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扎根惠州360年,苗氏家族六代從軍四代從教
武將才俊輩出 桃李遍布天下
【編者按】
惠州北門直街是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這條街的每座老屋都有道不完的故事。其中,苗氏扎根當地360年,是老惠州人都熟知的名門望族。
歷經歲月洗禮,苗氏從武將之家變成桃李滿天下的教育世家,不變的是世代傳承的報國情懷與使命。時至今日,苗家后人依然傳承著優良傳統和良好家風,用心經營活化清代中營守備府舊址——苗屋,使其成為網紅打卡點,吸引了不少影視作品前來取景。
今年惠州兩會期間,有市政協委員提出,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街區,要挖掘文化,豐富內涵,凸顯惠州特色。建議北門直街要突出循州總管府、清朝中營守備府——苗屋文化品牌。 (李海嬋)
從康熙元年(1662年)至今,苗氏家族扎根惠州走過整整360年的光陰歲月。回頭望,六代軍人守護軍事重鎮,守了一個朝代;動蕩時期,眾多苗家后裔奔赴抗日戰場;和平年代,50多人從教,為嶺南乃至全國培育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榮獲全國首屆“優秀教育世家”。祖輩精忠報國的精神,潛移默化融入了家族的血脈。
老苗屋與新苗屋一街之隔 王小虎 攝
六代接力從軍 守重鎮除惡霸受封“云騎尉”
惠州橋西北門街25號苗屋,大門年年張貼的一副對聯“春濃北廓,派衍東陽”,至今已貼了三百余年。對聯隱示了家族脈絡的淵源——浙江東陽,苗氏旺族聚居之地,世稱“東陽郡”。
之前,這個習武的家族到底經歷了多少年、多少代已無從考證,能考證的是軍人對國家民族的鐵骨與忠誠。《廣東通志》與《惠州府志》均有記載:康熙元年(1662年)秋八月,朝廷在惠州設立陸路提督軍門,下設左右翼游擊四員,以中營游擊陳大用,左營游擊苗英領官兵二千駐府城,與苗英同時到達的還有前營游擊梁有才、右營游擊王仕元,也領官兵二千駐歸善縣城。
惠州設陸路提督軍門,實際是一省最高的陸路(陸軍)軍事機關。提督以下,設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職。康熙為了鞏固政權,派重兵把守南方沿海重鎮,主要防范海上反清復明勢力卷土重來。
新苗屋是惠城區不可移動的文物,是清朝中營守備府舊址
左營游擊苗英(正三品),善騎準射,作戰英勇,見載于史料。《惠州府志》載,康熙二年二月,提督楊遇明接駐長樂(現梅州五華)千總陳閣政報告,悍匪李宗韜無惡不作,常攔河道殺人劫貨,霸據一方。楊遇明命苗英到長樂,后者設法捉拿李宗韜,并搗巢平之。
又據《靖海志》載,同年十月二十二日,海賊李榮、周玉率船123艘,直犯廣東省城;二十五日,攻破順德縣南門,捆知縣王允下船,并懸張偽示,沿海村莊為其造船;二十八日,提督派兵,擒燒村寨船只,密喻鎮臣張國勛、參領劉文煥、各營游擊薛成虎以及提標苗英等,與水師并進統領頭船直前沖殺,焚燒賊船,擒賊眾,生擒周玉,奪回知縣王允。康熙九年,苗英受命擴建新會游擊所,成為新會頭面人物,履職數年。
苗英后人苗秀實、苗承霖繼承父輩的滿腔熱血,成為驍勇軍人。苗承霖戰死沙場后,朝廷在惠州排沙(現惠州賓館)建昭忠祠表彰祭祀。苗承霖與戰歿的眾將士魂歸故里。苗承霖的遺孀郭氏,誥封“恭人”。無官品,有禮遇,如上堂見縣衙府衙,僅行“萬福”禮,堂需賜座。朝廷封苗承霖后人世襲“云騎尉”(正四品)。此后,苗承霖后人苗振綱(肇慶左營守備署寧都司)、苗雨青(咸豐年任左營長寧守備,同治年間又任和平寧都司)、苗沛生(光緒年間任歸善守備)接力從軍。
苗屋一角
動蕩年代 將門后裔奔赴抗日戰場
辛亥革命后,苗氏不再世襲“云騎尉”。苗英1662年入粵,一生征戰,居無定所。其后人至1719年4月才在惠州購得北門街一座舊宅院,改造為家人棲身之處(現老苗屋)。苗雨青長子苗穗良在辛亥革命后購得原清朝中營守備署舊址,改造為民居,曰“新苗屋”,故而北門街有新老兩間苗屋,僅一街之隔,側面相對。
本以為金戈鐵馬的歲月已經過去,可以過上平靜的日子。然而,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曾經將門的后裔沒有等閑視之,苗仲升、苗冠芳、苗慶桐、苗其萬、苗文綺、苗文緞、苗文紓等,奔赴抗日的戰場。
苗屋是明代建筑,紅砂巖墻基、青磚墻
苗仲升是苗雨青弟弟苗雨秀的孫子,曾跟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參加過“護法運動”,抗日戰爭中,他與叔叔苗冠芳、胞弟苗其萬同在第七戰區,堅守粵漢線與日寇作戰。苗冠芳原是永湖小學校長,文質彬彬,在目睹日本侵略者屠城暴行后,他義憤填膺,毅然投筆從戎,投身黃植楠(惠州人)將軍的防區——廣東清遠。日本飛機每天轟炸粵漢線要塞清遠龍山,妄圖切斷彈藥及后勤補給線。苗冠芳時任軍需官,每日送彈藥上前線,九死一生。苗其萬是飛機機械師,因疲勞過度不幸殉職,遺下孤兒寡母。苗文綺、苗文紓、苗文緞是堂兄弟。抗戰爆發時,他們都是血氣方剛的青年。苗文紓在中大就讀時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隨珠江縱隊輾轉粵西一帶,歷盡艱辛;苗文綺,從廣州機器工人學校機械專業畢業即投入抗日戰場,很快成為熟練的飛機機械師,與陳納德的飛虎隊親密合作,狠狠打擊囂張的日本空軍;苗文緞,炮校學生,后成為炮兵教官。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家風熏陶,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苗氏子孫再一次穿上戎裝走上戰場。16歲的苗廣益穿著軍裝向母親告別時還滿臉稚氣。母親問他:“打仗是要死人的,你不怕嗎?”“不怕!”他堅定地回答。
苗娜娜、苗文曉是中大學生,上世紀50年代初的大學生是旁人眼中的天之驕子,但他們毫不猶豫放棄即將到手的文憑和學位,成為一名衛國的軍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激昂的口號激蕩著年輕的心。苗慶堯、苗永茂是在校高中生,1951年春,他們放棄高考,義無反顧參軍。在一次戰役中,苗慶堯所在高炮部隊打下美國一架飛機而榮立集體三等功。
苗氏后人聚餐祭祖 受訪者供圖
廣東僅此一家 獲全國首屆“優秀教育世家”
苗雨青的長子穗良、次子汝良、三子溥良,都是勤讀詩書的讀書人。時值晚清,廣東不少人出外謀生。
苗雨青寄望子女多學習新知識,有一技之長報效國家。苗雨青退役時,苗穗良本可繼承“云騎尉”一職,但他認為自己書生氣濃,將位置謙讓給叔叔苗雨秀的兒子苗沛生,自己一門心思培育兒女。
苗穗良育有六子兩女,其中苗致信聰敏好學,刻苦鉆研古文學和數學,17歲參加清政府科舉考試,考取了秀才功名,聞名鄉梓。翌年,廢科舉,興新學。隨后,苗致信在20歲時考取廣東省高等師范學校,研究數學。畢業后,先后任惠州中學(后改省立第三中學)校長、惠陽良井中學校長、惠州師范學校校長。舊文刊載苗致信在省立三中任校長十余年間,“多有建樹,將風浴閣故址瀕湖增筑教室數間,開辟校園,建夕照亭。創設圖書館,增置儀器標本等,學校頗臻完善”。苗致信還曾出版專著多部,人稱“數學大家”。其中,《解方程式》《解三角函數》《幾何學》等都是當時學生自修研習的熱門書。
新苗屋古色古香,韻味猶存
苗致信是正直剛毅的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他年輕時,參加同盟會,任惠陽分會議事長(秘書長)。參加過革命軍光復惠州城的戰斗(辛亥革命資料有載)。1953年春,苗致信到廣東省文史館任研究員,至1967年病逝。
苗致信好學、善良、剛毅和公允的性格直接影響他的子女。其七個兒子,除三子年少病故,五個就讀國立中山大學,一個就讀省立勷勤大學。長子苗文綏,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上世紀50年代,苗文綏每月主動上交100元黨費給黨組織。當時,100元無疑是筆巨款。苗文綏認為,教師本質是做表率教育人,自己不應該拿比別人多許多的高薪,此事傳為美談。
苗屋香火生生不息,后人緬懷先祖
苗致信的二子苗文紳、四子苗文纘、五子苗文緝、七女苗靜喬,都是在教學崗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數十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六子苗文紓,抗戰前期入黨,改名陸華,經歷烽火歲月后,傳承父輩衣缽走教育之路,擔任肇慶師專(現肇慶學院)黨委書記。其才氣、工作效率以及鐵面無私的品格有口皆碑。
苗致信的小兒子苗文約,解放戰爭時期改名苗挺。這個中山大學化學系的高材生,新中國成立后任廣州造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后任廣東省科委國際部副部長)。上世紀60年代初,他獲得多項造紙新技術以及使用甘蔗渣織布的科研成果,填補當時中國造紙與紡織技術幾項空白,與時任廣東省省長陳郁到輕工部匯報,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苗氏后人在講述苗屋故事 王小虎 攝
受苗致信影響,苗氏家族多人從事教育工作。如,苗致信的堂侄子苗慶登,畢業于中山大學文學院,所教學生無不被其流利口才、淵博知識所折服。苗慶登的妹妹苗漳州,畢業于中大地理系,也是當了一輩子教師。苗慶登長子苗赫濯,上世紀50年代就讀清華大學,畢業后留校,現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導,長期從事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的教學與科研,是國際陶瓷工程院院士、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獲國家十一項發明獎。
苗屋后人繪畫記錄家族事跡 王小虎 攝
自強不息,積極上進,在苗致信孫輩中也得以傳承。苗致信長孫女苗娜娜,抗美援朝結束后與十萬官兵轉戰北大荒;長孫苗永茂,是海軍工程大學艦艇學院教授,數十年勤懇執教,培養無數學生成為建設海軍的骨干力量;孫子苗永蔚,從清華大學電子系調往深圳大學任教授,其學生很多成為特區高端產業的拔尖人才;孫子苗永蒼,原某炮兵部隊的優秀軍官,多次立功受獎;孫子苗永葳,清華大學畢業后主動到云貴川大三線工作,奉獻了美好青春;孫女苗理正,原惠州一中校長。該校作為廣東省重點中學,名聲在外,苗理正因嚴格治校、工作成績突出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這個家族從苗致信始,四代共50多人從教,有大學、中學、小學到幼兒園的各級教師,不少是數學老師,故而惠州坊間流傳“陳家文”“苗家算”。1989年,教育部在全國開展評選首屆優秀教育世家,以苗理正為代表的苗致信家族當選,彼時廣東省就此一家。
策劃/統籌 羊城晚報記者 陳驍鵬 馬勇
文/苗理潔 圖/吳偉榮
后人用心活化苗屋,瓦梁木構件保存較好 王小虎 攝
文脈走訪
明代建筑苗屋煥新生
位于北門大街25號的苗家祖屋,原是明朝官府建筑、清朝中營守備府舊址。苗氏族人購買后修繕入住,此稱“新苗屋”。近年來,苗氏后人修繕活化苗屋,使其稱為遠近聞名的文化飯館。
遠遠望去,苗屋門口紅燈籠高高掛起,左書“苗府”,右寫“都司門第”,一副“春濃北廓,派衍東陽”的對聯粘貼大門兩旁。一進門,紅砂巖墻基、青磚墻、廊柱、木雕,無不顯露出祖屋悠久的歷史與當年的顯赫。大堂里還懸掛著苗家杰出人物簡介和祖屋復原圖,隨處可見書畫藝術作品,充滿文化韻味。屋內盆景美不勝收,可見后人用心守護。
經族人同意,苗屋第六代傳人苗永安在苗屋創辦了烏記飯店,一到飯點,大堂與包間幾乎爆滿,不少是外地游客。食客們在品嘗東江美食的同時,也能了解苗家文化、惠州文化。韻味十足的古屋還吸引了《掃黑·決戰》等影視作品前來拍攝。
事實上,新苗屋頗具歷史文化價值。據光緒《惠州府志》載,順治十八年(1662年)八月,廣東提督軍門進駐惠州城,下設前、后、左、右、中營五個守各府。而中營守備府原是明朝官府建筑,占地約五千六百多平方米,是清朝駐扎惠州城二十八個軍事機關唯一的遺址,是惠州史上作為邊陲重鎮的實物見證。
數百年時光風云變化,苗氏后人始終不忘緬懷先祖、傳承家風。清明祭祖時,海內外的苗氏后人都會聚集祖屋祭祀。此外,還成立了“苗屋管委會”,自發性籌錢維修古屋,讓古屋煥發新生,傳承家族歷史記憶。
文/李海嬋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