮,潺潺的鐵崗河水,別有一番天地。
這便是禾倉村,禾谷滿倉,綠野風光,同時也毗鄰圩鎮的繁華。而今,禾倉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樂土,不僅農業發達,更有瑤翠山泉、竹木加工、蔬菜大棚等現代產業。很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和創新發展。
小小碧溪寧靜清澈。
照應《宋史》的禾倉譚氏族譜
在禾倉村15個村民小組中,有6個以譚姓為主的村小組,譚氏人口眾多,村民中流傳著《廣東譚氏龍門派瑞奇公族譜》。這本族譜分為上下兩冊,以各地譚氏家譜資料為基礎,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查考及核對,梳理了從譚氏起源到龍門世系開枝散葉的歷程。族譜上集主要為歷代譚氏先祖畫像、各大譚氏宗祠圖片及編纂理事會全體人員的名單等。下集則主要介紹龍門這一支譚氏先人的繁衍、遷徙的歷程。
禾倉譚氏村民都很珍視這份家譜。族中長者介紹家譜上的故事時諄諄教誨身邊的年輕人:“族譜是一個家族的驕傲,在尋根問祖時可以隨時查閱,更可以重溫先祖的優秀精神。在過去,修續族譜儀式嚴格,修好后平時族譜收藏于祠堂,由專人保管,每年祭祀或上丁日才取出,將前一年出生的男丁遂一登錄,載明出生時間,俗稱報丁,上譜,然后放入祠堂保管,平時不隨意示人……”
瑞奇公即譚瑞奇,譜載為宋紹興進士,太子太保,榮祿大夫,開基西林始祖,即為龍門派譚氏始姐。譚瑞奇,字宗吉,號東奇,生于北宋崇寧三年(1104)八月十五日。龍門縣建制于弘治九年,建縣之初,由于飽受戰火洗禮,文教并不昌盛。因此,修撰于清康熙六年(1667)的《龍門縣志》中能入志書列傳的人物只有兩個,那便是譚瑞奇和廖金鳳。這兩個姓氏也是在龍門繁衍數百年,人口眾多。
據熟知譚氏先人典故的長者介紹,譚瑞奇與朱熹同榜,曾得到皇帝重用。有一次,譚瑞奇和皇帝下棋時用巧計使皇帝贏棋。皇帝高興之余,就下令免除了廣東一年的糧稅。因此,過去禾倉的譚氏宗祠上還常保留棋雕,以紀念先祖這件榮耀的事情。不僅是在禾倉,在龍門譚氏的眾多祠堂中,都有這一元素的體現。但因年久失修,而今,在禾倉譚氏宗祠中,這一內容已逐漸消失在時光之中。
在禾倉村的《廣東譚氏龍門派瑞奇公族譜》中,有一段關于譚瑞奇的記載,“初授員外,復官朝奉大夫,后因韓佗胄當權,瑞奇公禮賢下士,于高宗朝與呂祖儉上書訴趙與愚之忠,并論朱熹老儒彭龜年舊學李祥老成不當斥,上怒,謫廣南東路今廣東增城西林,今龍門和善政里丈田。”這是族譜中原文,有很多斷句和人名的錯誤,但是從這段表述中大致可以看出,譚瑞奇是一位正直敢言的諍臣。
令人稱奇的是在《宋史·卷二十九》上有著一段幾乎一樣的表述,“紹熙三年夏四月丙辰朔。丁巳,太府寺丞呂祖儉上疏留趙汝愚,并論朱熹、彭龜年等不當逐,語侵韓侂胄。戊午,詔呂祖儉朋比罔上,送韶州安置。”這里涉及一段南宋重要的朝臣斗爭史。趙汝愚是南宋宗室、宋太宗趙光義八世孫、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狀元,后來他又參加了平羌之戰,并任福建軍事統帥,表現卓越,宋孝宗贊揚他有文武全才,視其為肱骨之臣。同出生于惠州的南宋名臣留正,同時任左右宰相。
但是,在“紹熙內禪”中,有擁戴定策之功的外戚韓侂胄日漸得勢,不斷奪權。時任待制的朱熹和吏部侍郎彭龜年等,紛紛彈劾韓侂胄,主張“以厚賞酬勞,勿使干預朝政”。但趙汝愚自持襟懷坦蕩,并未將韓侂胄放在眼里,最后被韓侂胄架空,韓侂胄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于社稷”為由,將其罷相貶官。
此事在南宋引起了軒然大波。包括譚瑞奇在內的眾多骨鯁之臣和太學生紛紛上書挽留,韓侂胄等權臣又以趙汝愚“倡引偽徒,圖為不軌”為由,將其貶放永州,最終在路上含恨而死。譚瑞奇也因此被貶至嶺南。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逐漸熟悉并喜歡上這里的山水人文,并最終攜家眷由江西戈陽長興里太平莊來西林隴夏開基。
風景秀麗,物產富饒的龍門十分宜居,譚氏在此繁衍壯大,譚瑞奇也得享高壽,于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正月十三日逝世,享年96歲。明末清初,譚瑞奇十六世孫譚海洪分支落擔禾倉,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成為禾倉第一大姓。
土地平曠,比鄰龍潭圩鎮的禾倉村。
圣遠譚公祠祖德流徽
在村民的口耳相傳中,禾倉村的圣遠譚公祠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雖說現已坍塌破敗,雜草叢生,外面木門緊閉,已不再為族人所用,但從屋檐隱約可見的壁畫及木雕依然可以透過時間的長河窺探它往日的輝煌。祠堂雖舊,但是在村民心中,依然十分重要。
圣遠譚公祠供奉的是禾倉村譚氏落擔始祖,十六世祖譚海洪。譚海洪,字圣遠。據村民介紹,過去祠堂上方的匾額“圣遠譚公祠”保留有落款,但后來在風雨侵蝕下,落款逐漸消失。此外,以前祖祠的大門旁邊的墻體上有很多的古詩及圖案,且還有署名等,可惜當年翻修粉墻時全部覆蓋了。
圣遠譚公祠坐東向西,一連三進,門前有月池。在祠堂的大門上,寫著楹聯:禾生千粒穗,倉儲萬噸糧。祖祠內的門聯寫著:圣遠光千古,海洪耀萬年。透過兩副對聯,村民將禾倉的地名由來,落擔始祖譚海洪和他的字圣遠都嵌入其中,熱愛鄉邦,慎終追遠的情愫體現得淋漓盡致,也印證了禾倉村的村名由來。
過去村里有喜事,大多會在祖祠舉行典禮,十分熱鬧。后因年久失修,祖祠逐漸破敗,但作為一個家族的象征,在村民心中,其地位依然十分重要。為此,譚氏族人于1994年冬重修祠堂。禾倉村每年有農歷1月15日添丁點燈的習俗。而在每年的9月初七則是報燈祭祖,把每年新丁的名字記入族譜,添丁的族人擺上酒席,熱熱鬧鬧好幾天。
正如禾倉譚氏宗譜所載“常聞國有國法,族有族章”。龍門譚氏在祠堂祭祖則有一套禮儀。先是司禮人喊:啟樂,隨即執事者各司其職,主祭者、陪祭者皆就位。然后行初禮,緊接著是呼讀祝文,最后是執事者上爵、獻酒、禮畢放紙炮、安步。完成這一系列禮儀后,祭祖才算完成。
祠堂雖舊,祖德流徽。而今的禾倉譚氏族人,依然秉承先祖譚瑞奇正直、勇敢、隨遇而安的精神,團結鄰里,建設家鄉。
溪水叮咚 源脈流長
在禾倉,有一座自然村叫做丁坑圍,梁姓族人聚居于此。丁坑圍距左潭圩5公里,距縣城15公里,龍塘公路從村子的北面穿過,早在2005年,村子就修筑了硬底化水泥村道,交通十分便利。
世居丁坑小組的梁氏,是梁廣通這一支傳下來的,根據族譜記載,大約在明清時期,梁廣通裔孫梁定一從龍江鎮柯木園遷居鐵崗東門塘,第五世孫梁碧溪從鐵崗遷居丁坑,成為丁坑的開基始祖。
丁坑圍的梁新桂老人是一位66歲的鄉村醫生、老黨員,他在村里從醫已30多年,十分熟悉村里的掌故。他告訴我們先祖落擔于此的緣由:丁坑圍坐落在在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村前有一條常年水流不斷的清澈小溪,兩邊的樹木,碧綠蔥蘢。相傳丁坑梁氏先祖梁碧溪來到此地時,見小小碧溪寧靜清澈,又和自己的名字不謀而合,頓覺身心暢快,于是便落擔于此。
丁坑圍四周多群山,雨季時常發山洪,村民飽受水患,這一帶地勢如同木排,村民認為木排雖然可以避水,但易被水沖,必須把它固定在溪邊,因此,起了“丁坑”之名。丁是“釘”的諧音,意為把木排形的村莊“釘”在溪旁,不讓水沖走。丁與泉水叮咚的“叮”諧音,同時也有添丁進財的意思。
丁坑梁氏祠堂比較殘破,壁畫及木雕大多已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除了外面的三面圍墻體還稍完整外,其內里因年久失修已滿是歲月的痕跡,雜草已爬上了后面側墻坍塌的墻體,祠堂后墻一面稍微保存得較好的墻體旁還有一個石砌的祭臺,上面擺著兩個小石獅,及四個木制的先祖牌位,牌位早已風化缺損,但牌位上的精致雕花及刻字卻清晰可辨。
梁氏祠堂背靠大山,前有湖水,四面廣有良田。過去梁氏族人有紅白喜事,都會在這里舉辦,祭祖儀式尤其嚴格。過去祭祖時還會宣讀丁坑梁氏的家訓,包括道德篇、風范篇、章鉅公教子篇等,從行為品德、言行舉止、家庭關系等約束規范子孫。
其中丁坑梁氏先人為子孫制定了“十戒”,包括:切戒不孝不悌、切戒盜竊亂倫、切戒流氓成性、切戒毀墳滅骨、切戒虐待父母、切戒失教子女、切戒侮辱尊長、切戒欺凌孤寡、切戒不務正業、切戒酗酒賭博。在封建社會,如果有族人違背這“十戒”,不僅要送官處理,還要家法訓誡,甚至會被除籍,因此數百年來,丁坑梁氏總能堅守底線,修德勤勉,愛國愛家。
熱愛禾倉 心系抗疫的新龍門人
在禾倉,提起龍門農尊有機果蔬專業合作社,大家都十分熟悉。合作社的帶頭人李志坤雖是外地人,但對禾倉充滿了感情,他常稱自己是新龍門人。
李志坤記錄農作物成長的細節。
多年來他一直扎根龍門,發展高附加值的種植業。龍門農尊有機果蔬專業合作社現有120多畝地,主要從事果蔬種植,李志坤雖是帶頭人,但他衣著樸素,講話沉穩,很快就和村民打成一片。
2020年疫情爆發之后,李志坤不辭辛勞,心系抗疫,他帶領合作社成員,夜以繼日在基地采摘最新鮮的蔬果捐贈給武漢。在他的帶領下,龍門農尊有機果蔬專業合作社捐贈了2噸白菜,價值4萬元,足足要裝滿一個小貨車,“東西雖然不是很多,但我們也盡全力了,當時就是希望這些東西能讓受疫情影響的人能感受到大家對他們的關注和支持。”李志坤說道。
龍門農尊有機果蔬專業合作社不僅熱心公益,也為村民的創收提供了一個平臺,農閑時基地平常工人不多,大概4-5個人打理,在種哈密瓜時工人多些,有20多個,請的都是村里的人。
在李志坤的蔬菜大棚里,一株株高大的玉米及一棵棵茂盛的西葫蘆正生機勃勃地生長著,李志坤介紹,他主要種植瓜果,比如:百香果、葡萄、哈密瓜等,蔬菜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才種植,目的是為了改良土壤。
李志坤這里的西葫蘆明顯要比市場上賣的大許多,對此他頗為自豪,因為這是他自己培育的新品種,并沒有推向市場,目前主要是觀察此種西葫蘆的抗病能力、產量、周期等,等時機成熟后才會大量種植。但具體的時機成熟是什么時候,李志坤并沒有講,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餐桌上就會有農尊有機果蔬專業合作社培育的超大型西葫蘆。
移民村里笑聲多
從353省道拐進一條村道,兩邊都是僻靜的竹林,如同一道綠色的拱門。隔著竹林,淡淡的雞鳴犬吠,屋舍田野,若隱若現,穿過竹林小道,就到了禾倉村的新移民村——軍民小組。
春季來時,萬物復蘇,小道兩旁的竹林正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讓人流連忘返,風吹竹葉,沙沙作響。不禁讓人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站在禾倉村軍民小組村口,放眼望去,四周都是竹海,整個村顯得幽靜整潔。村子規模并不大,房子共有三排,共28戶人家,每排房子的巷子里都鋪著水泥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據禾倉村的長者介紹,新移民村是1972年從龍門龍潭新寮村竹坪水庫移民過來的,主要姓氏為羅姓和巫姓。
幽靜整潔的移民村。
剛來時全村只有十來戶人家,由于當時建的房子都是簡易的泥坯墻,且規劃不整齊,歷經幾十年,房子都已老舊,基本成了危房。在2012年,由于國家扶貧政策,政府給移民村每戶補助2.5萬元左右的款項,再加上村民們自己的積蓄,戶戶都蓋起了小洋樓,有的甚至建起了小別墅,圍起了小院子,里面種著應季的瓜果蔬菜等。
現在的移民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已經外出,留下的多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羅國房就是禾倉移民小組一位63歲的退休工人,他年輕時前在廣州花薈研究中心上班,主要做水電方面的工作,現在在村里養老。
羅國房熟悉移民村的掌故,偶爾有游客或驢友到訪,他總是樂于向大家介紹這里的過往,“以前的日子主要靠耕田和竹木,十分辛苦,現在好多了,吃喝不愁,還有退休工資,可以舒心地在這里養老,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且風景如畫,來了就舍不得走。”
1972年羅國房隨父母從新寮村移民過來這兒時他才13歲,念初中。剛來時,村里的房子還是較為低矮的磚瓦泥坯房,也沒什么規劃,不像現在的房子一排一排,那時有些零亂。但不管怎么樣,房子總有,有安家之處。政府除了建房,還每家每戶分土地,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在新的土地上建設著美好的家園,而他和村里別的孩子一樣,除了上學,閑著的日子就幫著父親一起去田間勞作,其樂融融。
羅國房說,樹大分叉,孩子大了總有自己的理想,他也一樣,畢業后便去了廣州花薈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前后,整個廣州的綠化都是我們做的。”羅國房很驕傲地說。那時他才23歲,年輕且有抱負,他主要做水電工方面的工作。2015年,惠州仲愷大力發展城市綠化,羅國房所在單位接下了這項工程,綠化工程除了花卉、樹木的種植等外,園林的排水及灌溉更是列入其中,且非常重要。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老式的灌溉及排水早已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的全自動化設備,一個開關便可全部控制系統。在設計這套全自化設備的系統里當然離不開羅國房這樣水電工方面的技術人才。
村子雖然不大,卻五臟俱全,村里除了修建籃球場地作為村民的活動場所外,另還建有軍民文化室,村民們如果有什么活動或是開會都會聚集在此處。每到晚上吃過飯后,廣場上老人小孩,相映成趣,笑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