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敦倫書室:曾為東縱秘密聯絡點 現成紅色教育基地

      [報料熱線] 2831000

        今年以來,一向頗為冷清的潼湖鎮黃屋村敦倫書室突然熱鬧了起來,隔三差五傳出宣講、誦讀之聲,讓人恍惚間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不過,如今的誦讀之聲不是出自幼子之口,而是一個個成年人。

        敦倫書室建于清末,曾是村里的學校,東江縱隊也曾將此作為秘密聯絡點,2015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仲愷高新區潼湖鎮致力將敦倫書室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黃屋村也充分發揮其紅色資源作用,將黨課、黨總支部會議、黨支部會議開到了這里,一個集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于一身的“新書室”煥發出勃勃生機。 

      修繕后的敦倫書室修舊如舊,保留了之前的風格。

        ■開蒙啟智

        上世紀四十年代書室教學制度與現代相似

        沿著黃屋村委會對面的村道一路往前,走到盡頭便可見一棟二層青磚清水墻的小樓掩映在一棵巨大的榕樹下,這便是敦倫書室。

        據黃屋村村史資料記載,敦倫書室是由香港黃屋同胞會集資興建的,已有百余年歷史。書室面積約170平方米,為二層磚木結構,門楣、窗楣、欄桿上的裝飾帶有西式風格,頗有特色。

        由于原開于前的大門被封堵,現在只能由南側小門進入書室。小門門楣上裝飾三瓣花朵形,清新雅致。一進門,便是天井,左右各有兩進,一進有三間房!翱偣灿6間教室,我當時就在進門右側的教室上課,但現在已經拆了。”曾在這里上過6年學、今年86歲的黃譚帶回憶道。

        進門左側建有石階,循著石階來到二樓,又是三間房,而今已被布置成頗具文藝格調的書房。穿過中間的房間,便是一個大大的陽臺,欄桿上綠琉璃瓶式的矮柱裝飾是書室特有的西式風格。

        站在陽臺上眺望,入眼是池塘和田地!耙郧伴T前的不是池塘,是一條河!秉S屋村黨總支部書記黃燦坤告訴記者,從前的潼湖可謂是水鄉,戲水、摸魚是孩子們普遍的娛樂。

        據介紹,敦倫書室的“敦”字意謂勉勵,“倫”謂倫常,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自清末書室辦學以來,敦倫書室便如其名一般,勉勵子孫、教育化人,為當地學生提供書香學舍之地。

        黃譚帶回憶,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敦倫書室已有了與現代相似的教學制度,上學時間、學年制度都與今天差不多,開辦了國語、地理、歷史、算術、自然和勞作6門課,有40多名學生,不少外村人也到此求學。“春風輕輕吹,吹到花園里,花被春風吹醒了,花兒朵朵都開起……”今年80多歲的黃惠通至今仍會背誦當年學的課文。

        敦倫書室是黃屋村孩童們的啟蒙之地,然而當時村民對于學習普遍不怎么重視,黃譚帶的同學鄰里中,像他一樣能夠在書室里完成全部學業的,僅有6人左右,其他人讀幾年就輟學了。 

      書室南側小門!

        ■紅色印記

        書室校長積極投身抗日救亡

        在革命戰爭年代,敦倫書室還曾是東江縱隊的秘密聯絡點。

        1943年春,惠陽早期農民運動先驅黃卓如奉命赴潼湖開辟新區。上世紀四十年代,赤崗是一個大村,包括現在的赤崗、黃屋、翟屋3個村。黃卓如以教師身份來到赤崗村,辦學校、開夜校,發動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建立了中共潼湖區委。

        “黃卓如是校長,很少給我們上課。但我們都知道,他晚上常常召集村里的青年上課,宣傳抗日斗爭、宣傳革命,向大家展望美好的未來。”黃卓如的學生黃惠通回憶說。

        在黃卓如的帶動下,不少熱血青年跟著他加入了革命隊伍。黃燦坤的伯伯黃瑞錦也是黃卓如的學生,老人記憶很好,經常給黃燦坤這些晚輩講當年的故事:1945年,侵華日軍來犯,在瀝林羅村駐扎,黃屋村一名青年膽子極大,擅長游泳,黃卓如便派他前去偵探情況。這名青年游水到了羅村,打聽到日軍駐扎在祠堂,便把臉抹黑,扮作乞丐前去,發現有日軍200多人。聽了青年的匯報后,黃卓如覺得敵我力量懸殊太大,只好放棄襲擊。

        “黃卓如在潼湖的活動都是秘密進行的,當時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共產黨員!秉S惠通說,但是黃屋村民欽佩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斗爭,都很支持他的工作。

        在敦倫書室從教期間,黃卓如為防止身份泄露,躲避追捕,夜晚都在不同的人家借宿,村民也主動為他進行掩護。 

      書室大廳擺設頗有文藝格調。

        ■修繕保護

        修舊如舊護文物,紅色基因代代傳

        新中國成立后,敦倫書室被用作村委會辦公點;1960年,改為潼湖公社黨委駐地;公社搬走后,又先后變為衛生站、榨油坊……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逐漸閑置。歷經百余年歲月侵蝕,又年久失修,敦倫書室墻體慢慢損毀、老化……

        2016年6月,仲愷高新區啟動敦倫書室修繕工程,在嚴格遵循恢復原狀或者保存現狀的原則下進行修繕。修繕中,哪怕是對殘缺的部分,當地政府也在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條件下進行修繕、保護與恢復,最大程度再現敦倫書室的真實面貌,讓這座百年書室煥發新的生機。

        潼湖鎮黨委書記鐘小君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古建筑是認知歷史、傳承文明的有效載體,將敦倫書室保留與延續是一種文化傳承,恢復其文化傳播與推廣的功能是一件極具意義的事情。

        日前,記者在敦倫書室看到,原有的西式裝飾、壁畫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各進房間擺設采用藤木家具,布置得典雅、文藝,完美詮釋了中西合璧。尤其是進門的天井,鋪的仍是一塊塊青石板,中央的高臺上擺有一盆造型雅致的盆景,幽雅別致。天井右邊正中是大廳,一張長長的方桌置于其中。采訪當天剛好是雨天,雨水沿著屋檐黛瓦點滴而下,置身其中,別有一番清凈和安然。

        潼湖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書室里增設了黃卓如、曾生的生平簡介,增加了東縱宣傳,給這個百年書室增添了一抹“紅”。仲愷高新區、潼湖鎮各部門也經常前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個清靜的書屋變得熱鬧起來。

        “我們還經常安排老黨員在這里給小朋友講故事,讓下一代傳承好紅色基因!秉S燦坤說,接下來,該村計劃把進入書屋的村道打造成紅色長廊。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楊敬賀 魏怡蘭 實習生溫欣 通訊員黃錦勝

      分享到:

      相關新聞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