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企業行】火力全開穩發電 平海發電廠屢創行業佳績

      原標題:
      惠州向未來 高質量發展 企業行(十一)·平海發電廠
      火力全開穩發電 平海發電廠屢創行業佳績

        走進平海發電廠,迎面吹來濕潤的海風,空氣中聞不到一絲異味,花園式的廠區整潔而寧靜,與周圍的海濱景色和諧相融,只有一個排放著白色水蒸氣的大煙囪無聲地提醒著人們,這不是一個景區,這是一座現代化的先進火電廠。

        平海發電廠是廣東省首批采用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的火力發電廠,自2010年投產至今,累計發電量1133億度,相當于滿足2021年兩個惠州的電力需求;截至今年7月28日,連續安全生產天數4313天,刷新國內同類機組紀錄;連續9年摘下廣東省環保“綠牌”。

        近日,惠州日報社全媒體采訪組來到平海發電廠,探訪這座現代化的火電廠如何實現生產經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扭轉了人們對傳統燃煤發電廠的刻板形象。

        保供電

        去年發電量居全省10家百萬千瓦級發電廠首位

        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近年來,惠州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用電需求日益增加,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惠州市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25.88億度,2021年已攀升至510.36億度。

        今年,面對國內外環境嚴峻復雜的挑戰,惠州抓好“雙統籌”,區域經濟穩步復蘇,上半年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建安投資4項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第一,反映到用電需求上則呈逐步攀升趨勢。受疊加持續高溫天氣影響,7月14日我市成為2022年首個負荷創歷史新高的珠三角城市。惠州供電局數據顯示,7月14~31日,市電網總供負荷已連續4次創新高。

        “保供電壓力巨大。”在平海發電廠的運行集控室里,工作人員24小時關注著大大小小屏幕上顯示著的各類數據和曲線,它們實時反映機組設備的運行情況,一有異常必須馬上處理。平海發電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曾勝庭表示,今年,平海發電廠千方百計加強煤炭供應保障,及時為社會輸送穩定可靠的安全電力,截至7月24日,累計實現上網電量約61.1億千瓦時,未發生非計劃減出力、非計劃停運事件。

        平海發電廠坐落于惠東稔平半島,2006年由廣東省屬國企粵電集團(現更名為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能源集團”)與民企廣東珠江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籌建平海發電廠,建設2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平海發電廠。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攝

        “平海發電廠是廣東省首批規劃建設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大型發電項目。”曾勝庭介紹,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在國內燃煤機組中技術最為先進,參數高、經濟技術指標好,能做到用更少的煤發更多的電,達到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減少排放的目的。“可以說,向社會提供安全、可靠、經濟、綠色的電能,是平海發電廠建設的初衷。”

        2010年10月,平海發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投運,創下從機組整組啟動到投產僅用18天的國內同等機組最快紀錄,助力廣州亞運會保電期間的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去年頂峰保電時期,平海發電廠2號機組僅用15天完成C級檢修全部檢修項目,比常規檢修工期提前10天,為廣東省電網增加100萬千瓦并網電源,助力保供電、緩解電網供需緊張局面。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平海發電廠發電量達125.8億度,上網電量120.1億度,上網利用小時數6006小時,2021年發電量居全省10家百萬千瓦級發電廠第一。

        投產來,平海發電廠扛起保供電主體責任,堅持長周期穩發多發保供電,截至今年7月28日,累計發電量1133億度,累計上網電量1078億度,按照2021年惠州市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10.36億度計算,相當于滿足2021年兩個惠州的用電需求。

      平海發電廠員工實時監控機組設備運行情況。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大安全

        連續安全生產天數刷新國內同類機組紀錄

        在平海發電廠內,想知道一個設備的信息,不用找人問,不用翻臺賬,只要掏出手機掃一掃設備上的“二維瑪”,從生產廠家到投運日期,從巡檢周期到設備責任人的電話,在手機上都一目了然,不但能看到各級人員到位履責情況,還能讓廠內任何一位工作人員在發現問題時能夠快速找到負責的人來及時處理。

        這是平海發電廠創新管理機制,保障安全生產的一個縮影。在平海發電廠看來,保安全是履行好“保發電、保民生”重大責任的重要前提,再怎么重視也不為過。

        近年來,圍繞“全覆蓋、零容忍、嚴執行、重實效”的安全管理總體要求,平海發電廠探索安全生產工作新機制,充分發揮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和監督體系作用,實行卓有成效的管理新舉措:建立健全公司、部門、班組、員工、承包商全方位聯動的“五級網格化”管理;發揮管理體系、專業技術、區域安全的“三個監督”作用,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瞄準電力安全數字化方向,構建起從風險感知、風險分級管控到風險評估的全過程管理信息化系統,提升協同管理、分級管控效能……

        “例如承包商,我們不把他們當外人,而是通過設立激勵機制,歡迎他們參與到發現安全生產隱患點的工作中,其中有一位承包商的工作人員累計獲得了1萬多元的獎勵。”曾勝庭說。

        2021年,平海發電廠在總結提煉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創新提出啟動“全方位到位管理執行力文化”項目,搭建起“1+2+3+4”到位管理體系,平海發電廠自上而下、由內到外全員貫徹嚴格制度執行、嚴格過程控制、嚴格考核問責;全程參與、全面管控、全方位介入、全天候值守;人員現場到位、履行職責到位、執行制度到位、落實措施到位、評價考核到位等管理要求,消除生產現場管理盲區和安全意識盲點。不但實現全公司管理效能的躍遷,而且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大安全”格局。

        正是對安全生產的嚴要求,平海發電廠平穩經歷了多次強臺風災害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截至今年7月28日,平海發電廠連續安全生產天數4313天,刷新了國內同類機組紀錄。

        搶機遇

        “十四五”期間規劃擴建3臺9H燃氣機組

        近日,《惠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實施,提出“十四五”期間,惠州將加快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智慧創新的現代能源體系,為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堅強可靠的能源保障。在《規劃》開展前期工作的重點項目列表中,平海發電廠二期天然氣發電項目赫然在列,這也是該項目首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中。

        “國家正在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為響應國家產業政策,平海發電廠也在謀求為我省的能源結構轉型作出貢獻。”曾勝庭稱,平海發電廠原計劃建設6臺火電發電機組,2020年惠州LNG接收站在平海發電廠旁動工建設,為平海發電廠搶抓歷史發展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開思路,即依托惠州LNG接收站項目和現有土地等資源,在“十四五”期間規劃擴建3臺9H級(3×650MW級)燃氣機組。

        他分析,二期天然氣發電項目可以就近消納LNG接收站天然氣、綜合利用接收站冷能,進一步促進降本降耗,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約80億度,平海發電廠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能源基地,助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惠州優化能源結構布局。目前,該項目正在申請增補納入省“十四五”規劃。


      工作人員在巡視發電廠房設備。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攝

        企業家高端訪談

      曾勝庭(平海發電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主動擔當作為保民生穩經濟促發展

        近年來,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能源供應安全穩定成為熱詞進入市民視野。在2021年電力緊張時期,平海發電廠是怎么度過的?在“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轉型成為主要趨勢,平海發電廠如何做好節能減排,促進生產與環境和諧發展?平海發電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曾勝庭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將繼續主動擔當作為,守好安全穩定生產底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惠州日報:2021年第三季度電力供應緊張,當時發電廠的情況是怎樣的?

        曾勝庭:那時非常困難。作為企業是要盈利的,由于電煤的價格上漲,那時整個行業的狀態是發電越多虧得越多,不發電反而能少虧。但我們跟普通行業又不同,發電廠是供應能源的,不發電會影響全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所以發電廠不僅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要肩負起保民生、穩經濟、促發展的社會責任。

        去年頂峰保電時期,平海發電廠因為“全方位到位管理”機制執行得好,發電設備很少出問題,保障了機組能夠長周期高負荷安全運行,全年機組運行小時數為6006小時,達到歷史高峰,是全省發電廠中機組運行小時數最多的一個,往年全年是5000多個小時。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國慶假期期間2號機組的C級檢修。2號機組是2020年11月23日完成D修后啟動并網,到去年10月1日已連續頂峰運行311天,長周期頂峰發電疊加煤質下降,2A空預器軸承、制粉系統等設備故障缺陷與隱患陸續顯現。為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我們進行了科學研判,果斷作出進行C級檢修的決策。10月1日啟動停機檢修,恰好就是頂峰保電時期,一停機負荷就降低,上級監測到電話馬上就來了。

        事實證明我們這個決策是科學準確的,因為停機后發現鍋爐本體、煙冷器和電除塵等設備均存在重大缺陷。為了搶時間,那次檢修人員三班倒,晚上也不停工,15天就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檢修任務,比常規計劃的25天工期提前了整整10天。也正是因為去年在頂峰保電中貢獻大,平海發電廠獲評“南方電網2021年度調度先進單位”。

       
      曾勝庭。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惠州日報:在“雙碳”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平海發電廠如何做好節能減排和低碳轉型?

        曾勝庭: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加上火力發電具有穩定的優勢,它的主力地位在短時間不會被動搖。也因此,我國在火力發電的節能性研究上投入巨大,目前,我國火力發電機組的先進性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平海發電廠也一樣,為達到國家逐年提高對節能減排的要求,長期滾動持續地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保設備的升級和技術改造,打出了“強化節能監督、加快創新驅動,推動升級改造,狠抓精細管理”的節能管理“組合拳”。

        例如,采用領先于國內水平的廢水處理設備和技術,實現廠區內所有生產廢水經系統處理合格后重復高效利用,不但達到廢水零排放要求,也大大減少自然水量的取用;實施“藍天工程”,以脫硫系統降低二氧化硫排放、脫硝系統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電除塵降低煙氣固體顆粒物排放、在煤場四周設置擋風抑塵墻防煤粉揚塵等。

        正因為如此,兩臺機組不但污染物的排放量遠遠低于國際標準,而且各負荷段平均煤耗呈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供電煤耗相比2015年下降4.67g/kWh,2016至2021年累計節約標準煤55983噸,按近6年來的入爐煤標煤價均值計算,共節省燃料費用約4270多萬元,公司連續9年獲得廣東省環保“綠牌”。

        惠州日報:平海發電廠是一家國企、民企合資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如今在生產經營和社會效益上取得了“雙豐收”,您覺得主要因素是什么?

        曾勝庭:我認為是加強了黨建引領。2021年底,公司獲批成立黨委,黨支部由4個增加至9個,黨員占比達三分之一,基本實現所有班組黨員全覆蓋。

        黨建引領是公司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更是建設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示范的重要一步,更有利于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例如,在戰疫情、保供電、保安全、穩經營、推發展等工作中各黨支部和黨員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賀薇薇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