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河流文明,就是守望我們的精神家園。本期我們來到大亞灣區霞涌街道南坑河,一起去看看這條河流域內的人文風采。
南坑河因下游的南坑村民小組而得名。數百年來,它以綿綿不斷的河水滋養著沿河村莊和土地。進入新時代,隨著當地對河流生態的重視與保護,這條從北至南流向霞涌泡泡海沙灘匯入大海的河流,一段呈現原生態風貌,一段經過整治后成為濱海沙灘中的一景。尤其是流域內的幾個村莊,以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搶抓建設機遇,正迎來新一輪大開發、大發展。其中,石井澳、山子頭村民小組因石化拓展區將進行整體搬遷,這將成為村莊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南坑河河水從沙灘上沖出一條小溝,最后匯入大海。
■河流
自北向南從村落流向城市匯入大海
尋訪南坑河源頭,去霞涌街道霞涌村石井澳村民小組就對了。
根據導航從惠深沿海高速公路霞涌出入口旁的一條村道進入,一路往山林方向走,便進入石井澳村民小組。再往前走,便可見山腳有一個用水壩攔截起來的水塘,水塘往上,是林木茂深的高山;往下,便是一條河道。當地村民告知:這便是南坑河的上游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地理環境變化,南坑河的河道與流水發生了許多變化。如今,若以河流中段的石化大道南坑橋為界,往北的河段與往南的河段形成鮮明對比:往北一直到山腳的河段保持著原生態,這一段河道途經霞涌村下轄的石井澳、山子頭和南坑幾個村民小組。除了山腳一個攔壩而成的水塘外,往下一直到南坑橋,河床都是干涸的,河道兩岸雜草叢生。
南坑河一路往南流,以原始狀態流過村莊,穿過石化大道南坑橋后,流水顯露,河道也瞬間變了大模樣,從雜草叢生的原始面貌變為經過整治后干凈漂亮的景觀。
越往南,河道兩岸越繁華、景致越美。河流進入海韻社區泡泡海小區后,大海近在眼前。霞涌作為濱海旅游勝地,泡泡海沙灘是除黃金海岸、小徑灣之外另一處廣受游客喜愛的沙灘。這片沙灘就在霞涌圩鎮附近,與海鮮一條街和海韻廣場相鄰,也是當地居民休閑娛樂常去之處。
而河流即將入海前一段數十米長的河道,在幾年前高檔濱海小區的建設過程中也隨之進行了整治。整治美化后的河道成為一條風景優美的景觀河,被護河志愿者們稱為“入海口最漂亮的河流”。
這段河流,河水清澈見底,鵝卵石顆顆圓潤;河岸上,紅色的簕杜鵑迎風飄曳,與景觀綠樹相互映襯,賞心悅目。河岸邊是一條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商業街,成為當地居民休閑娛樂之佳地。流水從泡泡虹橋下流過,從沙灘上沖出一條小溝,最后以一股細小的流水匯入大海。
南坑河入海口段成為風景宜人的景觀河。
■村落
南坑河流經三個村民小組
霞涌村下轄石井澳、山子頭、南坑、蘇埔、虎頭社、石磊圍和老圩7個村民小組。南坑河從鐵爐峰發源后,從北向南一路流經石井澳、山子頭和南坑3個村民小組。
石井澳,顧名思義,與石井有關。若不是村干部指引,外人很難知曉,原來村道邊有一口古井。如今,這口古井已經干涸,井四周被圍欄圍起來,井口也被蓋起來了。村民說,這口古井曾泉水甘甜,滋養了全村人。
石井澳村民小組的古井。
村里荔枝、龍眼等果樹繁多,在村子后面有一片小樹林,行走村道,不經意間便可遇上幾棵老樹,老樹枝干虬曲蒼勁、枝繁葉茂。路邊有一棵掛了保護牌的古樹,這是一棵假蘋婆樹,樹齡已超100年,其葉蔥郁繁茂,其枝交錯相纏、蒼勁古拙,透著老驥伏櫪的風骨。村里信奉“二王爺”,在村后的山坡上修建有一座二王爺廟,廟旁有一棵古榕樹也掛了保護牌。
石井澳村民小組現有90多戶、400多人,村里的民居錯落有致,許多都是近十年來新建的樓房。
在現在村民聚居的村子后面,有一片老房子,是村民之前居住的老村。村民說,這片老房子建于新中國成立前,曾有東江縱隊游擊隊隊員駐扎過。這些房子雖已荒廢,房前屋后雜草叢生,但從其整齊排列的布局可以看出,其建設時是統一規劃設計的。房子四周有溝渠,一排房子各有十來間房,每間房子的布局都相似。房子面積雖小,但里面客廳、廚房、臥室等一應俱全,從中可以感受到客家民居和客家生活方式的獨特魅力。
今年剛大學畢業的本村村民邱拔通雖然年紀輕,但對老房子有著特殊情感。小邱說,他家的老房子是爺爺建的,他在老房子里出生、長大。過去,村里人口少,就這三排房子里居住著二三十戶人家,小小的村莊雞犬相聞、其樂融融。2000年之后,隨著村莊發展,村里人口增多,村民陸續在外建房,從老村搬遷了出去,老村便逐漸荒廢了。
山子頭村民小組位于石井澳村民小組下游,原本村前有眾多小山頭,因此村子得名“山子頭”。該村居民以賴姓為主,據傳200多年前由韶關珠璣巷遷來。
如今,因為大亞灣石化拓展區的建設,石井澳、山子頭兩個村民小組將進行整體搬遷,目前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一個產業興旺的新材料產業園區將在這里誕生。在這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上,廣大村民繼續以大無畏的改革、奉獻精神,積極配合大項目建設,期待著村莊乘著搬遷契機開啟新一輪大發展。
村民說當年游擊隊在邱氏宗祠駐扎過一段時間。
■歷史
曾有游擊隊駐扎石井澳山子頭
石井澳村民小組居民以邱姓為主。從村道往右爬上一個坡,邱氏宗祠就在眼前。
因為從小聽奶奶和村中老人講古,石井澳村民小組組長邱國雄對村史比一般村民了解更多。他說,石井澳村民小組的邱氏家族大約在清嘉慶年間從惠東白花遷徙而來,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宗祠至少有100年歷史,幾經修補,其整體架構已經古舊,黑瓦泥磚墻,透露出濃重的滄桑感。
“抗戰時期,東江縱隊曾在我們村活動過。”在南坑河流經的石井澳和山子頭村民小組,記者與村民交談時,村民都不約而同地講起這段歷史。雖然村民們對曾發生在村子里的具體故事、人物知之甚少或是模糊不清,但他們的言語中都透露出自豪與驕傲。
據相關史料記載,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軍從大亞灣登陸。淡水、惠州城、廣州相繼淪陷。日寇一路燒殺搶掠,沿途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據石井澳村民小組的老人講,那時,村前有一條大路,是從霞涌通往惠陽淡水的唯一大道。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日軍登陸后,大部隊一路向淡水入侵,還有一小部分日軍在石井澳村民小組駐扎過一段時間,還在村里修筑了幾條戰壕。日軍進村后,到處搜刮搶奪村民家的糧食和牲畜,村民拖家帶口逃到村后的鐵爐峰山上躲藏。
廣東東江下游淪陷后,中共于1938年10月在該地區組建了多支抵抗日軍的游擊隊。其中,1938年12月2日,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惠陽秋長周田村成立,曾生任總隊長。
抗日游擊隊凝聚了許多有志之士奮起抗戰、保家衛國。尤其是在惠陽、大亞灣,不少熱血青年紛紛投入革命。邱國雄說,據村里老人講,日軍駐扎石井澳村民小組期間,有一次,兩位不常在村的村民邱正和、邱金華回村,一人被日軍從家中搜出槍支,一人則被搜出隨身攜帶的槍支,兩人隨即被日軍抓去砍了頭,十分悲壯。日軍到邱正和家搜捕時,朝其房門開槍,門板上都打出了幾個槍眼。據此,村民猜測,邱正和、邱金華二人應該是在惠陽周田追隨曾生參加了游擊隊伍,當時秘密回村或是為了了解駐扎日軍的動向。
邱國雄說,他曾聽奶奶講,1940年左右,曾生率一個連的游擊隊伍,分成兩支人馬在石井澳村民小組和山子頭村民小組駐扎數月,與敵軍開展游擊斗爭。
“這間屋子就是曾生帶隊在村里駐扎時住的。”走進宗祠,邱國雄指著右邊一間破舊的房間說。只見這個房間分前后兩進,空間逼仄,如今空空如也,廢棄的木條橫七豎八地堆放著。游擊隊員則分別住在祠堂旁的屋子和祠堂前的村民家中。
邱國雄說,他小時候經常聽奶奶說起曾生駐村的事。游擊隊員與村民相處融洽,村民自發地把家里的糧食拿出來送給游擊隊伍。后來,曾生率游擊隊與一股日軍發生激烈戰斗后退守格木洞,并勸導、組織村民到山中躲藏,免遭日軍報復屠殺。
在山子頭村民小組,今年68歲的老村干部賴官養說,村里曾有多位村民直接或間接參加過曾生的游擊隊伍,為抗戰作出了貢獻和犧牲。只可惜,那些曾參加過革命的老人都已在數年前過世了。
那段不可磨滅的抗戰史讓石井澳村民小組和山子頭村民小組村民銘記于心、口口相傳;村里的革命先輩和留下的光榮傳統讓村民們自發緬懷和傳承。邱國雄說,抗戰勝利后,村里有多名熱血青年積極入伍當兵,其中他的大伯父加入解放軍,參加了1958年的金門戰役;二伯父則參加了邊境自衛反擊戰。
83年后的今天,曾遭日寇蹂躪的大亞灣畔,一個欣欣向榮的濱海新城、一座世界級的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正在悄然崛起,向人們述說著歷經滄桑后城市的新生和人們越來越幸福美好的生活。
■發展
南坑村民小組高樓林立欣欣向榮
一座大型古墓位于村子中間(如果不了解南坑村民小組的發展演變,走進南坑村民小組看到這一幕會很驚訝)。記者仔細查看古墓墓碑,上面寫著“清顯考諱云桂黃公老大人墓”,其立碑時間為“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底”(1907年),可見該墓距今已有110多年。
占據村中間的大型古墓。
據了解,南坑村民小組居民以黃姓和劉姓兩姓氏為主,其中黃氏先祖于約280年前從梅州興寧遷來。村民小組組長黃治華介紹,根據推算,這座墳墓的主人是南坑黃氏第五世,如今這一房族也是南坑村民小組黃氏家族人數最多的。
黃治華說,現在這座墓位于村子中間,但其實過去墳墓所在地是一片耕地中的一個小山包。南坑村民小組過去名叫“田螺坳”,村莊所在地是一個四周高、中間低的坑形,村居最初沿“坳”的邊地呈線狀分布,中間低洼地則是村民賴以生存的良田耕地。
過去,南坑村民小組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子名不見經傳。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坑村民小組開始開發。隨著石化大道興建并從村前穿過、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在村附近設立出入口,村莊交通變得四通八達。村里的許多小山包被鏟平,一棟棟村居高樓拔地而起,原先位于農田里的墓地漸漸被民居包圍,成為一道奇觀。
古墓旁邊還有一座大王爺廟,大王爺廟前分布著數座小型的土地廟。村民說,這些土地廟原本分布于村前屋后的大樹下、村道邊,石化大道修建時,它們被統一“搬遷”至此,方便村民祭拜。
位于石化大道邊、惠深沿海高速出入口的南坑村民小組,如今占據絕佳地理優勢,距離大亞灣石化區只有一公里。村內高樓林立,商鋪眾多,不少石化區員工及周邊工廠務工人員在村里租住,帶旺了村里經濟發展。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南坑村民小組對人居環境進行了一番大整治,村莊環境變得更加優美:村道鋪上了瀝青、劃了交通標線;村里原本破舊、臟亂差的空地被改造成一處處美麗的村莊公園……不僅如此,去年,在區委、區管委會及各部門的幫助下,南坑村民小組告別不穩定的水庫水,喝上了更加安全、放心的東江水。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河流名片
南坑河
南坑河發源于大亞灣區北部林區的鐵爐峰,該河為獨立水系,自北向南流經石井澳、山子頭、南坑村,穿過石化大道南坑橋后進入海韻社區,于泡泡海小區旁河口直接入海,屬粵東沿海小河流(《惠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稱為“大亞灣沿海諸小河水系”),河長7.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