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規范電動車銷售和使用監管 守護群眾出行安全

      [報料熱線] 2831000

        駕駛電動自行車時,因改裝電路導致失控,最終引發交通事故;電動自行車充電時,因篡改了電池電壓,導致電池過熱而發生爆燃……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在我國迅速普及,逐漸成為市民日常代步、休閑娛樂的重要工具。然而,隨著電動自行車數量的激增,篡改電動自行車車速、加裝電池、改裝電池盒及鞍座等非法行為成為影響市民出行的安全隱患。

        如何規范電動自行車管理,不僅是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政府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大亞灣區在嚴抓電動自行車銷售和使用環節的基礎上,持續加大道路交通整治力度。經過整治,該區銷售門店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電動車改裝、亂闖紅燈等交通違法現象也大幅降低。

        

      執法人員對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進行檢查。

        走訪

        銷售門店拒絕改裝要求

        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輛,是自行車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步的產品,駕駛該類車輛不需要駕駛證;而電動摩托車屬于機動車輛,駕駛該類車輛要求駕駛者有相應的駕照。記者了解到,由于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屬于新生事物,不少市民對兩類電動車的認知存在混淆,進而出現商家誤導市民購買的現象出現。

        “這邊是電動自行車,另外一邊是電動摩托車。”“增加電動自行車續航里程,提升車輛的駕駛時速是違法的,這個我們做不了……”近日,記者走訪大亞灣區多家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銷售門店時發現,門店均明確拒絕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改裝的要求,但多數店員僅明白這一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對私自改裝電動車輛的危害并不了解。

        在走訪的5家門店中,所有門店銷售區域均對兩類不同的產品進行分類擺放,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消費者辨別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托車。此外,記者在該類店鋪的顯眼位置,均發現印有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海報,其中對電動自行車的執行標準進行明確說明(車速不超過25公里/小時,電池電壓不高于48v,整車重量不大于55公斤),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識別該類產品是否合法合規。

        日前,準備購買電動自行車的市民李大爺告訴記者:“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托車是有區別的,一個買來就能開,另一個要上牌有駕照。”從李大爺的口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交警部門不斷加大電動車安全整治力度的過程中,不少市民通過“教育免罰”的形式了解到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托車的區別,同時也更進一步明白違法改裝的危害性。

        “以前我們碰到過電動車改裝、亂闖紅燈等現象一天超過300例的現象,如今,這樣的違法行為已經降到了個位數。”西區街道惠豐城文明交通宣傳教育點交警劉惠友說。

        舉措

        蹲點暗訪,懲防并舉

        今年10月初,大亞灣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公安局對西區街道27家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進行突擊檢查,發現部分門店存在改裝電池倉、加裝座墊、加裝后備箱等問題;扣押涉嫌違規加裝、改裝的電動自行車42輛,并對違規經營的5家銷售門店進行立案調查。

        “懲防并舉,讓銷售者和消費者都知道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的危害。”區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一方面,他們通過日常巡查走進門店,用以法促案的形式向消費者、門店經營者開展電動自行車標準、安全知識宣傳活動,進一步讓群眾了解這一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區市場監管局還督促經營者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驗明產品合格和其他標識,并形成進銷貨臺賬,對來源車輛型號、電池規格等各類產品進行信息登記,完善產品生產銷售溯源機制,規避劣質電動自行車進入市場的風險。另一方面,采取工作小組蹲點暗訪的形式,打擊銷售門店非法改裝的違法行為。

        “將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分區擺放,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消費者辨別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托車。”劉惠友說,隨著全區道路交通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大,群眾也從一次次“教育免罰”中了解到更多道路交通安全常識與法律法規,“如電動自行車是有腳踏板的,電動摩托車是沒有腳踏板的。”

        據介紹,為進一步規范全區電動自行車銷售和使用環節安全監管,區市場監管局將攜手區公安局,建立健全電動自行車溯源追責體系,對行駛過程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電動自行車進行溯源追責。

        記者手記

        打擊非法改裝電動車 必須形成部門合力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現象整體呈現點多、面廣、隱蔽性強、銷售速度快等特點,僅靠“勤字訣”難以杜絕此類違法現象。此現象之所以出現,源自少數市民對該類產品駕駛時速、續航里程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提高消費者自我安全意識是杜絕此類違法現象的源頭所在。

        近年來,大亞灣在建立暗訪專班、加大巡邏密度的前提下,以銷售門店與道路交通為抓手,通過“教育免罰”“以法促案”等形式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銷售者、市民安全意識得到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加裝電池與篡改電池組電壓的違法改裝行為難以用肉眼判斷,當前尚未出現有效的辨別手段,執法部門僅靠“苦功夫”并非杜絕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現象的良策,如何讓部門間更好地形成合力,用巧辦法、實功夫打擊改裝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行為,嚴管改裝的電動車上路,成為當前大亞灣保障市民出行的重要課題。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