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一季度惠州GDP1139.12億元,比增5.1%

      原標題:
      惠州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質量速度“雙提升”
      宏觀經濟指標展現強勁“惠州能量”

        惠州經濟一季報

        惠州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地區生產總值(GDP)1139.12億元,增長5.1%,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3位,是自去年一季度以來連續五個季度躋身全省三甲之列。14項宏觀經濟指標中,6項指標居全省前三位,其中2項居第1位;9項指標居珠三角前三位,其中5項居第1位。國內稅收、工業投資增速居全省第1位;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3項增速都是珠三角第1位。

        近年來,惠州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堅持發展實體經濟、“2+1”現代產業集群、“3+7”工業園區不動搖,堅定不移穩增長、穩投資、穩預期,錨定目標,心無旁騖,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開局,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惠州經濟呈現穩健與向上,在全省“雙統籌 雙勝利”中展現惠州擔當、貢獻惠州力量。

        “賬面”的背后,既有數據升降之“形”、市場變化之“態”,又包含百姓獲得之“實”,更凸顯長期發展之“勢”。

        向上的背后,既彰顯了惠州做強實體經濟的共識、改革創新的勇氣,也展現了保障民生福祉的努力,更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與堅定信心。

        實體強

        夯實制造業基本盤,打出穩鏈“組合拳”

        位于大亞灣區的惠州科達利精密工業有限公司,1月以來多次參加大規模核酸篩查。一到這時,員工只能放下手頭工作去附近網點排隊,生產受到很大影響,企業管理層急到上火。

        得知科達利公司情況后,大亞灣區防控辦迅速組織醫療小組上門為企業員工做核酸檢測、接種疫苗,解決企業難題!包h和政府永遠是我們強有力的依靠,更是我們戰勝生產和生活困難的信心和力量源泉。”該公司行政副總經理李德強表示,企業有信心穩步實現全年產值翻番。

        惠州是工業大市,穩增長就要穩住制造業這個基本盤。面對今年疫情形勢,全市上下嚴陣以待,實施強有力的“雙統籌”舉措,有關部門圍繞關鍵領域,綜合施策打出穩鏈“組合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

        一季度,惠州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為組長,12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穩增長工作專班,建立重點企業聯絡員制度,精準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防控、用工、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各環節問題,集中力量幫扶推動重點產業鏈核心環節企業穩定生產,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

        電子信息產業“主戰場”的仲愷高新區,政府組建的10個專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石化產業“主陣地”的大亞灣區,率先實施“白名單管理”,保障企業惠深員工通勤需求,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及時調整貨運通行防控政策,保障企業生產物資供給、產品順利出口;博羅縣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想方設法加強要素保障,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龍門縣將72家規上企業和5家生活物資保障企業納入重點防控名單,保障企業發展和居民生活需求……

        成績用數據說話:來自工信部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惠州工業企業前30強產值1267.8億元,增長38%,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7.2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長7個百分點。

        產業鏈核心企業的穩生產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工業生產持續向好。來自發改部門的數據顯示,全市34個大類行業中,2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達到85.3%,13個行業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從點到線到面的主動精準服務,使制造業對全市經濟發展“強”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7.8億元,增長11.8%,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3位。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持續發揮引領作用,增加值分別增長13.4%、14.1%。

        這意味著,在經濟爬坡過坎的當下,惠州制造業仍在向著更高水平的產業結構進行轉型升級,惠州工業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的特點再次得到印證。


      一季度,惠州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基礎牢

        抓項目強動能,穩健托起經濟發展“底盤”

        近期,各類宏觀經濟分析密集發布,“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共識深入人心。疫情還沒有看到結束的信號,不確定性仍在增加。

        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后勁在哪里?

        數據可為大家提供一點方向:一季度,惠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3%,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2位;其中工業投資增長79.8%,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占固投比重的41.9%。

        投資一頭連著需求,一頭連著供給,帶動性強、關聯度高,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也是經濟潛在增長率的衡量指標之一。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披露惠州“家底”:作為全省第五城,到去年底,惠州電子信息產業行業總產值4590億元,居全省第三,11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100強;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形成年產能2200萬噸煉油、22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規模,居全國第一,行業總產值2830億元;健康產業初步形成以中醫藥為特色產業,醫藥、器械同步發展的產業集群,產值377億元。

        這是惠州產業發展的“存量”,而投資和招商引資是做“增量”,是為未來打基礎,是預期。

        來自發改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惠州投資項目立項717宗、增長35.5%。來自招商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過會項目77宗。

        在德賽西威惠南工業園,37條生產線“虎”力全開,今年三季度計劃投入65條生產線;在惠州天安數碼城,“科創號”院博樓封頂,一期9棟產業大廈和人才住宅封頂,近100家科技創新型企業預訂入園席位;在博羅電動車產業園,小刀電動車已布局4條生產線,今年產量力爭突破30萬輛;在大亞灣區,環榮電子有限公司、美好創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新廠房緊鑼密鼓辦理竣工投產手續……

        惠州市開蒙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齊瑛介紹,“政府高效幫助企業解決報建審批等程序問題,廠房建設才得以順利推進!睆V東德賽矽鐠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春平認為,“惠州產業集群效應和區位優勢明顯,營商環境優良,我們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用腳投票”的企業選擇惠州,折射出這座城市正對標一流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資源要素向重點園區、重點項目傾斜,以大力抓工業建設落地持續壯大未來發展動能,穩健托起經濟發展“底盤”。


      光弘科技智能終端生產車間。

        民生穩

        全力抓好“雙統籌”,確!傲!甭鋵嵉轿

        “1月營業額創下開店以來最高,2月開始不斷下降。”港惠購物中心負責人這句話,反映出疫情持續給消費市場帶來的巨大影響。統計數字顯示,1~3月惠州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8%,而社會消費品零售僅增長3.9%,其中住宿、餐飲業負增長。

        今年以來,惠州疫情防控經歷了嚴峻復雜的考驗。春節假期出現確診病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后來毗鄰的莞深相繼出現疫情多點散發,生產生活受到直接沖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季度是企業復工復產、農業春耕春種、就業招聘求職的關鍵期,稍有疏忽則影響全局。精準、快速、高效,惠州在全力抓好“雙統籌”工作中,確保“六!甭鋵嵉轿,穩住社會經濟基本盤。

        保居民就業,建設青年人才驛站、舉辦多場“云招聘會”;保基本民生,周六延時服務持續暢通、智慧停車場陸續投入使用、多所新建學校加緊建設;保市場主體,“證照分離”改革升級、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整治;保糧食能源安全,兌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提升農業機械化程度、組建“農技服務輕騎兵”;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建立“四級聯防”、落實“一企一策”、形成企業訴求響應閉環管理;;鶎舆\轉,加快各年齡段群體疫苗接種、快速全面推廣使用“場所碼”,提高全社會疫情防控意識……

        保民生,保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線”;抓民生,抓的是促改革謀發展的“關鍵點”。

        “保”與“抓”,守住了惠州底線的“穩”:一季度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萬戶、增長10.4%,其中新登記企業1.3萬戶、增長17.7%;截至3月底全市千人以上用工企業用工35.21萬人;全市落實春耕早稻58.97萬畝;已有50多萬60歲及以上老年人安全接種新冠疫苗;周六延時服務前3個月辦理4萬多宗業務……

        民生穩,人心穩,社會就穩,就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市場消費保持平穩。

        信心足

        堅持“穩中求進”,一張藍圖干到底

        正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提速,正威國際集團博羅項目總裁唐毅輝對實現目標充滿信心:“一期很快擴產,二期今年投產!

        手握4份Offer,惠州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應屆畢業生黃云濤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在考慮去深圳還是留惠州!

        即便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無數惠州人面對前行之路,信心滿滿。而信心,源自惠州發展的廣闊前景與科學決策。

        積極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實現“十四五”發展強勁開局后,惠州對新一年的困難和挑戰作出了清晰判斷。年初召開的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強調,惠州不僅“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重要的是“實現根本意義上的動力切換和結構轉換還有待時日”。

        “落實好穩字當頭,不‘翻燒餅’、不折騰,一張藍圖干到底!笔形饕I導提出,要牢牢扭住“穩”的關鍵點,找準“進”的切入口,以更全面的“穩”,保障更高質量的“進”,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堅持“穩中求進”,惠州今年重點聚焦做強實體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深度融深融灣等方面,實施“八大提升工程”。尤其是堅持大抓工業發展,堅定實施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不斷強鏈補鏈延鏈,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建設新型工業強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緊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惠州已成為傳統產業與先進制造業實現無縫對接的試驗臺和緩沖區。”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這將進一步吸引周邊城市人才、科技、項目資源繼續向惠州集聚,為惠州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添磚加瓦。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馮麗均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