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亞小學,百年私塾學堂,當今區域名校;樟浦小學,傳承重教傳統,打造百年名校……2020年12月24日《惠州日報·大亞灣視點》人文版推出“探尋大亞灣老校系列報道”第一期,報道了大亞灣澳頭的光亞小學和西區的樟浦小學兩所老校,勾起許多人共同的記憶,那是對小學生活的甜美追憶,對老師同窗的深切思念,更是對鄉愁的無限懷念。
今日,《大亞灣視點》繼續推出第二期“老校系列報道”,為大家呈現兩所百年老校——位于西區街道的興漢小學和位于霞涌街道的霞涌第一小學。它們穿越百年滄桑,承載厚重人文,如今通過幾位老校長、老教師娓娓道來,再現昔日之榮光,彰顯今日之傳承。
興漢小學未搬遷前的老校。
現在的興漢小學環境優美。
興漢小學
兩所百年老校融為一體
在102年前的1919年,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在北京爆發;同一年,在千里之外的南海之濱大亞灣霞涌官溪圍(即現西區東聯村新溪村民小組),一所名為“興漢小學”的學堂興建,開啟教化鄉民、傳播思想、傳承文明之路。
在百度百科里,“興漢”是指漢族人或其他熱愛漢族文化的人,為漢族文化的復興而做出的對漢族文化的學習、豐富、推廣的行為。時至今日,興漢小學的師生更明確地將其解讀為“中興漢文化,愛我中華、振興中華”之意。
雖時隔百年,但人之情感相通。我們怎能不相信:100多年前,興建興漢小學的先人不是懷著一顆愛國赤子之心和對民族復興、國家強大的美好愿景呢?
原東聯村官溪圍。
原官溪圍東門。
變遷
2002年因大項目用地搬遷
在現存的資料及歷任老校長和東聯村老人的記憶里,興漢小學于1919年在霞涌原官溪圍創建,由私塾演變而來。至于當年學校由何人所創,因年代久遠,已無史料可考。
興漢小學副校長黃慶平是土生土長的東聯村人。他說,從老一輩口中得知,“興漢”一名取字于原官溪圍東門和西門的對聯。在官溪圍數百年的歷史中,不知從何時起,春節在東、西大門張貼新的對聯成為傳統,且對聯必定由村里德高望重之人來寫。他的父親是一名老教師,曾接手上一任老教師續寫多年大門對聯。
雖然官溪圍的“圍”在本世紀初最終拆除,但當年父親揮毫書寫對聯的場景一直深深地印刻在黃慶平的腦海里。“兩個大門的對聯分別是‘中興漢國、獨立神州’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對換。”黃慶平說,“興漢小學”校名來自于“中興漢國”里的“興漢”二字,有振興漢文化之意,又飽含振興中華之情。
陳乃源是興漢小學的退休老校長,1976~2014年在興漢任職38年,1991~2004年任校長。他說,“文化大革命”時期興漢小學曾改名“東聯小學”,沒多久又改回現名。
在陳乃源的印象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乃至本世紀初,興漢小學最牛之處是和村里另外一所小學——光漢小學聯袂稱雄,兩所學校無論是教學成績,還是藝體特長,都一直稱雄霞涌,以致于多年間“全霞涌的小學都羨慕興漢、光漢”。
100多年間,學校歷經戰火、社會變遷,幾多興衰滄桑故事今已無法詳知。今人有幸親歷的一件大事,便是2002年因中海殼牌石化項目建設用地的需要,學校由霞涌東聯村整體搬遷至西區。那一年,東聯村也整村搬遷至現在的西區,為項目建設,為惠州、大亞灣經濟騰飛作出貢獻。
時年,建校80余載的老校擇址另遷,這是伴隨著大亞灣的大變革、大發展順勢而為的舉措,學校優良的辦學傳統,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一脈相承、代代相傳且不斷發揚光大。
特色
尊師重教歷史久培養了眾多教師
令人稱奇的是,百年興漢小學不僅教化了一代代村民,走出一批批優秀學子,成為東聯村人共同的記憶,它還培養了許多教師。
澳頭自古以來盛產海鹽,曾是大型曬鹽場。老一輩東聯村人口中流傳有一句俚語:“東聯村的教師多過澳頭的曬鹽勺”,足可見該村尊師重教傳統之悠久,文化底蘊之深厚。
東聯村“盛產”教師的傳統延續至今。東聯村現有6個村民小組,而教師最多的當屬柏崗村民小組。不僅如此,目前西區街道的公辦小學中,有接近半數的校長、副校長都是從興漢小學走出去的。在興漢小學,小時在興漢上學、如今在興漢教書,或者教師之間曾是師生關系的現象并不稀奇。
陳乃源一家是書香世家,全家有6名教師,以“相當于過去一個小學的師資力量”成為當地美談。他是東聯村新溪村人,小時在興漢小學讀書,讀書成才后在興漢小學任教、做校長,一輩子奉獻給了當地教育事業。如今他已退休6年,但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和侄媳婦都是教師,正在大亞灣各所學校任教。
發展
與光漢小學合并賡續輝煌
在興漢小學的發展史上,2002年的校址變遷是一件大事,而與光漢小學的合并則是續寫發展新篇章的另一件盛事。
光漢小學先于興漢小學10年即1909年始建于霞涌原柏崗圍(即現東聯村柏崗村民小組)。從校名來看,光漢、興漢有異曲同工之妙。
光漢小學退休老教師陳斯章從1968年起在光漢小學任教,為教育事業奉獻了大半輩子。他說,學校創建之初是一個私塾,位于柏崗圍附近一個山頭上,后由村里陳姓家族一房出資,將私塾遷至柏崗圍里面,并改建成“光漢小學”。“文化大革命”時期,光漢小學改名叫“柏崗小學”,后又改回現名。1992年,因原校舍破舊,東聯村、柏崗村民小組共同集資,加上兩位鄉賢捐資的20多萬元,在村里改址興建了一所漂亮的新校。
興漢小學原副校長陳巧忠曾在光漢小學做了近十年校長,是土生土長的東聯村人,小時在光漢小學讀書,師范學校畢業后在大亞灣多所中小學校任教,1995年到光漢小學任校長直到合并。他說,聽老一輩講,光漢小學雖學生不多,但聞名鄉里,新中國成立前,惠陽淡水很多人慕名而來求學。
2004年1月,因為與興漢小學相同的原因,光漢小學整體搬遷至西區,并與興漢小學合并,整合成目前的興漢小學。兩所曾在霞涌聯袂稱雄的強校,在新的歷史階段合二為一,賡續輝煌。
傳承
形成國學經典以及體藝教育辦學特色
從霞涌到西區,搬遷至今整20個年頭,興漢小學風華正茂。
“興漢小學是一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振興中華文化’是其精神實質,也是我們賴以傳承和發揚光大的學校特色文化。”興漢小學校長黃宏華介紹,學校一直非常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近年來更是形成了以國學經典誦讀和體育藝術教育為主線的“尚品教育”辦學特色,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近年來,隨著大亞灣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興建了許多新學校,但興漢小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堅持在傳承與創新中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一直深受百姓擁護。該校大力開展以《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和《論語》為主要內容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努力培養學生的高尚品格;大力開展籃球、足球等體育教學和書法、繪畫等藝術教學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培養陽光之氣和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修養和氣質,努力培養學生高雅的品位。
學校榮譽室里擺滿的獎杯,見證了該校校園文化建設和體藝教學的優異成績。近年來,該校學生在參加市、區和街道各項比賽中屢屢獲獎。
無論世事如何變幻,興漢小學努力創新教學模式,全力推進立德樹人。學校教育辦學成績顯著、碩果累累,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實驗基地”“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中小學校本培訓示范學校”“廣東省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惠州市書香校園”等榮譽。
目前,興漢小學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努力朝著創建環境優美、校風優良、質量優異、特色鮮明的品牌小學而不斷前進。
興漢小學名人
黃慶喜:1928年出生,西區東聯村人,16歲時瞞著父母偷偷加入東江縱隊參加革命,跟隨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鬧革命。后來由于表現出色,當上師級干部,任惠陽地區行政專員。
劉亮:1924年出生,西區東聯村新溪村民小組人,1944年3月參加東江縱隊護航隊,1945年在翁源縣城戰斗犧牲。
霞涌第一小學。
霞涌第一小學
辛亥革命人物黃伯群曾任校長
如今的霞涌以濱海旅游吸引萬千游客,但深入探究會發現,她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歷史老校更是其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霞涌第一小學,就是一所百年老校。
歷史
數易其名但精神傳承百年
霞涌第一小學前身為私塾學堂,清朝同治年間建設于原霞涌天后宮旁(原霞涌中心小學校園內)。從此,朗朗書聲便伴隨著海浪聲回響百年。
歷經風雨滄桑,學校數易其名:1913年,私塾學堂改名為“海濱學校”,正式以學校的模式出現。1950年,改名為“惠陽縣霞涌小學”;1979年,更名為“惠陽縣霞涌中心小學”;1993年,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以后,學校更名為霞涌中心小學。
“原霞涌中心小學因為離海近,坐在教室里都能聽到海浪聲。”霞涌第一小學副校長楊毅明說。2009年,霞涌第一小學迎來新發展:大亞灣區管委會在現址霞涌新港灣避風塘地段投資興建了霞涌第一小學新校區,并合并了蘇埔小學、霞新小學、新村小學、山石小學,2010年9月更名為“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霞涌第一小學”。2019年9月,在美麗的小徑灣又設立了霞涌第一小學小徑灣分校。
承百年之遺風,育桃李滿天下。新校區建成啟用后,霞涌第一小學就籌建了校史室,搜集學校建校歷史,陳列學校發展成績,以銘記先人建校精神,傳承學校文化,激勵今日師生奮發圖強。
從校史室展出的資料顯示,從1968年至今,該校已歷經十任校長,而此前數十年的歷史并無記載。對此,副校長楊毅明遺憾地說,由于“文革”期間學校資料盡毀,知情人逝去,雖學校多方探尋搜集,但仍無法完善學校前數十年的歷史和歷任校長名錄。
如今的霞涌第一小學以“和諧教育、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培養品德高尚、基礎扎實、身心健康、勇于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合格學生”為育人宗旨,繼承和發揚學校優良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正努力為打造成市級名校,南海之濱、大亞灣畔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而不懈努力。
名人
黃伯群曾任校長讓學校聲名顯赫
作為一所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老校,霞涌第一小學歷經朝代變換和戰火屹立不倒,其間自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隨著故人已去而淹沒于歷史中。但在近代史中,該校因辛亥革命人士、霞涌名人黃伯群曾在該校擔任校長而聲名更顯、意義非凡。
黃伯群(1881~1952年),霞涌南坑村人,同盟會員,辛亥革命人士,一生致力于孫中山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及文化教育事業。
1905年,黃伯群留學日本,就讀大森士官學校,加入同盟會;1909年,被派往化州任教,傳播革命思想,與彭中英等組織拜蘭團;1911年,頻繁往返于省港之間,參加中國同盟會的統籌部工作,并參加黃花崗起義。1916年,他投身“討袁護法”的戰斗中,參加由陳炯明組織的“廣東共和軍”,親任第三路第五支隊司令長,與第六支隊司令長葉匡負責由淡水進攻惠州。1921年,黃伯群移居香港,從事教育事業,于旺角創辦大中女子中學,并執教于九龍英華書院。
1943年,年過六旬的黃伯群返回家鄉霞涌南坑,仍從事民間教育,任現霞涌第一小學校長。他自號爐峰山人,在本村開辦夜校、識字班等,幫助婦女青年識字,提高文化水平。日寇投降后,黃伯群重返香港,參加民主運動,擁護停止內戰等政治主張。1952年,他因中風病歿于澳門,享年71歲。
黃伯群的一生,不僅以其人格魅力贏得時人尊重,他的幾個兒子也受其影響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尤其是長子黃景文,1932年入讀黃埔海軍學校,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我國海軍某基地副司令。
來源:惠州日報
文/圖: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