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惠州城市更新和“一湖兩江”城市會客廳的重點任務之一,惠州市中心城區城市景觀亮化工程春節前全部完工,包括西湖景區、朝京門、掛榜閣在內的17個亮化點全面亮燈,豐富多彩的燈光點亮了惠城的夜,城市顏值和氣質提升一個檔次。
金帶街、水東街、祝屋巷等歷史文化街區相繼繡出新天地,相形之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北門直街,依然待字閨中,它在翹首期盼著活化利用,再現魅力。
漫步北門直街,滿是市井味道。
緊挨城市“寶瓶”梌山
在惠州中山公園梌山北側,有沿平緩山勢而修建的北門直街、北門大街和府背巷等多條老街舊巷,縱橫交錯,與周邊山水自然肌理互相協調,整體風貌現狀保存較完好,歷史上還不乏名門望族和清流雅士,是一處頗具魅力的街區。
2014年6月,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惠州5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核心保護區西起北門直街二巷,東至濱江西路,南起梌山——古代惠州府衙所在地,北接“天塹”朝京門,是官衙后面的街道,也是通往重要關口的道路。整條街區以北門直街為軸,呈魚骨狀,肌理清晰,格局完整。
北門直街的歷史文化可追溯至隋朝。隋開皇十一年(591),朝廷在梌山設立循州總管府,至清末,梌山一直是惠州乃至整個粵東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梌山內深埋一口有待挖掘的隋代古井——梌井,被譽為惠州“開城第一井”。
相關資料顯示,北門直街歷史遺存豐富,擁有成片集中的傳統民居和多處文物古跡。2003年年初,惠州市政府核定了全市第一批歷史建筑,其中梌山范圍內有10處,即中山紀念堂、仲愷紀念碑、望野亭、東征遺址、橋子頭明代牌坊、文筆塔、明清城墻、鼎臣亭、梌山書院舊址、小東門古渡頭。
一座小山密集分布歷史建筑和遺址,顯現其在惠州歷史版圖中地位的獨特。如今,它棲身熱鬧都市一角,以其厚重古韻和市井風情,鑲嵌在惠州城市化的進程中。
曾是傳統居住區
不過,以北門直街之名來稱呼惠州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也同樣突出了北門直街不可取代的地位。這是一條與惠州古城共生共榮的古街。
早在隋代,這里便有居民聚集生活。南漢時期,為強化軍事防御,當局在梌山開始修筑府城城墻。至宋代,城墻日趨完整,北門直街成為惠州府城主要街道。明清時期,惠州城墻大規模擴建至整個橋西片區,北門直街發展為傳統居住區。
據《惠州市橋西志》記載,北門直街是南北朝向,南為北門大樓,全長300米,寬4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北門直街以前中間鋪三條大理石塊,兩旁鋪磚,1983年改鋪為水泥路面。北門直街1968年曾改名為解放街,1982年恢復舊名。
北門直街是條沉寂而內斂的街道,兩旁的房屋也排列得錯落有致,有剛裝修過嶄新的房屋,時而還會發現它們中間還隔著百年老屋。在北門直街靠東的區域,分出了多條古巷,直抵古城墻墻基,其中,北門直街四巷還可以東出東江邊,舊時的居民常常翻過城墻到東江邊汲取飲用水。
無疑,在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居民較好地傳承了老惠州的生活習慣,集中展示了惠州自明朝尤其是近代以來的城市發展變遷。
老街大家風范
漫步北門直街,只見青磚老墻長滿青苔,梁垣樓板被歲月染黑,樓房年久失修看起來岌岌可危。不管是在傍晚還是凌晨,市井味道,灑落滿街。這里的房子,大多成為異地務工人員棲身城市的臨時居所,靠近街邊的房子大多出租給人經營生意,有賣菜的,有賣水果的,有理發的,有經營快餐的……不變的店鋪,流動的老板,用汗水和辛勞維持一家溫飽。
當然,大家風范也能看到,屋檐下精美的壁畫在依稀描繪著往昔榮光。北門直街大部分古民居的大門兩旁貼著四字對聯,這樣的姓氏堂聯讓明眼人了解到這家人的姓氏和源流,比如林家門口貼著“西河世澤,九牧家聲”,張家的門聯上寫著“青錢萬選,金鑒千秋”,李家的門聯上則寫著“龍門登士,展洞傳經”。
姓氏堂名與堂聯是中國姓氏文化中的一種特有現象,不但是祖先崇拜與尋根意識的集中體現,也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人文內涵。北門直街這種姓氏門聯的習俗,在聚族而居的農村較為常見,在市區比較少見,隨處可見的堂聯在預示著,此片區域乃百姓人家。這也從某種程度說明,惠州對五湖四海人群的包容品格,自古有之。
北門直街苗家祖屋內的手繪圖。
苗家大屋育教育世家
北門直街還有“四大家族”的傳說,但至今是“苗黎黃殷”還是“李林黃苗”,無人能定論。
舊時,北門直街有“陳家文,苗家算”一說,即北門的陳家從事文學教育,而苗家擅長理科教育。北門大街25號和28號的苗家,是讓惠州人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大家族。
苗家族譜上還記載,苗雨青、苗振綱等人載入《惠州府志》。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英才輩出。最為傳奇的是,苗家發展成了一個教育世家。
苗家從事教育的帶頭人苗致信,民國時期任廣東省立惠州中學校長,后歷任中學校長、中學教師,新中國成立后任廣東省立惠州師范學校副校長。苗致信一生與教育結緣,數學造詣較深,著有《幾何學》《三角函數》《解方程式》等著作,并開啟數代從教的家風。
自苗致信起,苗家四代30余人終身從事教育,其中,其子苗文綏先后任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教授,孫女苗理正任惠州市第一中學校長。苗家從教者,從大學至幼兒園都有,桃李滿天下,于198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優秀教育世家。
北門直街苗家烏記飯店。
祖屋開飯店傳承惠州味道
在北門直街,還留下“惠州小香港”的印記,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親人去香港謀生。20世紀70年代末,由香港傳過來的觀念也很早地被北門直街人所接受,北門直街在那時被稱為“惠州小香港”。
惠州第一批個體戶在北門直街紛紛出現,“永記”蛇餐館、借鑒香港模式的發廊“新新發廊”等,都留下了一段城市記憶。
北門大街28號苗家祖屋,年過花甲的苗永安成為苗氏家族的留守者。苗家祖屋經過拾掇和布置后,面貌比以前改觀不少,變得寬敞明亮,屋中舊物擺設也異常得體。
苗永安從事飲食行業大半輩子,年輕時在東興、金星等惠州著名飯店做廚師,20多年前自己創業,從早餐、夜宵等攤檔做起,后來在苗家祖屋大門開了一間烏記飯店。因為小時候的外號是烏仔,所以飯店名叫烏記。
傳承惠州味道的苗永安,還在活化老屋的歷史。他在苗家祖屋大廳旁,開設了兩個包間,配置座椅,供食客就餐,除了墻壁粉刷一新外,房間的地板、天面古樸如初。人多的時候,他就在老屋的大廳里,再擺幾張桌子。
在過去幾年,得益于惠州保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力度加大,北門直街的面貌改善很多,苗永安的顧客也多了起來。
文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圖 惠州日報記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