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夢華錄》熱播推大宋茶文化出圈
宋朝惠州民間盛行“斗茶”
近來,古裝連續劇《夢華錄》熱播,復現了歷史上宋朝茶文化興盛的社會面貌,各大社交平臺上關于“宋式點茶”討論熱度不減。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茶藝精湛,讓人印象深刻,劇中的“斗茶”情節更是推動中國古代茶文化國潮出圈。
宋朝是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無不好茶。當朝皇帝宋徽宗趙佶御筆親書《大觀茶論》,詳細記述了“點茶法”的具體步驟。“宋式點茶”可以說是宋朝人飲茶品茗的生活美學。
“點茶”往往伴隨著“斗茶”。據考,宋朝時期的惠州,斗茶之風已十分盛行。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游羅浮時作《書卓錫泉》道:“嶺外惟惠人喜斗茶”;惠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唐代“昆山片玉”石磨,便是古人用于磨茶粉的茶磨,見證了惠州千年茶文化史。
廣東省高級評茶師學會理事、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丘燕倫介紹,惠州種茶史領先嶺南其他地區數百年,唐宋時期飲茶之風普及民間。蘇東坡、唐庚等眾多文人雅士對古代惠州茶事著墨甚多,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文章,為后人追溯惠州茶文化史提供了重要佐證。他表示,惠州推動茶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可考慮從特色茶文化切入,實現文化和產業的融合發展。
南宋劉松年《攆茶圖》(翻拍)
文化高光
宋式點茶彰顯茶文化宋韻魅力
唐代陸羽《茶經》有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道出了中國數千年飲茶史的淵源。茶,可謂之“國飲”,發于神農,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時。自古以來,由飲茶風俗衍生出的茶文化,已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從技法演變來看,大致經歷了唐朝煎茶、宋朝點茶、明清泡茶等階段。其中,宋式點茶可以說是中國茶文化歷經千百年沉淀后的高光呈現。
何謂點茶?綜合北宋蔡襄所著的《茶錄》、宋徽宗的《大觀茶論》等多部茶學論著考之,后人將宋式點茶的整體呈現歸納為碾茶、羅篩、候湯、熁盞、點茶等多個步驟。據丘燕倫介紹,如今較為普及的“宋式七湯點茶法”是指,將茶餅經炙烤、碾磨成末后,投入茶盞調膏,然后注入沸水,用茶筅擊拂,點出茶湯沫餑的一種飲茶方式。七湯點茶法總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與水交融,將茶湯表面擊拂出雪沫似乳花,乳花以厚、白、久為好。
點茶能讓茶湯浮起細膩的茶沫,這為茶藝美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支撐——茶百戲。“茶百戲又稱‘湯戲’或‘水丹青’,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快速擊拂茶湯使其形成茶沫懸浮層,進而將細膩的茶沫作為畫紙,以小巧的勺狀工具作畫筆,以水為墨作畫。”丘燕倫說,茶百戲巧妙地利用茶湯茶沫細膩、幻變、靈動的特點,呈現中國畫藝術的意境美、線條美和朦朧美,是宋代點茶文化的精粹所在。
基于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茶百戲自然而然地成為宋代斗茶的一大“重頭戲”。斗茶也叫“茗戰”。顧名思義,斗茶是古代具有強烈賽事色彩的茶事活動。據考,斗茶的興起與唐朝開始推行的貢茶制度有關。每年新茶制成后,人們通過斗茶比較新茶優劣。蔡襄在《茶錄》中提到,斗茶之風,先由唐代名茶、南唐貢茶產地建安(今福建建甌)興起,當地在斗茶活動中勝出的最佳茶品,方能作為貢茶向朝廷進貢。
《清明上河圖》沿河茶肆
斗茶斗什么?“茶色、水痕、茶味”——在熱播劇《夢華錄》中,趙盼兒與茶湯巷掌柜上演精彩斗茶情節。丘燕倫表示,劇中情節較好地復現了宋代斗茶的情形。斗茶一斗茶色,“茶色貴白”——以茶湯潔白如乳者為佳;二斗茶沫,即觀察茶盞邊沿是否有水痕,沫餑持久度等;也有一些地方流行斗茶令,即圍繞茶吟詩作賦,助興增趣。
到了明朝,泡茶法開始盛行并流行至今,宋式點茶法逐漸式微,茶百戲到了近代幾近失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斗茶之風在惠州有再起之勢,各類茶文化活動越來越活躍。
據丘燕倫介紹,自2010年起至今,惠州已舉辦了十余屆茶文化節和斗茶活動。就在剛過去不久的“5·21國際茶日”,惠州市博物館聯合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開展以“茶的世界世界的茶”為主題的“宋式點茶”雅集,活動現場演示還原了近期大火的“宋式點茶”,讓市民了解宋代人極致典雅的飲茶方式。
事實上,惠州斗茶由來已久,茶文化源遠流長。宋代,惠州斗茶習俗在普及程度和規模特色方面曾名耀嶺南。
北宋趙佶《文會圖》皇帝以茶宴請群臣(翻拍)
斗茶成風
千年前惠州茶事興盛名揚一方
兩宋時期,茶事興盛,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無不好茶。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汴京一隅的市井生活風貌和市肆百業盛況,圖中沿河的茶肆、茶坊一字排開,一派欣欣向榮,呈現出當時茶事活動在百姓生活極為普遍的歷史面貌。而這一時期的惠州作為嶺南地區的重要產茶地,同樣也盛行飲茶之風。
據載,蘇東坡遭貶謫惠州時,先前往羅浮山游玩,并寫下寓惠第一篇作品《書卓錫泉》,其中就提到:“嶺外惟惠人喜斗茶”。丘燕倫分析,蘇軾前往惠州途中就已聽聞惠州人熱衷茶事活動,這意味著,宋朝時期的惠州茶事興盛,名聲在外。
古代惠州人如何斗茶?入宋以后,惠州涌現出一批記載茶事、茶俗的詩篇論著,為后世追溯惠州斗茶風俗提供了重要憑證。北宋貶官唐庚謫居惠州后,熱衷與二三好友烹茶相樂,他寫下了《斗茶記》記載當時惠州民間斗茶的情形:“政和二年(1113年)三月王戊,二三君子相與斗茶于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意思是,在當時的惠州,斗茶者往往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獻出各自珍藏的優質茶品,烹水沏茶,依次品評,定其高低。此外,《斗茶記》中“茶不問團绔,要之貴新;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的觀點,也道出了宋代惠州人斗茶時在選茶擇水上講究“新”和“活”,這一標準至今仍受后世推崇。
七湯點茶法總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與水交融
“為宋代惠州流行斗茶活動提供條件的,除了惠州本地產的茶之外,還有從建安產茶區運來的新茶,從地理位置來看,建安茶通過海運數日即可到達惠州。當新茶上市時,人們往往通過斗茶一較高下。”丘燕倫分析。此外,因應惠州飲茶之需,外地茶商紛紛前來惠州做茶葉生意,古籍曰:“茶隨東客到,藥附廣船歸”——茶風之盛,可見一斑。
清代乾隆年間,惠州籍文人趙希璜另作有一篇《斗茶賦》,再度將清代惠州斗茶的情景敘述得有聲有色:“飲食何以訟也,君子有必爭哉!惟惠俗之斗茶,遂使泉堪供汲;視建安之戰茗,未許水退傾杯。較勝負于白云,旗槍獨擅;辨等差于春雪,芹筍初胎。活水翻瓶雀舌,大瓢貯月蓬萊……節近清明,品鑒休進酪奴之號;時維谷雨,采擷還同斗草之芟。碧玉罌中,水分三等;黃金碾畔,帶系雙街……”
根據《斗茶賦》的記載,清明時節,是惠州斗茶最為熱鬧的時候。所用之茶、所擇之水、所選之具皆有講究。惠州文化研究會有關研究指出,斗茶直至民國年間依然在惠州盛行,到新中國成立初期逐漸消失。
綜合考之,自宋以來一直到清代,惠州的斗茶之風盛極一時。惠州市社科聯編著的《嶺東雄郡惠州》一書提出,惠州斗茶風俗起于何時,源于何處,目前尚未有明確定論。唐代馮贄在 《云仙雜記》提到:“建人謂斗茶為茗戰”,說的是福建的茶俗,而惠州的種茶、制茶、品茶的歷史又早于唐代,所以惠州斗茶與福建的淵源,較難據此作定論。不過業界尚有文史學者提出,唐代以前惠州與福建已有茶葉貿易交流,由此推測惠州斗茶源于唐代前的福建——這一推論有待深入求證。
從文獻史料記載的情況來看,惠州斗茶在民間的普及性、社會文化影響力、規模特色等方面并不亞于福建,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惠州茶文化,傳承千年名揚嶺南。
“宋式點茶”需用茶筅擊拂,點出茶湯沫餑
國寶見證
唐代茶磨出土見證悠久歷史
惠州在宋朝時期斗茶風俗興盛的歷史,得到各類史籍詩篇的佐證。事實上,惠州茶文化史還能追溯到更早以前。
“惠州茶文化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東晉時期。”丘燕倫介紹,東晉斐淵《廣州記》一書記載了惠州產茶的史實:“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所謂的“皋盧”即為苦丁茶,而出產“皋盧”的酉平縣,就是惠州歸善(欣樂)縣前身。據有關文史學者通過民國《博羅縣志》考證,酉平縣或在今惠陽平潭至惠東多祝之間,近梁化。其中,“南人以為飲”說明,早在東晉南方人或嶺南人都在喝惠州產的茶,可見當時惠州茶業生產和貿易流通就已相當發達。
惠州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最有力的證據,莫過于出土于惠東梁化的“昆山片玉”石磨。據惠州博物館有關負責人介紹,1954年,惠州惠東梁化銀屎坑村在修筑花樹下水庫時,發現了“昆山片玉”石磨,當時伴隨石磨出土的有西周青銅鼎、唐代碗等。該石磨做工精致、造型精美,在全國罕見,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和文物收藏價值,經鑒定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結合社會風俗和歷史背景考證,“昆山片玉”石磨正是當時用作磨茶的器具。
如今“昆山片玉”石磨收藏于惠州市博物館,被譽為“鎮館之寶”。據介紹,該石磨因磨身刻有“昆山片玉”四字而得名,石磨整體呈淺鐵紅褐色,形制與現代石磨相似,由上下兩部分組成,造型典雅優美。
近期惠州舉辦宋式點茶雅集活動,圖為“水丹青”展演 受訪者供圖
唐代詩人錢起《與趙莒茶宴》詩曰:“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詩中描寫了當時文人雅士以茶會友的雅致場景,又稱“茶話會”。盛行于唐代的茶話會日漸發展成為在民間廣泛流行民俗文化活動,由此,對應所需的茶具也應運而生。
惠州市博物館有關分析提出,在隋唐廢梁化郡而設立循州總管府后,當地官府發現當時社會風行茶話會,為討好當朝上級官員,專門制作了這件精美的研茶石磨,或作為貢品。但因各種原因未能進貢,這件石磨最終留在了惠東梁化。
由此可知,最遲在唐朝時期,惠州的茶俗茶藝已發展得相對成熟。中國古代茶文化素有“唐煎宋點”的說法,唐朝飲茶以煎為主,這就需要提前將茶餅研磨成粉狀。古代有不少關于茶磨的史料記載,其中南宋著名畫家劉松年繪有《斗茶圖》,畫作中的茶磨樣式與“昆山片玉”石磨非常相似。
蘇東坡被貶惠州后居住于白鶴嶺,他在《種茶》詩中詳細敘述了他移栽茶樹一事:“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后。彌旬得連陰,似許晚遂貌……”這也印證了惠州距今900年以前,已有茶樹生長的史實。
惠州文史專家吳定球認為,古代惠州人的飲茶斗茶,已超越了止渴生津、輕身健體的實用追求,成為一項品鑒優劣、交流心得,崇尚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的群體性社會文化活動,展現出一種既雅又俗的文化風貌。
“惠州斗茶習俗、茶道文化傳承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底蘊深厚,是重要的文化瑰寶,值得深入挖掘,傳承發展。惠州推動茶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可考慮從特色茶文化切入,將其打造成惠州的一張文化名片,實現茶文化和茶產業的融合發展。”丘燕倫表示,近年來,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持續推進惠州茶文化歷史和發展現狀的相關調查研究,并通過舉辦茶文化節、斗茶比賽等傳承發展惠州茶文化。
近期惠州舉辦宋式點茶雅集活動,圖為“水丹青”展演 受訪者供圖
文脈鏈接
“茶百戲”與“咖啡拉花”有何不同?
近來,“宋式點茶”隨著電視劇《夢華錄》的播出火熱出圈,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在劇中重現了茶百戲場景,引得不少網友驚嘆,原來現在年輕人流行的“咖啡拉花”,古人早就玩出花了?
據北宋《清異錄》記載:“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幻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
記者了解到,盛行于宋代的茶百戲與現代年輕人熟知的咖啡拉花相比,乍看之下有相似之處,但二者實質技法卻有所不同。
據廣東省高級評茶師學會理事、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丘燕倫介紹,咖啡拉花是在濃縮咖啡上注入牛奶,通過牛奶和咖啡疊加后的顏色差異形成圖案;而茶百戲更多融合了茶藝與中國水墨畫的技法,用清水在茶湯之上作畫,通過“茶紋水脈”成畫。不同于咖啡拉花,茶百戲可以在同一茶湯上多次作畫,形成不同圖案。早在2017年,茶百戲就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茶百戲藝術價值很高,對觀眾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從傳承發展的角度而言,除了可將其作為非遺技藝加以研究、傳授,還可以結合惠州茶文化特色,在各類型茶文化活動、斗茶民俗比賽中加以融合推廣,從而提高茶產業的整體附加值。”丘燕倫說。(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