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形成海陸空鐵水一體化網絡,強化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
大交通為城市發展打通經絡
5月9日凌晨時分,位于惠州的廣汕高鐵跨京九鐵路特大橋氣氛凝重。在有關各方的密切配合下,兩個碩大的梁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旋轉,最終成功實現合龍對接,從而為下一步廣汕鐵路無砟軌道及輔軌施工奠定基礎。
大交通帶來大發展。近年來,惠州不斷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了集海陸空鐵水于一體的交通網絡,具備海港、空港、高鐵、城軌、高速公路等多種高效便捷的交通運輸形式。這不僅方便了市民出行,還帶動了萬億產業集群的快速成長,成為惠州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
贛深高鐵的列車通過惠州市劍潭東江特大橋。今日惠州網資料圖
高鐵建設 新增多條快速通道 融深融灣添利器
從全國大區劃來看,去年底開通的贛深高鐵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增添了一條快速通道。從華南地區來看,它不僅給惠州帶來了一條北向大動脈,而且提供了快速通達深圳的路徑。這對于正在加速融深融灣的惠州意義重大。
融深融灣,交通先行。去年12月,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惠州與東莞、深圳等大灣區重點城市的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博羅北站、惠州北站、仲愷站為惠州主城區市民前往莞深地區提供了快速通道。而2013年通車的廈深高鐵,則為大亞灣、惠陽、惠東等惠州南部片區的市民前往深圳提供了便利。這樣一來,一橫一縱兩條高鐵形成了目前惠州高鐵網的主框架,并為惠州融深融灣邁出了交通運輸的先行步伐。
這樣的步伐并沒有止步于此。目前,在博羅、惠城、惠東的多個工地,一條與廈深高鐵同樣呈東西走向的廣汕高鐵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廣汕鐵路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也是廣東省“五縱二橫”高速鐵路骨干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廣州新塘引出,在惠州設羅浮山、博羅、惠城南、惠東南站共4個站,終點位于汕尾,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按照此前計劃,廣汕鐵路將于明年通車。屆時,從惠州到廣州或汕尾,車程將縮減到半個小時左右。
高速路網 推進“豐”字交通建設 內暢外聯更便捷
和高鐵的大方向聯通作用相比,高速公路、橋梁對城市交通的內暢外聯起著更關鍵的作用。
鵝城大橋位于惠州市惠城區,主線全長2974.32米,按雙向6車道設計。工作人員介紹,其中橋梁全長約1119.5米。鵝城大橋通車之后,將在東江之上增添一座大橋,主要承擔江北片區和水口濱江片區的交通聯系,并可分流東江大橋長期存在的交通壓力。
距此不遠,惠州市1號公路同樣在加緊建設中,它也叫惠霞高速,由主線和水口支線兩部分組成,全長約69.54公里,總投資估算246.43億元,是惠州由沿江走向沿海的核心發展軸,該項目的啟動建設標志著“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全面拉開序幕。
不難發現,無論是鵝城大橋還是惠州市1號公路的建設,都將進一步打通惠州內部的交通要道,緩解相關片區的交通壓力,也為惠州與周邊城市的直通直達提供了條件。
據統計,2021年惠州新建成高速公路6條,新增通車里程227.6公里,總里程達到857.6公里,居全省第二。中心城區新建市政道路53條共110公里,并建成跨江大橋3座,整治交通堵點34個,交通網絡實現提檔升級。
惠龍高速穿越青翠的高山。今日惠州網資料圖
立體交通 強化樞紐門戶地位 產業城市齊發展
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無疑,立體交通網絡的升級優化了惠州的發展能級,產業和城市拓展打開了新的空間。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促進了經濟要素的快速流動。沿著高鐵和高速公路的走向可以發現,近年來,大量先進項目和企業在這些大動脈沿線落戶,為惠州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力。惠州永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伏永凱認為,今后有望在贛深高鐵沿線形成新的創新產業帶,因此非常看好惠州的科技產業。交通方便了,惠州和深圳等先進城市的融合將更加緊密,尤其是深圳的創新資源有望加速引進惠州,這對惠深兩地都是利好。
今后,隨著“豐”字交通主框架和廣汕高鐵、深汕高鐵等項目的建設,惠州的立體交通網絡將進一步完善,從而支撐更多先進項目落戶,促進惠州科技產業的大發展。
惠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圍繞實現“對外大連通、對內大循環”,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以“豐”字交通主框架為引領,大力推動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互聯互通,以開放理念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強化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三五”期間,惠州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速全省第一。今日惠州網資料圖
■聲音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院院長楊應科:
促進交通運輸方式一體化融合
當前,惠州大交通體系建設熱火朝天。但它依然存在明顯不足,惠州如何彌補這些短板?大交通將給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院院長楊應科認為,惠州交通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各類交通設施的綜合利用效能不足,交通設施多而不強,港口的能級不夠,機場和鐵路樞紐的接駁體系不夠完善。總的來說各類設施的融合度不高,一體化發展道路還很長。
面對這些問題,惠州市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大交通”體系的優勢,整合海陸空鐵水各類交通設施資源,通過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構建多樣化、一體化的客貨運集疏運網絡、集疏運通道和服務市場,促進綜合交通運輸方式一體化融合。這樣才能補齊短板,充分發揮惠州的區位優勢、體制優勢和交通設施優勢。
楊應科認為,惠州的大交通建設堅持“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這條主線,所以惠州近年的大交通建設基本和該市“3+7”產業園布局以及城市空間布局協同發展,這可以促進產業在交通大通道上集聚,產生規模效應,通俗講就是使單位面積的土地產生的經濟收益增加。
■觀察眼
彈好大小交通“協奏曲”
放眼粵港澳大灣區,惠州的交通運輸體系可謂優勢明顯,具備海陸空鐵水等多種運輸形式。但如果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還需要從全盤統籌規劃考慮大小交通,使其彈出優美的“協奏曲”。
從大交通來看,以惠州為中心一百多公里的半徑范圍內,廣州、深圳、香港在許多年前就有機場,且在全國乃至全球都頗具規模。從這一點來看,惠州還能在2015年實現民用機場復航,著實不容易。但如何持續提升機場的運力、進一步挖掘和培育客貨市場,是惠州和機場方面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同樣地,惠州已有廈深高鐵和贛深高鐵,是否一通車就意味著它們的作用可以充分發揮出來?顯然不是。只有完善了交通接駁,這些高鐵線路的人氣才會真正旺起來。高速公路也面臨類似的問題,雖然惠州的高速公路里程居廣東省第二位,但惠州和大灣區核心城市之間還缺乏直聯直通的通道,尤其是快速直達中心區域的通道。
可見,無論是機場還是高鐵、高速公路,建設之前就要考慮到接駁和通達的問題,建成之后要進一步打通周邊公路、引進和完善公交、出租車等運輸方式,使各種運輸可以無縫銜接。只有大小交通充分協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它們的作用。
惠城區江南大道風景優美。今日惠州網資料圖
●南方日報記者 劉光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