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以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為核心扎實推進“3+7”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 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在大亞灣區,埃克森美孚、恒力等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前景喜人;仲愷高新區2021年GDP首次突破800億元大關;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塔吊林立、熱火朝天,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日益完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
近年來,惠州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機遇,聚焦“千億園區、萬億產業”目標,以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為核心,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工作機制,全力推動“3+7”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園區建設扎實推進,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2+1”現代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3個國家級園區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2021年大亞灣石化區實現產值1858.9億元,增長38.3%,連續3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
2022年的第一個月,濱海大亞灣暖意融融。在大亞灣石化區和新興產業園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石化(惠州)PTA等一批大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兩大園區如同大鵬展開雙翅奮力翱翔。
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2021年1月7日,恒力(惠州)PTA項目正式動工建設,打響“十四五”開局之年“第一炮”,目前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預計2022年上半年竣工投產,比計劃提前一年;SMPO/POD項目投產,標志著中海殼牌二期全面投產;2021年11月16日,世界級化工綜合體項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全面建設;2021年12月22日上午,科萊恩高性能無鹵阻燃新材料項目正式動工;中海殼牌三期轉規取得實質性成效……2021年,一大批石化產業項目在大亞灣石化區上馬建設、竣工投產,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加快推進。
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全省唯一)、國家第一批“綠色園區”(全省唯一),大亞灣石化區經過30年的發展已實現煉油2200萬噸/年、乙烯22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21年10月,已落戶項目102宗,總投資2461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領先企業投資占比近90%,投資項目46宗,已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烴、碳九等優勢產業鏈。
2021年大亞灣石化區新動工、竣工投產的石化中下游及配套項目,進一步優化了大亞灣石化區產業結構,豐富了石化產品種類,提高了石化區綜合競爭力,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去年GDP首次突破800億元大關
2021年完成GDP808.43億元,首次突破8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7.9%,增速全市第一、總量排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74億元,增長23.7%,多項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幅再創新高。
仲愷惠南科技園。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去年來,仲愷高新區聚焦產業發展,強化創新驅動,精心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勢能不斷增強。一方面,該區優化確立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與增材制造等5大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5+1”現代產業體系。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1810.78億元,增長22.0%;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69.8%、62.4%。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92家,存量突破800家。去年,仲愷高新區獲評全省首批特色園區(超高清視頻顯示)。
另一方面,仲愷高新區的創新實力持續增強。通過深入實施“四大倍增計劃”,R&D占GDP比重達6.57%;高企凈增175家,存量691家;有效發明專利數6306件,孵化載體增至21家。
如今,仲愷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根基更牢,區域競相發展勢頭更強,產業新城建設步伐更快,在邁向國家級一流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征程上快馬加鞭。
中韓(惠州)產業園
起步區建設熱火朝天,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2021年累計引進產業項目76宗,計劃總投資604.1億元,預計總產值1151.1億元;在建產業項目49宗,竣工項目11宗。
沿著潮惠莞高速看去,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塔吊林立、蔚為壯觀;在園區入口處,嶄新的客商服務中心已經落成,再往里走,園區企業三華智控建成投產,早早打出招聘廣告;登上榴嶺公園俯瞰,建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日益完善……
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正謀劃打造以中韓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為重點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以“項目為王”聚焦5G通信及智能終端、高端電子元器件、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領域,加快建設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
目前,潼湖生態智慧區智慧大道、惠橋快線、“兩橫兩縱”主干路網(指中韓產業園起步區一期市政工程,包括東西走向的松柏嶺大道、社溪路和南北走向的宏溪大道、寶崗路)通車在即,安置小區一期、榴嶺公園二期等配套工程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日新月異。
7個千億級園區
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
創建省級高新區,在更高平臺實現更大發展
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50.2億元,同比增長23.2%,工業增加值實現62.6億元,同比增長21%。
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惠城高新園”)總規劃面積67.7平方公里,按“一園多區”模式發展。園區劍指“高”“新”發展雙目標,實施“以申促建”專項行動,創建省級高新區已順利通過省專家組實地考察,正沖刺“最后一公里”,推動園區在更高平臺實現更大發展。
惠城高新園集中力量建設東江灣產業園。東江灣產業園主要圍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核心產業和裝備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3大主導產業,以及若干個前沿產業,構建“1+3+X”現代產業體系。相繼完善了荔城、洛塘、青塘湖、鹿崗等片區規劃,控規覆蓋面積23平方公里,投入15.4億元用于土方平整、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園區綜合服務中心。
目前,東江灣產業園新入駐企業50家,總投資332.87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值676.72億元,園區開發建設駛上快車道,力爭2022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
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
現有在建項目43宗,計劃總投資65.49億元
2021年產值突破260億元,全年動工項目19宗,竣工項目9宗,新增產能45.5億元。
從葉挺大道驅車往惠陽方向,行駛到三和街道象嶺村一帶時,順著一條開闊的右轉道可以直通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園區內工程車輛來來往往,建設如火如荼。
惠陽作為全市唯一同時毗鄰深莞的縣(區),是惠州融深融灣的橋頭堡。以產業平臺承接深圳優質資源,惠陽將集中力量加快推進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和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兩大千億園區建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打造“深圳先進產業外溢首選地”。
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總規劃面積2133公頃,由象嶺智慧產業區、智能制造產業區、創新科技產業區、產業升級集聚區4個產業區(“一園四區”)組成。園區計劃總投資473億元,將以5G、智慧安防、智慧物聯、智能硬件、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研發孵化、創新金融為產業發展方向。計劃2025年園區年產值達500億元,2030年園區年產值達1000億元。
截至目前,園區現有在建項目43宗(含技改項目),計劃總投資65.49億元。去年,凱中精密首期已完成主體建設,二期項目用地正在清場,維爾科技預計2022年8月投產。
在加快推進新供地項目和產業升級項目的同時,該區還啟動了將軍東路、象嶺二路、三和北大市政道路、智能制造園區道路等12宗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5.87億元。通過全力提升園區“筑巢引鳳”環境,逐步提高產業集聚的綜合承載能力,將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打造成一個功能齊全、產城人高度融合的現代化園區。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
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
2021年8月,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新引進首批產業項目,總投資約102.5億元,指揮部已接洽近200家企業,并儲備了30余宗優質項目。
來到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起步區,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大片已平整的土地,雙向4車道的化二路(一期)、雙向6車道的化三路(一期)從中穿過,已建成通車……劍指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建設進展備受關注。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在過去的一年,該產業園以“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為主基調,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項目落地動工,開展積極主動的產業鏈精準招商,目前,產業園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配套功能設施加速推進完善,產業園已全面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產業園指揮部在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制定了園區工業項目招商圖譜,圍繞聚合物、電子新材料等產業鏈,高標準、嚴要求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
一方面突出龍頭企業引領,全力推進中國化學尼龍66新材料系列項目、恒力集團PTA下游項目等重大項目的引進工作,分別與中國化學和恒力集團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同時,積極對接世界500強企業。
另一方面,產業園突出“延鏈”“補鏈”,高端化延伸大亞灣石化區產業鏈,著力引進一批符合園區產業發展規劃、經濟效益好、技術領先、安全環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
與此同時,在惠東產業轉移工業園惠東縣環城西路園區段,記者看到新鋪設的瀝青路面、主道旁分布有序的次干道……環城西路將與已建成通車多年的惠東縣環城南路和環城北路駁接,形成該縣真正意義上的環城路。環城西路建成通車后,不僅能緩解惠東縣城交通擁堵問題,還能大大縮短惠東產業轉移工業園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之間的通行時間,為兩個產業園未來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
效益初顯,好項目紛紛落戶
2021年,一批好項目、大項目落戶,涵蓋精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其中起步區引進項目40多宗,已摘牌在建項目10多宗,投產項目4宗。
日前,在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只見園區龍頭項目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園,一期項目銅線桿車間在高效運轉,二期高鐵導線車間項目正有序推進。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效益初顯,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涉及石灣和園洲兩個鎮,地理位置優越,南擁東江、北靠羅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區域之一。
目前,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的引力磁場越來越強,一批好項目、大項目紛紛落戶園區。在抓好項目引進的同時,該縣還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當前,園區內開展的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主要是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一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接下來,博羅將精準定位,高起點推進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以做大做強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等四大支柱產業為主要抓手,在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上加油提速。
龍門大健康產業園
累計入園企業135家,總投資591.16億元
2021年新簽約阿里巴巴龍門云計算中心、潤澤(龍門)國際信息港等19宗項目,總投資219.73億元。
“2021年,在提升承載能力方面,園區堅持規劃先行。在原基礎上擴園18平方公里,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28.6平方公里的千億級大健康產業園,以更好地融入‘雙區’建設、承接優質項目落戶奠定堅實基礎。”龍門大健康產業園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園區堅持“一線工作法”,實行代辦、馬上辦、現場辦、限時辦制度,提升服務水平,還制定實施《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工業投資項目土地掛牌及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方案》,實行倒逼和限時機制,積極推進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將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流程整合為注冊登記、用地報批、建設報批三個工作流程并聯同步實施。
目前,園區項目施工報建采取“預審制”“容缺制”和“信任承諾制”,使施工報建壓縮到11個工作日內;項目竣工實行一次性驗收,工程驗收壓縮到9個工作日內。這些舉措彰顯了龍門大力提升項目審批效率的成效,堅定了企業到龍門投資的信心和決心。目前,園區累計入園企業135家,總投資591.16億元;在談項目10家,總投資69.6億元。
2022年,園區將重點聚焦電子信息、新材料、大數據、大健康等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鼓勵龍頭企業加快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加強與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規劃聯動和政策對接,借力廣深促進人才、資本、技術、市場、供應鏈等資源流通共享,形成產業集群生態圈。
大亞灣新興產業園
產業規劃編制完成,去年產值增長18.5%
2021年實現產值759.2億元,增長18.5%。產業規劃編制完成,塘橫片區首開區征地拆遷全面啟動。
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區規劃面積27.84平方公里,分兩大片區。其中,北部片區15.41平方公里,主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發展以5G為核心引導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配件為主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以慧聰為龍頭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產業;南部塘橫片區面積12.43平方公里,主要聚焦“智能化、數字化、總部化”,著力引進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配套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的高端制造、中小企業研發、總部經濟企業。
2021年,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產業互聯網展示館及2035規劃展示館建成,慧聰集團總部等產業大廈正在開展主體建設。
當前,新興產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科達利、易路達高端電聲設備、豪恩智能科技、恒昌盛、明懿達、中天超硬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加快動工建設,在智能制造的賽道上各展魅力;光弘科技三期、美好創億、洲明二期、泰宏科萊電子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竣工投產,進一步提升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
人工智能、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2021年實現項目落地21宗,項目動工19宗,項目竣工15宗,項目投產9宗,產業園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現產值、稅收任務目標雙超額完成。
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是全省首批5個人工智能產業園之一,位于仲愷高新區西南部,重點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新型顯示、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產業。如今,該園區內人工智能、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2021年,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貫徹落實仲愷高新區“產業立區,項目為王”理念闊步前行,保障園區項目順利推進的同時,積極落實提前介入、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的工作作風,在創新服務理念和模式上精準發力。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李芳娟 賴金朗 李燕文 黃宇翔 匡湘鄂 楊敬賀 謝寶樹 通訊員葉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