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惠州市教育局:揮奮進之筆 書育人新篇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優質教育資源均衡、教育教學質量高、教師隊伍素質高……正是為人民群眾所期盼的這份教育生態,讓惠州教育發展有了源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惠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先后實現了“廣東省教育強鎮”“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和“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全覆蓋,并獲評“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教育惠民成效不斷提升。

        惠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優質均衡 學生能選更多好學校

        “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學資源,我們對學校的未來充滿信心”,秋季開學前夕,參加惠州市第一中學惠港校區揭牌儀式的家長代表郭先生難掩對學校的期待。惠州市第一中學田家炳校區和惠港校區正式揭牌,是我市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又一舉措。

        為以優質學校為龍頭組建辦學聯合體,帶動相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發展,惠州已經建成18個中小學校教育集團,80所中小學校成為集團成員單位。

        惠州中學實驗學校、惠城區惠澤學校、惠城區熙朗小學……這些都是今年投入使用的新學校。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惠州市大力推進教育供給側改革,“十三五”期間,每年新增60所幼兒園、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4萬個以上,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選擇好學校。

        為提升學位供給水平,惠州通過加強科學規劃和布局調整,督促指導各縣(區)政府編制中小學校建設專項規劃,提前布局學校建設,強化與國土、規劃、財政等部門之間的聯動。制訂實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規劃,吸引學生回流,減輕城鎮壓力;大力推進區域學校布局調整;提前摸底,擴能挖潛,保障學位供給。出臺實施《惠州市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第一、二、三期),《推進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齊步走”工程實施方案》,制訂實施《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專項規劃》。

        為推進教育公平,保障隨遷子女接受優質教育,惠州完善隨遷子女積分入學辦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比例達85%以上。加大對入讀民辦學校隨遷子女補助力度,全面保障了隨遷子女在惠州參加普通高考。“十三五”期間,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惠州累計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2.31萬個。

        構建“全覆蓋、零拒絕”服務體系,保障了每個殘疾孩子都能接受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以上。全市困難家庭兒童獲得普惠性幼兒園入讀補助,家庭經濟困難的農村學校寄宿學生獲得生活補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全部獲得生活費補助,確保沒有一個孩子因貧失學。

        至2020年,惠州市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善,教育信息化應用實現全覆蓋,全市學校實現“五個100%”:100%學校通過光纖接入網絡、100%學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100%教師配備辦公電腦、100%教室配備多媒體教學平臺、100%班級可使用數字教育資源。

        惠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立德樹人 學生養成更多好品格

        路遇市民突發心臟病,惠州市實驗中學學生黎家樂緊急施救;撿到裝有3600元現金的錢包,惠城區龍湖學校學子吳錦鋒原地等失主一個多小時……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惠州加強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學生品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子們充滿理想、熱愛生活、知書達禮,陽光向上。

        惠州在全省率先全面開展“三全育人”示范校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惠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多次獲得高分。創新搭建思政工作平臺,成立惠州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與指導中心、惠州市大中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協作小組,全市大中小學思政工作一體化格局初步形成。

        學校體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具有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獨特功能;美育則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惠城區汝湖鎮中心小學把醒獅文化引入校園,成立學生詠春拳社團和醒獅社團,在全校普及詠春拳教學,體育大課間做武術操和醒獅操,讓學生學習和感受中華武術和醒獅文化的魅力。在惠州,剪紙、陶藝、書法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內蓬勃開展,京劇、影視等美育課程走進課堂,在深化和拓展體育、美育的內涵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事關孩子的終身發展。2020年12月28日,惠州市“惠家教”家校共育學習平臺正式上線,免費提供給全市家長使用,惠州正式開啟家校共育“線上時代”,超過100萬家長在平臺注冊學習。

        近年來,惠州市持續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著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成立市、縣(區)學生心理防護工作專班,開通“惠心熱線”電話公益服務,及時為師生及家長提供心理援助,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此外,惠州還不斷深化各級各類教育對外合作,進一步強化與國(境)外姊妹學校的教學及管理交流,目前全市中小學校與國(境)外學校締結姊妹學校30多對。

        惠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惠民 師生家長享更多好服務

        “雙減”后,為解決家長“下班晚、接送難”等問題,惠州各地各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制定課后服務實施方案,深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建立了“課后作業輔導+多樣化興趣課程”課后服務模式。指導學生高質量完成作業,為學生拓展課后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等活動,切實提升了課后服務的質量和吸引力,為學生個性特長發展提供平臺,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惠州還全力推進家長有需求、校內有條件的學校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因地制宜開展校內午餐午休服務等課后服務,保障學生在校內午餐午休。

        目前,全市100%的義務教育學校落實校內課后服務要求,有418所學校開展校內課后服務,有31萬名學生參加課后服務,實現了“兩個全覆蓋”要求;全市有509所學校開展校內午餐午休服務,受益學生約36.83萬人;全市7個縣(區)均已建立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公益自主經營,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按照每生每天5元標準提供免費午餐,10年來投入3億多元,600多所學校30多萬名學生受益。

        各個學校都組建了黨員教師志愿服務隊,在校內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管是社區走訪、文明宣傳還是疫情防控,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教育人的身影。

        在惠州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門口,長長的遮陽篷為家長遮陰擋雨;在惠州市第二小學校門左側,專門的電動車停車位方便家長接送孩子;全市180多所臨街幼兒園和中小學設立“愛心驛站”,張貼“免費供應溫開水”“手機充電”“便捷藥箱”“飯食加熱”和“洗手間可用”等暖心海報,服務巡警、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有需要的人士,踐行“關愛一個人,溫暖一座城”,以微小便利溫暖關愛有需要的群體。

        隊伍建設 學生遇到更多好老師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惠州全面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不斷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長期以來,惠州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

        惠州在全省率先開展師德承諾宣誓活動,與北京師范大學共建師德涵養(惠州)實驗區,著力構建以“正向引導+文化涵養+制度約束”的師德涵養制度體系。在全省率先創新成立學校師德師風監察組,實現對學校教職員工監察全覆蓋。實施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嚴肅處理師德違規行為。

        大力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中國夢·園丁美”活動和師德師風征文、微視頻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爭做“四有”好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據統計,近年來全市有3名教師被評為“中國好人”“廣東好人”,102名教師被評為“惠州好人”。

        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水平,惠州建立了分級管理、分層培訓體系,惠州于2021年正式啟動實施惠州市基礎教育“頭陣計劃”人才培養工程,計劃通過三年在職和脫產相結合的系統培養,打造180個中小學“1﹢N”卓越團隊,培養約1080名市級名校長、名班主任和名教師,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打頭陣、做示范、當引領。高規格舉辦惠州市2022年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暑期讀書班。繼續開展中小學校長暑期研修培訓和教育系統中青年干部研修培訓,持續加強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師德師風教育,提升現代學校治理能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惠州已構建形成市、縣(區)、學校分層管理、分級負責的教師培訓體系,通過網絡學習、集中研修、送培下鄉、跟崗學習等方式實現全市高中和市直學校教師全員網絡培訓、全市中小學校(園)長暑期研修、惠州市中小學(幼兒園)班主任全員培訓、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培訓、中小學(幼兒園)專業科目全員培訓等師訓項目。

        教師待遇方面,惠州在全省率先實施教師工資待遇“兩持平一鼓勵”政策、在全省率先落實中小學教師工資福利“兩相當”政策,確保教師工資福利待遇與公務員同步增長。

        2011年開始,市直及各縣(區)公辦院校教職員(含離退休人員)與當地公務員同等享受政府免費體檢;2014年開始,市直及縣(區)民辦院校在崗教職員也同樣享受政府免費體檢。

        惠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平安校園 師生共享更多好成果

        惠州堅持把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以最嚴的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校園安全穩定工作,扎實推進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校園,抓實做細全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校園欺凌等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全市1700多所學校近150萬師生的身心健康。惠州平安校園建設連續七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一(含并列)。我市參加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知識競賽,初賽、決賽成績均全省第一,榮獲團體一等獎。

        嚴防死守把疫情擋在校門外,疫情發生后,迅速建立市、縣(區)教育局、學校三級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完善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聯系機制。加強與社區(街道)、衛健、疾控等部門協同聯動,推動全市學校配齊衛健副校長,建立學校與醫院點對點聯系和信息共享機制,在有發熱門診的醫院設置師生就醫綠色通道,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配齊防疫物資設施,平安組織高考、中考等。并加強學生心理健康防護,制定學生心理防護工作“十三條”,向學生及家長推送“調適心態和諧家庭‘十條建議’”,錄制《戰“疫”英雄 青春榜樣》“思政第一課”等。

        建立“學校吹哨、部門報到”平安校園建設機制,成立由28個職能部門參與的平安校園建設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強化市、縣(區)、鎮(街)三級聯動和多部門聯動,全面建設校園綜治工作站和最小應急單元,集中整治學校及周邊的治安、交通、流動攤販等突出問題,有效凈化校園周邊安全環境。協調公安、網信部門,建立惠州市心理高危學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庫,及時落實心理疏導。

        健全校園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每年初逐級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制定《惠州市學校崗位安全責任清單》,層層壓實責任到崗、到人、到事,努力讓每個教師都成為安全員,確保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安全動態。建立健全“三張平安地圖”風險隱患排查管控、校園安全風險轉移、行業專家督導考評進校園“三個機制”,編撰《惠州市教育系統安全工作指引》《惠州市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規范化管理指南》《學校集體供餐配送服務規范》等指引規范,推動校園安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開展校園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常態化抓好治安、消防、食品、交通、防汛、防溺水、自建房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開展7輪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2391個,全面建設校園最小應急單元,實現專職保安員、學校封閉化管理、一鍵式緊急報警和視頻監控系統、學校“護學崗”4個100%目標任務。全面推行“警家校”護安護暢,“一校一策”排查整治校園周邊交通堵點427處,完善校園周邊交通標識設施398所。推進校車規范化、集約化運營管理,嚴格校車動態實時監控,淘汰下線老舊校車107輛。通過組織愛心企業家捐贈和政府出資購買校車服務,投入42輛專用校車用于專門接送農村學生上下學。實行消防安全常態化、網格化管理,完成全市4000余名宿管員(生活老師)安全管理及消防安全應急輪訓,全市608家使用燃氣的學校食堂100%安裝自動報警、切斷裝置。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通訊員謝明華 葉子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