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藍田嘗新節:傳承300余年 “豐收節”地方版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進入小暑,天氣開始炎熱,“三伏天”不遠,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祭祀祖先,然后人人品嘗新酒等。今天,這種習俗式微。但在惠州北部、龍門縣藍田瑤族鄉,農歷六月六嘗新節作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地傳承,彌足珍貴。

      龍門農民畫畫家黃偉平、劉少夏作品《豐樂年》,展現藍田嘗新節場景。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翻拍

        瑤鄉嘗新節傳承300余年

        藍田瑤族鄉六月六嘗新節,傳承已有300多年。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日,早谷成熟,開鐮收割,人們嘗食新米、瓜果、菜蔬,預祝豐收,稱為嘗新節。

        揆諸歷史可以發現,這種習俗在藍田傳承有其獨特的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

        “龍門……萬山之聚也,其北一支為上建、石馬,石馬山冠諸山”,“十八堡地較廣,有唐魏風,上建、高明、鐵崗多土著,俗雖樸野尤推淳。”清代龍門地方志所說的“上建”,是今天的藍田。

        聚居于藍田的瑤民,歷史上曾傍山挖窯而居,或半穴居,自稱“山仔瑤”。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記載,“山瑤穴居野處,雖有屋以庇風雨,不過剪茅叉木而已。”《中華民族志》則指出,“生瑤即山瑤,皆居于巖峒之中,不與華通。”

        根據藍田瑤族口頭傳說故事,其先祖是從韶關北部的瑤山地區搬遷而來,時間推算起來不晚于明初。

        歷史上,土地是瑤族人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古時藍田瑤族的土地占有形式主要有三種:地主擁有的土地、農民自己開墾的土地以及“公償田”。“公償田”的所有權為同一宗族的子孫共有,平時租給本宗族家庭耕種或輪流耕種,租谷或收獲物用于宗族的祭祀活動。山林則出售給人砍伐,所得款也用于宗族的公益活動。

        在生產勞動中,男女分工明確,男子從事重體力勞動,如犁田、耙田、挑秧、打谷等;女子平時從事家務勞動,紡紗織布,農忙時則負責插秧、割禾等較輕的勞動。

        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人們產生了相關的民間信仰,主要體現于六月六嘗新節和十月牛王節。

        每年六月,早造作物開始收成,人們食新米、瓜果、菜蔬,預祝豐收。嘗新節由當地各姓族長選定六月的某吉日,統一出告示過節。午飯后,村人相聚在陰涼處閑聊或嬉戲。

        每年十月初二則是牛王節,當天,人們用菜葉包肉等食物喂牛,以慰勞牛一年的辛苦。

        飽含祈求豐收的愿望

        藍田瑤族因與其他民族頻繁接觸,在民間節日上,既保存了本民族的傳統,又吸取了其他民族的節日形式。瑤族同胞過六月六嘗新節,親自品嘗自己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喜慶豐收。

        在中國古代,“嘗”是一種祭禮,即在秋收時節祭天帝和社稷的禮數。《禮記·王制》云:“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中國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同時也是一個具有美食傳統的國家。食物生產首先是滿足人之果腹,由此產生了食物之美味體驗,即文化。人們通過品嘗食品,體驗農業文明,其中“美味”是關鍵,特別是季節食品。

        廈門大學教授、中國藝術遺產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彭兆榮認為,美食有一個前提,由“嘗”來實現。《說文解字》:“嘗,口味之也。”“口味”不尋常,首先它是一種身體感官的感受;但是感官經驗與社會經驗緊密相連,特定群體、區域的人接受相同的菜系,使得身體感官趨向于接受同一體系的飲食。

        進入農歷六月,暑熱開始流行。在農村地區,經過農歷五月的搶收搶種之后,六月份的農事主要是各種田間管理的工作,一方面勞動強度相對降低,另一方面農民在每天伺候莊稼的過程中,升起對秋季豐收的渴望。祈禱豐收就成了小暑農事民俗中的主要內容。

        龍門藍田瑤族鄉六月六嘗新節,可以視作今天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地方版,它蘊含著古樸深厚的豐收文化底蘊,為農耕社會人們生活的縮影,對研究農耕社會文化的發展歷史和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