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奮力打造區域醫療新高地

      原標題: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奮力打造區域醫療新高地

        乘勝而上謀新篇 共筑市民健康夢

        2022年,是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院)建院第14周年。

        從2008年到2022年,從綜合性公立醫院到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超千名市一院人把黨建工作與醫院發展深度融合,促進醫院全面、健康、高質量發展;從規模擴張到提質增效,從“三大中心”到“八大中心”,市一院打造高水平學科集群,同時加強特色專科、平臺專科、薄弱專科建設,讓惠州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從數字化醫療到智慧醫院,從粗放管理模式到精細化管理運行模式,市一院始終堅持探索,并不斷關注技術前沿、更新設備,使群眾就醫體驗得到明顯改善;從武漢到上海到東莞再到黔西南州,從大規模核酸采樣到精準醫療幫扶,一批批市一院醫護人員沖鋒在前,為群眾筑起疫情防控以及生命健康的堅實堡壘……

        賡續初心,彰顯擔當。立足于更高的起點之上,市一院以新發展理念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為醫院建設注入了新動能,在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道路上,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以高質量醫療服務書寫市一院人的大醫精誠和職業擔當,成為百姓心中值得信賴的“品牌醫院”。

        

      市一院全景圖。 市一院供圖

        以思想“鑄魂” 強化黨建引領力

        黨建,做實了是生產力,做強了是競爭力,做細了是凝聚力,市一院的每一名員工對此都有切身體會。在黨建引領之下,市一院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提出了“打造省級高水平醫院”的發展目標,通過強化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建立強有力的抓手,進一步提高學科建設水平,促進醫院全面、健康、高質量發展,用心用情用力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實現就醫公平,解決基層就醫難題。

        做實黨建引領

        助推工作開拓創新

        “一張清單”淬煉剛性指標、“一次會診”壓實黨建責任、“一劑良方”營造互促氛圍。在新時期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的要求下,市一院借鑒醫院行政查房制度,開展“黨務查房”,用“三個一”提升黨支部管理水平,突出一線調查研究、對標對表整改、系統謀劃工作,有力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黨員志愿服務常態化、黨建文化精品化等工作的整體提升。“黨務查房”被作為創新亮點入選省黨建創新大賽決賽并獲得三等獎。

        這種主動創新的管理思想,正是近幾年來市一院黨委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合力攻堅,緊緊圍繞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兩個重點,扎實開展各項黨建工作的一個鮮明案例。顯著提升的黨建能力,使市一院即使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挑戰,仍獲得了高質量的蓬勃發展。市一院黨委也因此被確立為廣東省公立醫院黨建“四有”工程示范點、獲評市直屬機關先進黨組織。

        做強黨建引領

        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

        目前,市一院按照“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原則,合理設置了1個黨總支和25個黨支部,并覆蓋全部科室,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25個黨支部書記均為中層干部,擔任科室主任正職的有20個,占比80%。發揮頭雁作用和表率作用,帶領黨員群眾在疫情防控、重大項目等方面攻堅克難。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各支部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醫護人員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黨建為統領,發展是目的,提升服務能力是關鍵。”市一院黨委書記方永平介紹,為更好地促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該院根據專業相近、科室相鄰、人數相符的原則重新設置黨組織,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有效激活了內生動力,形成基層黨建與醫院業務工作融合共進的良好局面。

        做細黨建引領

        推動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市一院黨總支突出黨建引領,優化人才環境,堅持把人才作為推動醫院發展的重要支撐,多措并舉建強人才梯隊,積極探索引進途徑,響應深化“人才雙高計劃”“人才雙十行動”,通過完善引進人才的制度辦法,引進和培養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與此同時,市一院注重人員培訓,鼓勵本院醫務人員積極參加成人在職學歷教育,不斷提高學歷水平。為提升員工綜合服務能力,通過“請進來 走出去”的方式組織業務學習進修和各類培訓,并著力建設人才金字塔,發展中堅力量。

        為發揮黨建工作“強化劑”作用,市一院還強化典型引領,充分發揮模范作用,把“我是黨員我先上”的精神播撒在醫院的各個角落,營造“抓住典型、帶動全局”的工作氛圍,實現人才內生動力競相迸發,人才活力源泉不斷涌流。2021年,醫院內科一黨支部書記、腫瘤一區主任畢曉霞獲評廣東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急診醫學科黨支部書記、急診醫學科主任李王安獲評惠州市優秀共產黨員;此外還有4名黨員獲得市直屬機關“兩優一先”表彰,8人獲得“惠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院黨委積極營造爭先創優氛圍,持續深化落實“四個一把好手”和“四個優秀科室”創建評選活動,開展“百名先進立標桿”活動和“七一”表彰,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激勵廣大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

        接下來,院黨委將以“四有”工程作為提高醫院黨的建設質量的切入點,聚力攻堅“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集中力量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問題。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開拓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切實推進省級高水平醫院建設。

        以行動“立根” 打造學科新高地

        醫療質量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而醫療質量的核心是學科建設。市一院能取得今天矚目的成就,積極發展學科建設是舉足輕重的助推器之一。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市一院把發展核心命題從“醫院要發展什么”,轉變為“病人需要什么”,將發展的重心放在技術創新上,朝著高精尖的方向推動學科建設。如今,在“八大中心”的建設目標引領之下,市一院高水平學科集群已初具規模。

        “八大中心”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1年9月,市一院提出“八大中心”建設目標,基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促進行動(2021)18號》規劃,建設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診療需求為導向的臨床重點專科群,同時加強特色專科、平臺專科、薄弱專科建設,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目標,提高相關專科診療水平,筑牢內涵發展基石。

        據了解,“八大中心”為急救創傷中心、心臟病診療中心、腦病診療中心、骨科疾病診療中心、消化道疾病診療中心、腫瘤診療中心、精準醫學中心、老年病診療中心。各中心凝聚了醫院優勢專科,致力于為患者提供看病時的“一站式服務”,同時助力各優勢專科建立更高效、規范、精準的多學科協作服務平臺,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診療新模式。

        “八大中心”建設意味著新發展、新機遇、新動力。醫院將以此為新的工作起點,對標“省高水平醫院”,從團隊協作、門診服務、病種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加速推進高水平學科群建設。通過不斷提高專科診療水平,帶動醫院整體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不斷突破,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診療新模式,推動醫院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良將“引航”學科突圍

        醫院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學科建設,而學科建設離不開良將“引航”。在市一院,各個學科的“引航人”以極高的素養與擔當,挑起了所在科室醫療質量及學科發展的重擔。

        骨科學科帶頭人、惠州名醫、嶺南名醫孫春漢教授,率先在惠州地區開創和推廣微創脊柱手術新技術先河,多次獲得惠州市科技進步獎;學科主任鐘浩博教授在關節損傷、運動醫學方面有突出建樹,開創了數個全國首例的新手術、新技術,2021年入選中國骨科菁英會,為惠州唯一入選該機構的骨科專家;心臟病診療中心學科帶頭人黃志輝主任迄今為止已成功主刀各種心臟手術約6000例,成功率達99%以上;精準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趙文麗有“疾病審判官”美譽,專攻臨床病理診斷,主持及參與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獲惠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及三等獎……群雁高飛頭雁領,各個學科帶頭人以多項矚目成績脫穎而出,帶動所在科室不斷向前邁進。

        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資格認證;惠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在惠州率先開展腫瘤治療的MDT(多學科協作會診)模式;完成惠州首例“三尖瓣膜感染患者手術、冠脈搭橋手術”;成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子診斷與基因檢測中心惠州分中心……在良將“引航”之下,各個學科亦“勛章”滿滿。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高水平醫療平臺的打造,將高水平診療服務帶到老百姓的身邊。”市一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袁霞如是說道。一個個“首例”“首創”技術,成為精準醫療領域里程碑式的突破,讓市一院真正有實力守護住惠州市民的“健康夢”。

        促進醫教研協同發展

        枝繁葉茂,源自樹大根深。隨著市一院學科建設不斷“豐收”,除了惠及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群眾外,也為醫療后生力量帶來利好。

        2021年3月,市一院在廣東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復評中取得了高分成績。作為廣東醫科大學惠州第一臨床醫學院,市一院承擔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3+2理論教學班教學任務,2021年起還承擔了廣東醫科大學護理2+2本科生的臨床教學任務。市一院現有廣東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10人,臨床直接帶教老師388人,護理帶教老師80余人,分布在各強勢學科,負責學生的理論授課、見習帶教、實習帶教等活動。

        作為一所醫教研協同發展的綜合醫院,“八大中心”的建設進一步促進各學科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強化相關專科力量的深度融合,也意味著后生力量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危急重癥及復雜疑難病例,開拓學子眼界,促進未來醫療中堅力量快速成長。

        如今,市一院正蓄勢待發、順勢而上,學科建設邁入新征程,以成績、以創新、以規劃,一筆筆繪就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以科技“賦能” 帶來就醫新體驗

        在數字化轉型新浪潮下,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交織,正深入醫療領域做出多角度詮釋。市一院聚焦“智慧醫療”,積極探索,將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醫療業務場景深度融合,通過信息手段精細化管理,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智慧醫院”建設再升級

        市一院5G智能急救平臺已入選國家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接下來,將依托5G技術拓展更多線上服務,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推出移動護理、移動查房,將信息系統延伸到患者床邊;聚力發展互聯網醫院,開展醫聯體遠程診療平臺建設,上線智能導診系統和自動貼管系統等舉措,滿足臨床信息化需求,打造全流程服務,進一步推動“智慧醫院”建設、實現“智慧醫療”,為滿足周邊市民的醫療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數字化轉型,一個是信息,建立方便醫療、方便患者、方便管理的信息化智慧醫院;另一個是數據,即如何利用數據指導醫院管理,信息是醫院發展的核心,醫院的最高管理者不是書記院長,應該是信息和數據。”在方永平和袁霞看來,“互聯網+醫療”是現代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市一院將以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提升臨床服務能力和加強醫院精細化管理為主要方向,緊跟國家政策,聚焦智慧醫院建設。

        “必須緊跟新時代、回應新要求,不斷創新發展、精準施策,讓每一項工作、每一次提升都牢牢踏在患者感受這個最終落腳點上。”方永平如是說。

        讓群眾就醫更便捷

        秉承“以病人為中心”這一理念,市一院推出“如何提升員工服務意識”“少排一次隊”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通過前期調研,匯總了醫療服務類共10項問題,梳理了7個就診場景16項業務進行流程再造,聚力“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著力改善醫療服務。

        在醫療服務方面,市一院開發“智慧服務”應用程序,減少傳統手工操作,提升服務智慧化。累計醫技檢查項目預約量達14961人次,還有出院服務“送貨上門”等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醫療服務,實現患者“少跑一次醫院”。

        在就醫流程方面,市一院撬動智慧醫療的“杠桿效應”,打破“流程壁壘”。包括研發及應用AI導診、互聯網問診、診間在線結算、醫技檢查線上預約、移動支付、床邊結算等功能,率先在惠州市實現了線上醫保預約掛號、就診、醫保處方線上報銷結算等全流程醫保線上服務,讓流程更人性化更連續性,減少患者在醫院頻繁排隊煩惱,實現患者“少排一次隊”。

        用技術服人,用實力創新,用魄力干事,用真心服務……在過去的14年間,市一院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高質量發展實力和向省級高水平醫院進階的決心。接下來,市一院將繼續緊跟國家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大方針,更加注重內涵發展、技術發展、能力水平發展及服務質量的發展,通過對標省內高水平醫院及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加快通過三甲復審,打造院內“八大中心”優勢專科群,推進醫學技術創新等措施,把醫院建設成為技術過硬的三甲醫院和惠州區域醫療中心,以實干精神守護市民“健康夢”,用實績實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醫院主要榮譽

        ●廣東省文明單位

        ●廣東省廉潔風險防控建設示范醫院

        ●廣東省第二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

        ●2020年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完善創傷急救體系,助力健康灣區建設》

        ●“2019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榮譽稱號

        ●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

        ●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

        ●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單位

        ●中國胸痛中心

        ●國家高級卒中中心

        ●中國心衰中心

        ●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成員單位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

        通訊員王運廣 鄭海燕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