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土金建議將白盆珠古驛道建設成為“發展之道”

        “白盆珠保存有較完整的古驛道近100公里,可以把古驛道和當地豐富的生態、文化旅游結合起來,串珠成鏈。”市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期間,市人大代表廖土金提交《關于推進惠東縣白盆珠鎮古驛道保護修復與活化利用,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建議》,建議深入充分利用白盆珠古驛道資源,串聯起白盆珠各項“珍珠”特色資源,讓古驛道成為鄉村振興新路。

        計劃通過“古驛道+”修復活化古驛道

        廖土金說,惠東縣白盆珠鎮境內有著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保存有較完整的古驛道近100公里。其中,長約10公里的通平古道已列入我市古驛道規劃建設路線。該段古驛道起于白盆珠鎮布心村,終于海豐縣新建村,現有湘子橋等古遺存。當地聚焦資源優勢,結合實際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提出打造溫泉康養特色旅游小鎮發展定位,古驛道可以發揮起重要的作用。

        記者采訪了解到,惠東縣計劃通過“古驛道+旅游”“古驛道+文化”“古驛道+體育”等多種方式對古驛道以及沿線農村進行修復和活化,以道興村,串聯和挖掘散落在古驛道沿線的文化和景觀資源,促進鄉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深入挖掘古驛道沿線紅色文化資源

        廖土金建議,深入挖掘白盆珠保存較完整的古驛道資源,推進古驛道保護修復與活化利用,使古驛道成為“發展之道”和“鄉村振興之道”。今年,已列入市古驛道規劃建設路線的白盆珠鎮通平古道先行啟動規劃建設。同時,要從整體上規劃編制古驛道建設,突出發揮古驛道助推鄉村振興作用,利用古驛道進行串聯,充分挖掘沿線文化、旅游、歷史遺存等資源。特別是要深入挖掘古驛道沿線紅色文化,集中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承紅色精神。同時,考慮修復交通便利的古驛道本體,或可利用綠道、交通干道等連接線進行銜接古驛道線路,增強古驛道可達性。

        廖土金認為,要深入研究古驛道在文化交流、通商、革命戰爭等方面的作用,將古驛道人文歷史信息注入活化利用過程中,通過古驛道這一載體將自然風景、田園風光、歷史文化、紅色革命遺址、古窯址、移民文化、茶園生態農業等展現在世人面前,并與白盆珠溫泉康養業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白盆珠溫泉康養旅游小鎮文化內涵。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編輯: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