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物館藏一件青銅鑄幣,通長6.3厘米,通寬4厘米,由布首、肩、面、襠、足幾部分組成,布首中脊留一銎(qióng),呈圓形小孔,斜肩、橋襠、方足,正面銘文為“安邑二釿”四字,素底空襠,表面有綠銹偏紅,因兩足間袴襠較為平直方正,所以也可稱之為方足布。該方足釿布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專家鑒定為戰國貨幣,并定為國家三級文物,距今約2500多年歷史。
釿,古同“斤”,斧頭,是古代一種金屬重量名,亦貨幣名,俗稱為“錢”。對于“釿”字涵義,有學者認為其有兩種說法,一認為斤、鏟同制,通財貨,曾充作一般等價物,發展成為貨幣后,斤(釿)逐漸演變為重量單位;另一說法認為“釿”為農具,后演變成貨幣,并被借用作貨幣名稱。釿布因面文多帶“釿”字而得名,常見的有“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訚易一釿”“訚易半釿”“陰晉半釿”“梁一釿”“恒釿”“虞一釿”等30余種。“安邑”系魏國的早期都城,“釿”為幣制單位,故知其為魏幣。據有關史料記載,釿布錢文多為魏國城邑,大多出于魏國轄區內,并且形體較大,其鑄行時間約在戰國早中期。近年來釿布在山西、山東等地也有出土。惠州博物館藏的這件“安邑二釿”布幣,應該是戰國早期貨幣,由農具鏟演變而來。我國作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錢幣使用歷經4000多年歷史,這些濃縮了幾千年歷史的貨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朝代的變更,最終也隨之悄然暗淡,逐漸減少并完全消失,但它仍有著不可復制的特殊性。貨幣作為民間商品交換的主要見證物,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貨幣量的多少、鑄造工藝、流通情況等基本信息,同時也反映了各朝代各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狀況。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此時以中原地區為主的疆土上諸侯林立,全國共分為一百多個大小諸侯國,屬于嶺南的惠州地區就記載有一個名為“傅婁”的古國。這一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鑄造屬于本國的金屬貨幣用于商品交易,因此貨幣樣式琳瑯滿目,這種現象直至秦統一中國后頒布了貨幣法,即“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統一流通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實現了我國貨幣形制的第一次統一,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的雜亂狀態,這也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鑄幣的出現,大大促進經濟的發展,結束了使用天然貨幣的歷史,開創了人工鑄幣的歷史先河。惠州博物館藏這“安邑二釿”布幣,見證了當時社會政治狀況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商品交換頻繁,是地區經濟繁榮、社會不斷進步的見證物。這件方足布,保存完好,質地古樸,形制規整,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具有較高的文物收藏及展示價值。
(文/圖 鐘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