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潼僑鎮僑安花園一期,一棟棟小樓整齊排列,宛如一個別墅區。一排排房子邊上,種的是一棵棵菠蘿蜜,這里住的都是歸僑。越南歸僑陸超允的家就在這里。
陸超允今年80多歲,早已退休在家頤養天年。然而,社區干部、左鄰右舍遇到難事,總要和這個潼湖華僑農場頗有威望的老干部、老黨員聊一聊,聽聽老人的意見建議。
“知足咯!依家(現在)大家有屋住、有書讀,日子過得‘bang bang 起’(很滿足、很紅火)!”老人高興地說。
越南歸僑陸超允感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慶幸回國
有房住有工資拿
“我們是很幸運的,這要感謝黨和國家!”回首歸國后的生活,陸超允滿懷感慨。
1978年,陸超允和妻子帶著5個孩子從越南歸國,一家人被安排到了潼湖華僑農場。
陸超允在越南是做搬運工的,來到農場,面對繁重的農活,很快就適應了。“回國好啊!安全有保障,有工作,有工資拿!”陸超允至今仍為自己的歸國選擇感到慶幸。
陸超允夫妻很珍惜安穩的生活,日夜辛勤勞作,投身于農場的建設熱潮。由于勤勞肯干、善于溝通、有領導能力,陸超允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成為茶一隊隊長。
在歸僑的同心建設下,潼湖華僑農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片荒涼之地變成了魚米之鄉。歸僑們還積極種植經濟作物,糖、茶、果、奶成為這里產出的“四大件”,遠銷各地。潼僑的綠茶至今仍是被大家稱道的知名品牌。
“那時候,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大約29元,在當時算不錯的了。”陸超允回憶說。
■共享發展
花了不到7萬元住上3層小洋樓
改革開放后,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浪潮席卷全國,潼湖華僑農場周邊地區發展起來了,但由于種種原因,曾經令人羨慕的華僑農場卻掉隊了。
有統計顯示:2003年前后,全省華僑農場歸難僑居住危房面積高達37.3萬平方米,占歸難僑住房面積的40%。潼湖華僑農場歸僑也面臨同樣問題,原有的住房大多是1966年用三合土筑建的矮小平房,環境差、質量差,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
2003年12月,潼湖華僑農場迎來體制改革,設立潼僑鎮,開啟了新一輪的發展,逐漸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浪潮。僑民的住房問題也逐漸得到解決:潼僑鎮高起點、高標準、多層次謀劃實施“惠僑安居工程”,啟動歸僑危房改造項目至今,累計投入4億多元分3期建設了總占地面積7.65萬平方米、共1126套的安居房。其中,一期新僑花園于2006年建成,二期僑安花園于2012年建成,三期僑安高層公寓于2017年建成,現已全部交付使用。
陸超允也是“惠僑安居工程”的受益者。他們一家回國后,分到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隨著孩子們長大,房子日漸擁擠。2009年,陸超允一家搬進了新房——一棟3層的小樓房。這是政府推出的安居房,套內面積220多平方米。陸超允說,除了國家及省、市補貼的2萬元外,他只繳付了6.9萬元。
記者了解到,除落實上級財政資金補助外,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和潼僑鎮政府在歸僑危房改造上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特別是給予了僑民特殊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歸僑戶,按照以房換房和自愿的原則,自籌0.6萬元~2.3萬元不等,可安置一套86~108平方米的安居房;自籌1.6萬元~6.9萬元不等,可安置一棟占地面積70平方米、1~3層(70~210平方米不等)的安居房。
■發揮余熱
幫社區干部處理難題,調解鄰里矛盾糾紛
伴隨著時代發展,歸僑不僅住房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3年設鎮之初,潼僑的經濟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較為落后,被列入全省17個貧困華僑農場之一。
設鎮之后,潼僑鎮大膽改革舊體制,積極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讓歸僑職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20年全鎮完成GDP31.6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94.62億元、稅收總收入6.14億元,經濟總量實現大幅增長,完成了由“邊緣小鎮”向“城市新區”的蛻變。
“你看,現在我們鎮高樓林立,道路暢通,工商業發達。我們這些歸僑也都住上了小洋樓或高層公寓,過上了小康生活!”陸超允高興地說,他每個月退休金有2000多元,看病有醫保報銷,生活無憂。
歲月如此靜好,陸超允心里感恩黨和國家的恩情,退休20多年來,他退而不休,一直熱心社區事務,發揮著自己的余熱。
去年疫情防控期間,陸超允不顧自己已過80歲高齡,毅然奔赴抗疫一線,帶領年輕人排查重點人員、在卡口值守……“我是老黨員、老干部,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前,潼僑鎮緊緊圍繞建設產城人融合發展樣板區目標,堅持創新驅動,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提升經濟發展能級。陸超允為潼僑的發展歡欣鼓舞,也竭盡所能為潼僑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幫助社區干部處理難題,調解鄰里矛盾糾紛。
采訪當天,就有社區干部征地拆遷遇到困難,想請陸超允去和業主談一談。“我們求財不求氣。”陸超允說,黨和政府的政策,已充分考慮了居民的利益,“不要斤斤計較,為一己私利、一時之氣,阻礙了經濟發展,得不償失。”
“我們黨有魄力、有能力。我相信,老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陸超允對祖國的發展信心滿滿。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楊敬賀 魏怡蘭 通訊員潼僑宣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