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充滿愛與挑戰,是縫補天使翅膀的偉大事業,需要用愛撐起一片自由的藍天,幫助折翼天使重新快樂翱翔。
惠州市特殊學校創辦于1997年9月,是惠州第一所集文化教育、職業教育與康復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開設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目前,學校共有學生340余人,在職在編教職工110人。
2024年秋季學期開學,惠州市特殊學校捷報頻傳:教師雎遠佳獲得全國模范教師稱號;義務教育階段就讀于該校的5位視障考生考上心儀的大學;10位聽障畢業生,9位考上大學;視障學生雷子軒在“華語行”全國總展演中榮獲佳績;學校獲得“廣東省2023年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這一切成就的背后,是學校高素質教師隊伍辛勤耕耘的結晶,他們用愛心與智慧澆灌著每一顆特殊的心靈,讓希望之花在特殊教育的沃土上絢麗綻放。
校園一角。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學校黨組織引領下,學校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充分發揮黨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今年6月,中共惠州市特殊學校總支部委員會與中共惠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委員會、中共惠州市教育局基建財務科支部委員會進行黨建共建,搭建起教育主管部門、高校與基礎教育學校之間人才培養的橋梁,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學校強化黨建引領,打造“黨員示范 學科引領”黨建品牌,開展黨員“亮身份、作承諾、比貢獻”活動以及“青藍工程”黨員結對幫扶、黨員上示范課、深入縣(區)巡回送教等活動。此外,聯合結對社區開展“共建一流”等活動,強健隊伍,為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根本保障。
惠州市特殊學校。
以教育家精神鑄就高素質教師團隊
今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發布,對弘揚教育家精神、抓好新時代新征程強教強師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特殊教育光有愛心是不夠的,同時還需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惠州市特殊學校黨總支部書記李志毅說,一位老師最重要的價值就在課堂,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主要陣地之一。每一位教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燈塔,要用無私的愛心和專業的技能,為他照亮前行的路。
惠州市特殊學校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和教師發展全過程,堅持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截至今年9月,從該校成長起來的正高級教師有2人、副高級教師有2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此外,學校有1位全國優秀教師、1位全國模范教師、1位廣東省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和2位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
學校激勵教師自主學習與自我提升,將“請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開展“種子老師”和“精英老師”等教師專題培訓、同課異構、校際聯考、學普研特、巡回送教、黔西南教育幫扶等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尤為重要的是,學校還建立了知識傳承與共享的機制,鼓勵參訓教師將所學先進理念、方法與技術帶回學校,在學校范圍內進行二次培訓,實現知識的傳承與共享,促進全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從而更好地幫助每位學生得到個性化的教育,真正融入社會,自食其力,過上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
努力辦好惠民溫暖優質特殊教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專門部署,提出“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為特殊教育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惠州市特殊學校根據我市特殊學生的特點,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藝術教育,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回歸社會,詮釋了“學生有出息、家長有盼頭、特教有成效”的含義。
惠州市特殊學校推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品位。啟動啟智部教學改革,實行包班制教學,從傳統的分科教學模式轉向主題統整教學模式,為每名學生建立個人教育檔案和量身制定IEP(個別化教育計劃),進行因材施教,實行一生一案。
為落實立德樹人,以愛育愛,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學校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136家校共育模式”,推動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緊密配合,構建三角地基,形成強大的教育同心力。2022年,該校協同育人項目《一生一案,以愛育愛》被認定為惠州市“三全育人”精品項目。
為積極構建職業教育平臺,助力特殊學生職業技能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畢業后能更好地就業,該校開設了汽車美容、清潔、洗衣、客房服務、烘焙、餐飲等6個職業教育專業。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先后與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旭硝子顯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惠州市惠城區慧家喜憨兒成長關愛中心等知名品牌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大幅提升職高畢業生市場需求匹配度。
為加強藝術教育,該校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藝術課程,涵蓋了美術、書法、體育、音樂、舞蹈等多個領域。同時,進行大膽創新,如在原有美術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電腦繪畫、素描、水彩、剪紙、刺繡等多元化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的文藝節目頻頻在國家、省、市各級比賽中榮獲佳績,充分展示了學生們的才華與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果。
優秀教師代表
全國模范教師雎遠佳 以赤子之心點亮聽障學生語文世界
雎遠佳,高中語文高級教師,畢業于西南大學特殊教育專業本科。畢業至今在惠州市特殊學校從事聽障教育教學工作18年,其中擔任班主任11年、語文備課組長9年,擔任學校教導處副主任1年。
雎遠佳用心鉆研教材,積極帶領學校語文科組嘗試課程改革,不斷探索聽障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路徑。她在啟聰部2019級進行了課改嘗試,將課本上的知識融入生活中,讓語文課堂更有魅力。由于啟聰部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相對較強,但思維水平與學習能力相較于普通孩子有所滯后,她精心優化教材內容,重視教材內容的選擇和呈現方式,傾向于搜集并整合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視頻與圖片資源作為教學輔助材料。這種直觀而生動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雎遠佳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多次承擔校內外大型活動的手語翻譯工作,多次到各縣(區)派出所擔任手語翻譯,2014年至今一直擔任媒體新聞手語翻譯。
惠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林巧 為學生打開通往藝術殿堂的門
林巧,小學美術一級教師,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專業本科,2009年至今一直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工作。她用滿腔的熱情和無限的愛心滋養著每一位特殊學生,幫助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她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只需一點靈感的火花,就能創造出絢麗多彩的藝術作品。因此,林巧大膽創新,將微課、數字化課件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打造出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習環境,用她的熱情和創新精神,為學生打開了通往藝術殿堂的門。
她以教育為夢,以愛心為筆,繪就學生多彩未來。創新教學,深耕審美與創造力培養,微課、課件、課例及學生作品多次獲國際、國家、省、市級獎項。
林巧不僅是一名美術老師,在行政工作中也亦顯擔當。她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助力學校行政工作和支持教師專業發展,保障學校行政工作順利進行。她以無私奉獻與堅定信念,一路耕耘,一路花香。
惠州市優秀教師洪一賓 美育潤心 志愿相隨
洪一賓,2007年9月進入市特殊學校任教,2009年加入市特殊學校團委擔任宣傳委員,負責學校師生志愿者活動與學生在校的各項活動;2014年擔任學校美術科組長。
從教17年來,洪一賓秉承“面向全體、發掘閃光、用心啟迪、激發潛能”的理念,用愛和專業引領特殊孩子成長。她的課堂充滿活力,將復雜的藝術概念以生活實例娓娓道來,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藝術的溫暖與魅力,深受學生的喜愛。
她始終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她尤其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親自組織并指導美工興趣小組,通過培優輔差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創作能力,學生們的作品在省市級繪畫比賽中頻頻獲獎。
此外,洪一賓還是學校師生志愿活動的中堅力量。近5年來,她組織志愿活動60余次,并執行學校開放日、童心傳唱、校運會等學生活動近50場。在她的精心籌備下,每一項活動都實現了時間、質量與數量的完美統一。
啟明部數學老師蓋昊 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
蓋昊,畢業于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至今已在惠州市特殊學校工作12年,從事啟明部教育教學工作11年,始終擔任數學學科教學工作。在此期間,還擔任了6年班主任工作。
深耕特教12載,蓋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作為班主任,她關愛每位學生,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視他們為自己的孩子。針對特校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特殊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她組織了不同類型的班會課,如用《我的祖國母親》等主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以董麗娜等勵志故事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此外,她還經常采取單獨談話的方式與學生溝通,深入學生內心,讓小廣(化名)從消極到積極,讓小紫(化名)從內向到開朗……每一個轉變都見證了她對學生無盡的關愛。
蓋昊還創新性地成立班級志愿者服務小組,帶領學生積極參加每個月的志愿者活動,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學會責任與擔當。
惠州市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嚴旭露 獨創七“心”伴月教育法
嚴旭露,特殊教育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中小學特殊教育名教師培養對象。
嚴旭露深知,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關愛和支持。她獨創七“心”伴月教育法,即以愛心、耐心、細心、信心、決心、包容心和責任心環繞學生,傾聽每個孩子的獨特聲音,用心靈的細筆解讀他們的世界,教會他們如何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的人。
作為市特殊學校的“拼命三娘”,她26年如一日,秉持著“育人初心不曾改,特教使命永追隨”的信念,引領整個啟智部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出全新的啟智教育教學模式。她推行包班制,開展主題式教學,從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向現在的個別化教學模式,徹底打破學科課程的設計思路,緊緊圍繞啟智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需求來選擇課程內容,開發出適合本校的校本課程,形成了一套有惠州特色的啟智教育模式。
惠州市優秀教師曾家苑 有愛無礙 傾心育人
曾家苑,特殊教育一級教師,現任市特殊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兼任惠州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成員、惠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研組副組長及學科指導專家等工作。自2009年7月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畢業后,她便任職于惠州市特殊學校啟智部,至今已在啟智教學一線兢業耕耘15載。
她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堅持以愛育礙,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樂學、合作的能力和問題解決思維,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氛圍中學習知識與技能。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曾家苑積極應對教學對象和教學模式的變化,勇挑備課組長一職,參與統籌啟智部教育教學改革。她深信教育的核心在于關愛與尊重,做到傾心育人。她不怕苦,不怕累,甚至親自接送厭學學生上學放學。帶班過程中,她尤為重視與家長的緊密合作,積極開展“家長課堂”活動,讓家長參與課堂,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并耐心指導家長如何在家輔導孩子功課,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因此,她被家長親切地稱為“孩子王”,深受學生的喜愛與家長的尊敬。
惠州市優秀班主任黃少華 用愛照亮每個孩子心靈
黃少華,特殊教育高級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從事特殊教育工作27年,擔任班主任18年、年級組長2年,受聘為惠州學院《特殊教育概論》課程教師、媒體新聞手語翻譯。
“看見每一處,關愛每一個,堅守每一天”,這簡短而深刻的語句,正是黃少華教育理念的生動寫照。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她及時送上衣物、課外書和智能復讀機等。比如,給小明(化名)同學送智能復讀機練習說話和聽話能力;給小花(化名)同學送電腦練習打字;購買100多冊課外書供學生閱讀。針對中等偏上的學生,她主要采取鼓勵的策略,極大地激發了小娟(化名)等學生的潛能,助力他們成功考取廣州市啟聰學校(原廣州市聾人學校)就讀高中。對于學困生,她則傾注了耐心與愛心,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引導,為他們點亮前行的道路。
她以“黃姐姐”這一親切的稱號,成為學生們心中溫暖的依靠。在她的世界里,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被細心呵護與關愛。
啟智部職高老師苗紅亮 護航畢業生順利就業
苗紅亮,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畢業,特殊教育一級教師,現任啟智部年級組長、職高科組長。2010年8月至今,一直在啟智部工作,任班主任6年。
苗紅亮深知,特殊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學生潛能的挖掘與個性的尊重。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不斷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適合特殊學生的管理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他和科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創新提出“六環職業教育模式”,強化實踐技能教學,向學生耐心傳授生活與專業技能,助力學生建立自信。為了讓學生順利就業,他積極響應學校“3+1”辦學理念,即3年在校接受教育和訓練,1年護航輔導,扶一把、推一把,讓學生能進得去、留得下、干得久。他利用個人時間深入企業,不僅實地指導學生,與企業共商學生管理策略,還積極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細致入微地教生活技能,助力學生順利融入社會。他的努力,展現了特校職業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是特校職業教師無私奉獻的生動寫照。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葉麗莎 通訊員郭瑤
本版圖片 惠州市特殊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