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YOUNG惠州丨90后小伙爆改破舊瓦房打造浪漫小院

      原標題:

      仲愷90后小伙溫燦烽歷時8個多月讓破舊瓦房變成“圍都小院”

      “爆改”一磚一瓦 打造浪漫小院

        在繁華與喧囂交織的現代都市中,人們總是渴望找到一處靜謐的避風港。在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陳江村,就有這樣一片被歲月溫柔以待的凈土——圍都小院,瓦房屋頂,斜徑通幽,它擋去了車馬的喧囂,卻圍不住滿院的田園浪漫。這是90后小伙溫燦烽和妻子共同打造的“夢中情院”。這處小院不僅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更是他們開啟創業夢想的一方天地,融入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創新的激情。

        對老式建筑有著深厚情懷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是許多顧客對“圍都小院”的第一印象。沿著狹窄的巷子深入,轉角處,一家別具一格的店面躍然眼前。圍都小院——窄窄入口處的醒目牌匾,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的獨特存在。這里有樹、有食、有院,成為了逃離都市“內卷”的休閑“桃花源”。

        難以想象,這家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藝小院,在一年半前還是連片破舊的老瓦房,甚至垃圾遍地。從破舊瓦房變身浪漫小院,得益于90后小伙溫燦烽的巧思。

        1992年出生的溫燦烽是土生土長的仲愷人,父母早年從事餐飲行業,讓他對餐飲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然而,他并未選擇直接接手家里生意,而是決定踏上更具挑戰性的創業之路。大學畢業后,他嘗試過多種生意,但總覺得缺乏把控力。于是,他結合興趣與經驗,決定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在游歷多地、考察多個老房子改造項目后,溫燦烽萌生了將老瓦房改造為特色餐飲店的想法。“我祖籍潮汕,老家房子就是傳統老式院子建筑,感覺一磚一瓦里都有故事。”那些記憶讓溫燦烽對這類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愛。2021年初,與妻子商量后,他決定打造屬于自己的私房菜小院,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些被遺忘的老建筑重新煥發生機。

        對廢棄老瓦房“修舊如舊”

        決定打造小院后,選址成了溫燦烽的首要任務。“我和妻子都在仲愷長大,對這里較為熟悉。”溫燦烽說道。圈定大范圍后,便是尋找符合要求的具體點位,“我當時找了陳江的一個衛星復牌圖,稍微觀察了一下,覺得這里比較好一點,一整片都是老瓦房。”在對比了多個地方后,最終決定在陳江街道的巷子里,打造一個鬧中取靜、讓人們在忙碌后能稍作小憩的私房菜館。

        這里位于仲愷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且周邊都是老瓦房,具有統一性和整體性。四周被水塘和綠樹環繞,真正能做到“進可享都市繁華,退可享田園靜謐”。溫燦烽直接租了47間瓦房,“這些瓦房有的已有200年歷史,也有上世紀80年代的。”

        承租后,溫燦烽開啟了“爆改”模式。從建筑布局到設計風格,從區域規劃到軟裝布置,他都全程參與,親力親為。裝修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如房東的不信任、不理解以及施工中的各種問題,但他都一一克服,最終將這片破舊的老瓦房改造成了充滿氛圍和特色的餐飲店。

      “圍都小院”由破舊瓦房改造而成。

        “沒改造之前,這里到處是垃圾,連屋頂都漏水。”帶領記者穿過庭院,溫燦烽指著如今面貌一新的前院和屋頂講道。“雖然這些瓦房陳舊失修,但房頂的瓦片都保留下來,內部采用鋼架結構進行整體固定。”溫燦烽介紹,他們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在保留老建筑原有制式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建造出庭院、玻璃房等一些新空間,使得整個空間更有層次感也更有嶺南韻味,更貼合年輕人的審美。“店里的畫都是我自己畫的,內部很多木質裝飾品也是我以前淘回來的。”溫燦烽手指輕輕劃過房梁,介紹了一番這個從他手中誕生的舊改“杰作”,話里行間滿是感慨。

        經過8個多月的改造,2023年的最后一天,“圍都小院”正式對外營業。之前垃圾圍城、雜草叢生的破舊瓦房變得煥然一新,斑駁的墻壁也重現生機。“房東一開始對很多事情不理解,后來發現破房子變得這么漂亮,他也覺得很神奇。”溫燦烽笑言,如今房東是“圍都小院”頭號“粉絲”,經常帶朋友來這里吃飯。

        注重品質和口碑積累

        “很多人會專門過來打卡拍照,甚至有些人從深圳、惠城區等地特意過來體驗,如今一個月有1500多人次的客流了。”溫燦烽認為,人都是視覺動物,第一眼看到的環境和氛圍至關重要。因此,他在裝修設計上下了很多功夫,力求讓顧客一進門就能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氛圍。

        然而,他對“圍都小院”的定位并非網紅店,“我是做私房菜館,東西不好吃,再漂亮的網紅店也會很快落寞。”溫燦烽深知餐飲行業的競爭激烈和不易,并沒有盲目追求網紅效應和短期利益,而是注重品質和口碑的積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將“圍都小院”打造成一個能夠長久發展的品牌。

      溫燦烽打理“圍都小院”。

        對于未來,他有著清晰的規劃和展望,“我覺得年輕人的優勢就是比較會創新、有活力。”他計劃在主業盈利后,盤下周邊的其他農瓦房繼續擴大規模,同時解決停車問題,逐步增加人員和項目,完善餐飲店的各項功能和服務。同時,積極組織各種活動,吸引更多的人流和關注度。

        “人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溫燦烽在熟悉的土地上播種夢想,如今夢想已開花結果。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正在家鄉創造著屬于自己的未來。

        文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圖 惠州日報記者陳濤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