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擬出臺新規:鼓勵住宅設置大陽臺

        8月1日,《廣州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上進行公示。其中提出,為改善群眾居住品質,擬對住宅半開敞空間半算計容比例適當放寬,鼓勵住宅套內設置入戶花園、生活陽臺、大進深的多功能陽臺等半開敞空間。

        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廣州市規劃管理容積率指標計算辦法》(下稱《辦法》)將于2023年11月30日屆滿,本次征求意見稿是對《辦法》的修訂,有利于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提升建筑品質,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亮點一:鼓勵住宅套內設置入戶花園

        現有《辦法》規定“住宅建筑的半開敞空間進深不大于2.4米且半開敞空間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不超過住宅套內(含半開敞空間水平投影面積)建筑面積15%的,按其投影面積一半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進深或比例超出規定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

        “進入后疫情時代,人們對于居住環境、陽臺空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對住宅半開敞空間半算計容比例適當放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設置入戶花園,利于通風換氣,滿足入戶消殺、臨時儲物等無接觸和緩沖目的;設置一個大進深多功能陽臺,后疫情時代陽臺成為可以承載居民休閑、健身、種植等多種功能場景的復合空間,增加陽臺面積既可提升室內空氣流通,也是緩解居民對戶外環境的需求,讓居民在家也能感受自然氛圍;單獨設置生活陽臺,用于晾曬、存放蔬菜等功能,與活動陽臺區分開,加強空氣對流。

        另外,疫情后居民對于住宅安裝帶殺菌功能的新風系統、入戶式凈水設備尤為關注,集中設置的設備平臺面積要求一般為2~4平方米,套內占比約2%~3%。該負責人表示:“原15%的控制比例已無法適應后疫情時代健康住宅的要求,為了推進健康住宅建設,增加民生福祉,有必要對適當放寬半開敞空間半計容比例上限在《辦法》修訂中研究論證!

        為此,征求意見稿提出,為適應后疫情時代健康住宅的要求,鼓勵住宅套內設置入戶花園、生活陽臺、大進深的多功能陽臺等半開敞空間,將住宅套內半開敞空間半計容的比例由原不超過套內建筑面積的15%放寬至20%,并允許設置一個滿足連續開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觀陽臺不限制其進深。

        亮點二:符合要求的歷史建筑增加建筑面積可不計容

        為加強廣州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促進歷史建筑合理利用,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出臺了歷史建筑、文物建筑以及傳統風貌建筑相關的管理辦法及活化利用鼓勵措施,其中《廣州市促進歷史建筑合理利用實施辦法》對于歷史建筑符合相關要求增加建筑面積的可不計算容積率,無需補繳土地出讓金。但現有《辦法》對于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工業遺產建筑等的容積率計算暫無相關鼓勵條款。

        征求意見稿中增加多種不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情形,其中就包括“符合本市有關規定不計算容積率的停車場(樓)、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工業遺產建筑等!

        亮點三:架空走廊、空中連廊不計容

        現有《辦法》未明確架空走廊、空中連廊等慢行系統是否屬于建筑公共開放空間可不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讓建設單位和群眾產生疑慮和異議,廣州作為南方主要城市,在鼓勵創造綠色出行條件,鼓勵設置各類連廊步行系統的背景下,需制定慢行系統相關的容積率獎勵政策。”

        征求意見稿將“過街樓、架空走廊、空中連廊、檐廊、挑廊、景觀亭廊等”納入“建筑公共開放空間”,擴展建筑公共開放空間的含義。根據國內外案例的相關研究,新加坡明確有蓋走廊不計入容積率,香港《可持續建筑設計指引》提出豁免公共通道的相關面積,深圳《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提出獎勵風雨連廊相關面積。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根據廣州市的氣候特征及地域特色,騎樓、過街樓、架空走廊、檐廊、挑廊、景觀亭廊均屬于慢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為遮陽擋雨,且可以連接不同建筑、地塊,提供舒適體驗的水平交通空間,具備全天候開放條件,本次修訂擬將上述建筑空間類型納入建筑公共開放空間。

        亮點四:工業建筑首層公共開放空間不計容

        現有《辦法》規定首層以外建筑公共開放空間累計建筑面積大于本棟建筑計算容積率總建筑面積3%的,超出部分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

        據悉,目前各城市對位于首層以外的建筑公共開放空間面積多不做比例要求,深圳市按建筑高度限定建筑公共開放空間面積不計容比例上限在5%~8%之間。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過實際案例調研也發現,高品質的辦公、商業類高層建筑設計對于首層以外的公共開放空間需求較大,一般可達總建筑面積的5%~10%之間,目前3%的上限要求不利于改善高層建筑品質。

        為鼓勵利用層間架空、空中連廊等空間,打造豐富的建筑公共開放空間,改善高層建筑的公共空間品質,參照深圳市等地做法,征求意見稿將住宅、辦公、商業類建筑首層以外的公共開放空間累計不大于本棟建筑規劃核定計算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的比例由原3%放寬至5%,其中創新型產業建筑關于公共開放空間的容積率計算規則與辦公類建筑要求一致。為體現對工業園區建筑環境提升的支持,同時體現了制造業立市的導向,放寬工業建筑(創新型產業建筑除外)首層公共開放空間不計容,保持首層以上公共開放空間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