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教授慶振軒做客惠州東坡文化大講堂

        原標題:

        蘭州大學教授慶振軒做客惠州東坡文化大講堂

        段子高手蘇東坡如何“說諢話”

        4月20日上午,“千年東坡·萬象鵝城”——惠州東坡文化大講堂活動在惠州市博物館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慶振軒帶來講座《“宋代第一段子高手”——蘇軾與“說諢話”探論》,與惠州市民朋友分享蘇軾如何“說諢話”。

       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慶振軒做客“千年東坡·萬象鵝城”——惠州東坡文化大講堂。

        “千年東坡·萬象鵝城”——惠州東坡文化大講堂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惠州市博物館、嶺南書院·豐湖書院、市東坡文化協會承辦,慶振軒是第二位受邀開講的學術大咖。慶振軒長期從事古代文學、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先后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出版《蘇軾研究論稿》等多部著述。

        “3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惠州,那時候還是個學生。30多年過去,再次來惠州,如今是一名老師。”講座一開始,慶振軒結合自身經歷進入話題,他說,“說諢話”即講說幽默詼諧笑話,亦即當代的“說段子”。蘇軾是宋代“說段子”第一高手,他創作的“諢話”,既有諸多單篇留存,又有“專著”傳世,其“諢話”形式多樣,有“說諢”“唱諢”“花判”等。通過《東坡志林》和《仇池筆記》,可以窺見蘇東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幽默風趣。他與朋友們的互動充滿了智慧和幽默,這些文字記錄成為了解他生活態度的重要窗口。

        講述完蘇軾的“諢話”與笑談故事中的蘇軾后,慶振軒認為,通俗文學崇尚談笑戲謔的時代風尚、滋養蘇軾成長的巴蜀文化以及蘇軾自身幽默風趣的個性特質,是解析蘇軾與“說諢話”關聯的鎖鑰。蘇軾“說諢話”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蘇軾不僅將其視為人生困境時的助益,亦重視其自娛娛人之功用,在與親友僚屬的幽默詼諧言談之中,彰顯出友情與溫情。

        慶振軒舉例,在與王安石的文字游戲中,蘇軾以巧妙的對答展現了他的機智和文字技巧。當王安石提出“以竹鞭馬為篤”時,蘇軾巧妙地用“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回應,既顯示了他的幽默感,又體現了他對文字的靈活運用。

        又如蘇軾和黃庭堅是師生關系,兩人是大書法家,性格都比較灑脫,蘇軾評價黃庭堅書法“近字雖清勁,而筆勢有時太瘦,幾如樹梢掛蛇”。黃庭堅回敬:“公之字固不敢輕論,然間覺褊淺,亦甚似石壓蛤蟆。”二公大笑,可見點評之精妙。

        “蘇軾一系列戲謔談笑背后,蘊含著蘇軾對人生意義的深層思考,亦體現了其超然物外、超然于榮辱生死的人格特征。”慶振軒表示,系統探研蘇軾“說諢話”的傳播創作及文化意義,對于全面認識和研究蘇軾頗有助益,其“戲謔談笑”不僅成為蘇軾詩文創作的“養料”,而且可作為研討宋代通俗文學之窗口。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通訊員劉巧朋 文嘉翔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