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報記者探秘中國南海惠州油田丨一名女記者的探油之旅

        原標題:

          一名女記者的探油之旅

          惠州日報社記者匡湘鄂創下兩個第一

        我是惠州日報社記者匡湘鄂。這次“惠報記者探秘中國南海惠州油田”全媒體采訪活動,惠州日報社派出的4名記者中,我是唯一一名女性,因此,我為這次報道活動創下了兩個第一:第一個登上中海油服旗艦船“海洋石油681”采訪的女記者,第一個登上“國瑞”鉆井平臺采訪的女記者。在我17年的記者生涯里,這是彌足珍貴的一次采訪體驗。

        登船之前,聽說此行的交通工具是中海油服的旗艦船“海洋石油681”。駕駛艙、機艙里一件件“勞斯萊斯”設備讓我們大開眼界。船上的生活設施也很完備,船員們的宿舍有單人間也有雙人間,小小的單人床就在舷窗下,是真正的“海景房”。

        

      惠州日報社特派記者們正在進行采訪,右一為匡湘鄂。

        船舶再大,在浩瀚的大海上也如滄海一粟,越到深海,我暈船的感覺越厲害。船長安慰我說,碰上大風大浪,像他們這樣經驗豐富的船員也會暈頭轉向,連飯都吃不下,更不用說工作了。

        船上十幾位船員的平均年齡為33歲,最年輕的船員是剛畢業的“00后”,船長王定君是1985年的。成為“海洋石油681”船長5年多來,他帶領船員們一次次完成極富挑戰性的任務;41歲的水手長林潔燦,是這艘船上年紀最大的船員之一,做了21年的水手工作。他說,他愿成為我國能源建設一線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本想忙里偷閑,夜晚看個“海上生明月”、清晨看個海上日出,但天公不作美,更由于采訪寫稿任務緊迫,我們實在沒能一睹想象中的這番美景。

        4月24日上午,經過15個小時的航行,此行目的地——“國瑞”鉆井平臺在前方海面上露出輪廓,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島嶼。中午12時10分,船舶終于靠近她,我們通過吊籃上升到數十米高的平臺。

        “國瑞”鉆井平臺是南海東部惠州油田最為“年輕”的鉆井平臺,也是國內最先進的自升式鉆井平臺之一。在平臺上的兩天兩夜,我們從生活區到作業區,上鉆臺、鉆機艙、進電氣房,從平臺經理、安全監督、司鉆、輪機長到設備主管、固井工程師、鉆工等,十幾個工種幾乎都采訪了一遍,一直采訪至晚上12時。尤其是鉆臺,離甲板有五六層樓高,幾趟來回,腿都軟了。

      惠州日報社記者匡湘鄂。

        平臺上的作業區是24小時不停工的,石油工人們12小時輪班。讓我們感動的是,無論哪個時段,只要我們有需要,任何時候都可以在崗位上找到采訪對象。無論哪個工種,都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對參與建設能源強國強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深海,手機完全沒信號。現在大多數鉆井平臺都覆蓋了網絡信號,大大方便了工人們與外界的網絡通信。但對我們來說,信號太弱,每次向報社后方傳送稿件都是一次艱難歷程。

        有個小插曲:在平臺上采訪時,我忘了當天是我生日。也因為沒信號,錯過了家人的電話。沒想到第二天中午午餐時,大廚突然給我端來一碗面,還給我們加了兩個菜,說是給我補過生日。原來,同行的小伙伴偷偷地安排了這些,把我感動得眼淚汪汪。

        一路航行,一路采訪,一路思考。所有風景、所有見聞,都成為我們的報道內容。這次采訪活動必將讓我終生難忘。

        文/圖 惠州日報特派記者歐陽德輝 李松權 匡湘鄂 張藝明 通訊員惠聲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