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粵探源再添考古實證 廣州黃埔發現南越國時期大型越人墓

      鑊蓋頂嶺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鐘振彬 攝

      記者19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州市黃埔區又有重大考古新發現,鑊蓋頂嶺遺址發現西漢南越國時期的大型越人墓葬一座。

      據考古專家介紹,該座墓葬是嶺南地區首次發現的封土外圍設有環溝的早期墓葬,墓葬形制反映出西漢南越國時期番禺都城東北遠郊的高等級越人貴族墓葬中楚越交融的態勢,它的發現為早期嶺南文明探源和中國化進程的研究闡釋增添了新的考古實證。

      鑊蓋頂嶺有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遺存

      記者了解到,2023年4月至7月,為配合國有土地出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華附西側居住地塊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在地塊內的鑊蓋頂嶺發現了灰坑、柱洞、灰溝等遺跡和曲折紋、勾連云雷紋、方格紋等幾何印紋硬陶片,初步判定鑊蓋頂嶺分布有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遺存。

      該處原地貌為一處近圓形的小丘陵,形似鍋蓋,最高海拔53.5米,據東坡清代乾隆時期墓葬碑文可知土名為“鑊蓋頂嶺”,緊鄰茶嶺遺址,西北距陂頭嶺遺址約4.5公里,西南距沙嶺遺址約2公里。

      2023年9月至10月,經報國家文物局同意,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鑊蓋頂嶺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共揭露面積700平方米,在鑊蓋頂嶺崗丘頂部,發現四周有圍溝的西漢南越國時期的大型越人墓葬一座(編號M1)。

      這座越人墓主人身份等級不低

      記者在遺址現場看到,該墓獨占鑊蓋頂嶺,墓葬區四周明顯可見一條深約半米的環壕。據鑊蓋頂嶺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王慧介紹,該種環壕一般用于區分陵區和排水,最早可追溯至殷墟王陵區。

      土墩表層下有多個灰坑、柱洞和灰溝,塋域外圍西部和南部密集分布多個柱洞,部分柱洞嵌入溝壁,由此推測當時可能存在“墓祭”的地面建筑,以上跡象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級不低。

      王慧還介紹,鑊蓋頂嶺M1有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遺存,而在崗丘最高處堆筑土墩,然后再挖帶墓道的豎穴土坑、內置棺槨、再封土掩埋墓葬的做法,明顯繼承了江浙地區兩周時期土墩墓的營建方式。

      地表有高大封土,外圍有長方形圍溝以示塋域的做法,與浙江紹興印山王陵的塋域形制非常相似。印山大墓建于印山之巔,墓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外圍有隍壕,墓道東向,狹長方形豎穴土坑“人”字形頂木槨墓,墓坑口長達46米,寬14米左右,深12.4米。經考證當為春秋末期的越國王陵、越王允常的“木客大冢”。

      墓葬形制反映出楚越交融的態勢

      鑊蓋頂嶺墓葬規模僅為印山越王陵的約十分之一,斜坡墓道北向,年代則晚至西漢南越國時期,就墓葬形制來說應存在早晚承襲的關系。

      “墓坑底部的石床常見于嶺南地區早期的越人墓中,欖園嶺及浮扶嶺遺址都曾發現越人石子墓。而在南越國時期,墓葬形制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只有部分越人繼承江浙兩周土墩墓的習俗,在墓室底部鋪墊碎石。”王慧告訴記者,墓室隨葬品不豐富,且不隨葬青銅禮器的特點,更與浙江于越貴族墓葬相近。

      墓道北向、深挖墓穴、封土邊緣有“祭祀罐”等做法則是嶺北越人葬俗逾嶺南漸珠三角本地化的體現。而帶斜坡墓道、成熟的棺槨葬具又帶有楚式葬制的特點,這從墓葬形制方面又反映出西漢南越國時期番禺都城東北遠郊的高等級越人貴族墓葬中楚越交融的態勢。

      說明此地為南越先民的重要聚居區

      中華文明的發展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多元一體,持續發展”。《漢書·地理志》有云“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鑊蓋頂嶺越人墓的考古發現,為戰國至漢武帝時期漢平南越階段,自環太湖地區經珠江三角洲到越南北部百越文化圈的發展脈絡和傳播路徑提供了線索。

      它為早期嶺南文明探源和中國化進程的研究闡釋增添了考古實證,也進一步說明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廣州東北黃埔九佛-蘿崗一線是史前至秦漢時期南越先民重要的聚居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廣州早期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藝 梁善茵 通訊員 穗文考宣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