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祖國,為民先鋒。”1942年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后改編為東江縱隊)奉命營救被困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英勇機智地完成了中央交付的光榮任務。著名新聞人、出版家鄒韜奮脫離虎口、進入東江游擊區后,激動地為游擊隊題寫了上述八字,表達對救援工作的感激之情。
這場秘密營救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的壯舉,從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計起,到1942年夏基本結束,通過水路、陸路共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等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等800多人,行程2萬余里,遍及十幾個省市,沒有一人遭遇意外,其中茅盾、廖沫沙、韓幽桐、胡繩、張友漁、鄒韜奮等途經惠州,大部分人入住東湖旅店,再沿江而上抵達老隆、韶關等地,前往大后方。這場驚心動魄的大營救有力護衛了中國文化的血脈。茅盾在《脫險雜記》中稱,這次營救組織“難以想象的仔細周密”,這是“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從日寇重兵把守的香港到抗日大后方,不僅山險水惡,而且有日軍、偽軍、國民黨頑軍、土匪設置的重重關卡,80年前,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是怎樣虎口脫險、安全轉移的?
民記走讀團日前來到惠陽區秋長街道茶園、周田、雙田一帶,重走當年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轉移路線,探尋“乾坤大挪移”背后的艱辛與膽識。
茶園村善美小學舊址。
茶園村嗣前新居。
大營救的故事
嗣前新居
大營救線路據點之一
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惠陽秋長,仿若進入了客家圍屋博物館,東南西北,村頭田尾,隨處可見規模宏大、四角碉樓形的客家圍屋,這些客家先民篳路藍縷、筑室墾田的豐碑,給人帶來視覺與心靈的沖擊。
這些庇護客家人的“城堡”,也曾在80年前保護了秘密大營救中失魂落魄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永載史冊。
民記走讀團來到秋長街道茶園村仕前村民小組嗣前新居,這座頗為壯觀的客家圍屋門對鄉村田野風光,后枕山坡樹林,遠離喧囂,猶如遺世獨立的老者,歷經滄桑又充滿智慧。
茶園村委會委員葉俊騰在這里出生、長大。他介紹說,嗣前新居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由秋長葉氏八世祖葉松森所建,占地面積4035平方米,由堂屋、橫屋、角樓、圍攏等組成,嗣前新居正面有三個拱形門,中間的中軸祠堂大門是一個三樓牌坊式的門樓,在門券上方立有一塊刻有“嗣前新居”的門匾。門匾為葉氏族人在“乙卯春二月”(1915年)請番禺進士吳道镕題寫。
嗣前新居四角筑高三層的角樓,外墻布有槍眼,防御性好。80年前,它成為東江縱隊營救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安全轉移的重要接待站。
葉俊騰常聽祖輩講述秘密大營救的故事——這是他年少時接受革命教育的最好教材。故事是這樣的。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25日,日軍攻占香港。香港淪陷后,800多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受困其中。期間,周恩來為此急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廖承志,要求設法營救在港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將他們安全撤到東江游擊區。廖承志接到周恩來指示,當即向中共東江特委書記林平轉達,計劃進行秘密大營救行動。
時間就是生命。接到這個堪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爭分奪秒,著手開辟九龍返內地的東、西兩條交通線,組織力量從九龍交通站秘密護送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到東江游擊區,再轉往大后方。其中東線由九龍經西貢村、沙魚涌等地,進入東江游擊區。為確保途中安全,又在軍事交通線上分別設立了多處秘密交通站,派精干的交通員做向導,由便衣交通隊分批分段護送。
“在茶園村,游擊隊設有聯絡站。”葉俊騰介紹,中共東江特委書記林平派遣惠陽縣委組織部長兼武裝部長盧偉如到惠陽、惠州建立聯絡站,負責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的接轉和護送工作。經過考察,盧偉如選擇茶園榴兆樓為接待站,嗣前新居作為據點之一,制定接待方案與路線,并落實接待工作。廖承志、連貫、喬冠華等指導檢查護送線路時,曾在嗣前新居居住。
當時,在嗣前新居的接待負責人是葉金蘊,他和其他戰士一起在嗣前新居通宵站崗,確保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的安全。如今,他在圍屋內的故居也已被立牌保護,成為游客尋訪舊事的必到之處。
長者葉懷謹講述營救故事。
走讀團探訪雙田村雙祿橋。
榴兆樓
茅盾稱其“宛然是一座堡壘”
民記走讀團了解到,從1942年1月9日開始,經周密安排,港九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分批通過秘密交通站被護送到惠陽、寶安抗日根據地,然后再送往后方安全地區。當時的惠陽縣委在木公幌、灘頭、茶園設立隱蔽接待站。
第一批文化名人茅盾夫婦、廖沫沙夫婦、胡風、張友漁、宋之的、葉以群、韓幽桐等20余人紛紛抵達茶園接待站,在此休整,等待適合的時機轉移至惠州城內。經過數天休整,他們走出茶園,途經永湖、三棟,最后被安全護送到惠州,一條安全通道由此建立。
當民記走讀團從嗣前新居來到榴兆樓時,再次感受到客家圍屋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榴兆樓由葉氏族人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占地面積1482平方米。由堂屋、橫屋、角樓等組成,一進置三門,中間為門樓,門上嵌一青石匾,陽刻“榴兆樓”三字,圍屋四角筑三層高的角樓,角樓頂飾鑊耳山墻。
在茅盾后來的追憶文章《脫險雜記》中,他形容榴兆樓“建筑的格式宛然是一座堡壘”。如今,榴兆樓依然保存較完整,為研究清代客家圍屋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實物資料,于2019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推開厚重的大門走入榴兆樓,仿若走入一個安靜的世界。圍屋內房間規整,天井采光度良好,古井里的水清涼。葉俊騰說,在舊時,如果糧食充足,幾個月不出圍屋,生存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當時營救人員設計線路時的考量。
據史料記載,在秘密大營救中,榴兆樓接待站由葉漢生任站長,葉瑞林、葉維儒、葉鈞、葉玉定、葉夢曇等為接待員。該站前后接待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有數百人。榴兆樓和嗣前新居一起,成為秘密大營救交通線上的重要一站。
茶園交通情報站舊址彭屋。
雙田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五門坳
崎嶇難行的秘密通道
秘密大營救,組織嚴密,時間緊湊,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分批被護送離開香港,在轉移中,很多人除了同行的伙伴,對其他批次的人員是不知情的。比如,1942年2月14日、農歷除夕,茅盾夫婦、廖沫沙、葉以群、胡仲持一行五人吃過早飯出發,在村邊遇到張友漁夫婦,原來大家都同住在茶園村里,卻不同住在一起,彼此都不知道。于是兩隊合為一隊,一行共有十多人同行。
資料顯示,茅盾夫婦、廖沫沙等人走的轉移線路,是茶園至永湖、三棟的大路。實際上,在這場秘密大營救中,部分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走的轉移路線更為隱秘——從周田出發,行走雙田山道,過五門坳進入永湖麻溪,然后到達三棟,最后到達惠州城。周田至雙田由此成為一條營救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的秘密通道,這條通道在《麻溪革命斗爭史料》中有簡單記載:“1942年春,為配合護送文化名人的任務,麻溪黨支部專門組織了護路隊,由在雙田與麻溪交界的五門坳接人,經麻溪淡坑、三棟送至惠州外圍,先后路經這條路線轉送的文化人約有三四十人。”
民記走讀團從周田村沿著惠陽雞心石水庫旁的綠道前往雙田村,80年前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所走的崎嶇山路,現在已經成為一條最美的惠陽綠道。沿途的青山綠水,吸引了不少都市游人在這山水美景之間徒步、騎行。
雙田有一條小河流從村中穿過。舊時,雙田村民出行到淡水趕集,需要跨過這條小河。為方便雙田村民出行,1927年,村民集資修建了一座長約4米、寬約1.5米的水泥橋。橋建成后,取名“雙祿橋”,寓意“福壽雙全”。這條寓意美好的橋,留下了當年秘密大營救中文化名人的腳印。
當年這些文化名人跨過雙祿橋后,經過雙田老屋,然后繼續往山間進發,翻過五門坳后,才進入較為開闊的地帶。
在雙田村干部的帶領下,民記走讀團找到了五門坳古道。殘存的古道,沿著山坡而上,淹沒在樹木間,泥土路基也被雜草覆蓋。這條舊時村民通往永湖的山間小道,已經多年無人行走。民記走讀團用樹枝撥開雜草,踏著古道往山間進發,前路難覓,曲折難行,一不小心就會腳底打滑。
“可想而知,當年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在轉移的過程中是如何艱難,一路上又是如何險象環生。”站在草木及腰的五門坳古道,雙田村委會副主任吳建輝向民記走讀團介紹,幸運的是,在游擊隊和熱心村民的護送下,一批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安全走出鄉村,進入永湖、三棟等地繼續前行。
紅色基因傳承
茶園村
串起紅色資源推動文旅融合
烽火硝煙散去,紅色記憶長存。紅色文化不僅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象征,更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
在茶園村,一座始建于民國時期的校舍——日新小學舊址正在加緊維修中。茶園村委會委員葉俊騰介紹,這座校舍計劃于6月份完成修葺,屆時這里將進行布展陳列,全面展示茶園村的革命歷史,其中有關秘密大營救的紅色歷史將是重頭戲之一。“我們正以榴兆樓和嗣前新居為核心,進一步挖掘秘密大營救在茶園村的歷史故事。”葉俊騰表示,初步打算是通過大營救路線將茶園的革命遺(舊)址連點成線,把茶園的紅色資源串起來,讓紅色基因得到更好的傳承。
紅色文化得傳承,鄉村振興增動力。2018年,茶園村吹響鄉村振興號角,成為惠陽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開區。茶園村引進碧桂園鳳悅·秋長谷里文旅項目,將木公幌的連片客家圍屋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修復,并精心植入民宿、中西特色餐飲、田園清吧、古韻書院、開心農場等業態,將其打造為集休閑、娛樂、體驗、觀光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這一項目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餐飲產業發展,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真正實現“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以秋長谷里為樣本,接下來計劃在嗣前新居、榴兆樓所在的仕徑片區繼續開發鄉村振興項目。”茶園村駐村第一書記葉平忠說,初步計劃是對榴兆樓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進行加固和修葺,通過合理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再結合茶園村的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雙田村
挖掘紅色文化引領鄉村振興
距離茶園村10公里的雙田村,由一條優美的綠道連接,綠道一側是高山,一側是雞心石水庫,風景如畫,寧靜清幽。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也是一片紅色熱土,在村口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村里12位革命烈士。
在農耕年代,位于山窩里的雙田村民因土沃水豐繁衍不息,但改革開放后,村里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或往外遷移,村子逐年變“小”。“原來有1000人的村莊,一度只剩下五六十人,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心村’。”雙田村委會副主任吳建輝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入雙田村的崎嶇山路變成了平坦綠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也讓雙田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這個革命老區的人氣漸漸恢復,不少村民回鄉創業,主要從事釀酒和蔬果種植,如今已有常住人口兩三百人。
今年47歲的吳貴城早年在淡水經營酒坊,靠著祖傳的釀酒手藝謀生。5年前看到家鄉環境越來越好,他把酒坊搬回雙田村,“還是村里的山泉水釀出的酒比較醇。”
對于吳貴城而言,回鄉創業不僅是因為山水好,更是祖輩致力鄉村發展的傳承。吳貴城說,他爺爺吳橋維在抗日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雙田村自衛隊,在與日本侵略者的對抗中曾中彈受傷,解放后擔任過雙田村黨支部書記,雙田村處處都有爺爺的印記。
類似吳橋維這些革命先輩的故事在雙田村還有許多。吳建輝說,這些年,在熱心村民的支持和幫助下,村里通過收集資料和走訪親歷者及其后人,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對雙田革命歷史進行了梳理,五門坳秘密大營救轉移路線就是這兩年發現的。
惠陽區委組織部一級主任科員吳學珊是雙田村人,曾參與五門坳秘密大營救轉移路線的挖掘和考察,對雙田革命歷史也頗有研究。“保護好本地革命歷史文化資源,意義重大。”吳學珊說,接下來將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努力把雙田村打造成新的紅色教育基地,為鄉村振興再添動力。
雙田村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正在謀劃發展特色產業。吳建輝介紹,雙田村歷來有釀酒的傳統,如今村里已有10多家釀酒作坊,接下來村委會將整合釀酒資源,引導村民創辦合作社,打造雙田村米酒品牌,并通過電商平臺,做強做大雙田村釀酒經濟,同時將整合雙田紅色資源,開發“紅色+生態”旅游線路,傳承紅色基因,引領鄉村振興。
親歷者回憶
“我們所住房子是全村最好的”
這小小的村子名為洲田(即周田),二三十戶人家,大半姓葉。我們住的這所房子,在全村算是最好的,并不大,可是那建筑的格式宛然是一座堡壘。這是凹字形的,進門是個方丈大小的院子,上面罩著鐵絲網,那不是平常的鐵絲,二十筷子粗細的特別定造的家伙。朝外正中一間就是堂屋,沒有門窗,堂屋后部有墻,墻后一小間,不知道本來是作什么用的,(太小了,當然不是作為臥房用的)現在卻擺著兩口大尿桶;這堵墻朝外的一面還貼著一大張褪色的紅紙,依稀可以認出還有“……祖宗之位”這么幾個字。
葉仁(即葉錫仁)是負責招呼我們的,燒飯是他,晚上宿在堂屋里守衛的也是他。每天給我們挑水的,則是他的新婚不久的老婆。這所房子孤零零沒有鄰居,我們也出不去,然而村里人還是知道有我們這批外江佬。
敵人進攻惠陽,惠陽已經在疏散,一兩天內就會淪落……可是,這里還是安全的。現在不能走,只好住下來再看情形。敵人這次是抽調了淡水河龍崗的兵力去攻惠陽的……又過了五六天,敵人早已占領惠陽,國民黨的一部分散兵卻像蝗蟲一般撲向洲田附近的村鎮來了。
離舊歷大除夕只有兩天了,我們已經死心塌地在這叫做周田的小村度過這年關了,卻突然形式轉換,當天午后得到通知:明天去惠陽……
——茅盾《脫險雜記》
“游擊隊在茶園設秘密交通站”
我們在田心村住了十多天,然后由游擊隊交通員帶領,步行去茶園。茶園是葉挺的家鄉,游擊隊在那里設有秘密交通站。在路上,我們又碰上了一幫土匪,他們站在半山腰上,手里拿著槍,喝令我們把帶的東西留下給他們。護送我們的兩個小交通員毫無懼色,“喇”地一聲拔出了手槍,用客家話喝令他們放老實點,說我們是打“日本仔”的游擊隊,這一帶到處都是我們的人,誰要惹麻煩,日后定饒不了他!這一番話義正詞嚴,土匪們聽后面面相覷,隨后不聲不響地溜了。
在茶園,我們意外地碰到了茅盾夫婦,還有與他們同行的胡風、宋之的、葉以群、廖沫沙等。他們和大多數文化人一樣,都是從九龍走陸路先到達寶安游擊根據地白石龍,然后再從那邊過來的。我們兩隊會合約有二十人左右,記得還有許幸之、周鋼鳴、沙蒙、葛一虹等。大家見面,喜出望外,互相傾吐這一段流離顛沛的生活的感受。
當時,日本侵略軍正在惠州城燒殺搶掠。而惠州是我們前行的必經之路,我們只得暫時在茶園隱居下來。一個星期后,日軍撤離了惠州,茶園交通站站長藍造同志(惠州區委書記)帶著游擊隊員護送我們上路。
——張友漁《我所經歷的營救工作》
民記走讀團有話說
●惠陽區委組織部一級主任科員吳學珊
雙田村革命歷史值得深入挖掘
雙田村是個群山環繞安靜祥和的小山村,由于地處大山深處,鮮有外人來此,因而很多人不知道,此處還是革命老區。
1942年,雙田自衛隊接受黨的指派,轉接護送香港文化名人經過雙田村,秘密轉送至與麻溪交界的五門坳,再經麻溪淡坑、三棟送至惠州。秘密大營救任務之艱巨,規模之大,時間之短,營救人員之多,不能不說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在海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雙田村作為轉移路線中的一站,見證了80年前的那段歷史,值得深入挖掘。
其實,不僅是與秘密大營救相關的歷史,雙田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故事也值得挖掘,這里不僅有積極參加革命的熱血青年,有為革命英勇獻身的烈士,還有積極捐錢捐糧支持革命、無私奉獻的群眾,他們共同書寫的雙田革命史值得后人銘記,他們的革命精神應當代代相傳。
●市民代表張曉英
在幸福美好的時代更不能忘記歷史
這是我第一次走訪參觀香港秘密大營救途經惠陽的活動地和線路。我們先后參觀了茶園村日新小學(舊址)、善美小學(舊址)、榴兆樓、茶園交通情報站彭屋(東縱物資供應站舊址)、嗣前新居等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營救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有相當大的部分都是經過茶園然后才被轉送至后方的,作為接轉站的茶園村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與貢獻。走進那些充滿歷史滄桑的老圍屋,傾聽當年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轉移的故事,可以想象戰爭的殘酷,也可以感受共產黨的大愛。
如今,戰爭年代的硝煙早已散盡,取而代之的是紅色歷史的厚重感。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在如今幸福美好的時代,更要堅定理想信念,保持艱苦斗爭的精神,不忘初心,立足工作崗位,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紅色東江問答
1.秘密大營救共營救出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及其家屬多少人?
A.600余人 B.700余人
C.800余人 D.900余人
2.秘密大營救從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計起,到1942年的什么時候基本結束?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哪位文化名人把這次秘密大營救稱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A.茅盾 B.廖沫沙 C.胡風 D.張友漁
4.位于雙田村的秘密大營救轉移路線要翻越的山坳是什么?
A.兩門坳 B.三門坳 C.四門坳 D.五門坳
5.茶園村的哪兩座圍屋被選為秘密大營救的接轉站?(多選)
A.榴兆樓 B.嗣前新居
C.茶園老屋 D.松喬樓
(本期黨史知識問答正確答案依次為:C、B、A、D、AB)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香金群 駱國紅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
楊建業 湯渝杭
●指導:中共惠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
●特別策劃: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承辦:惠州報業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