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名片 花圍村
花圍村位于龍門縣龍城街道東部,地勢平坦,坐北向南,東南面有三洞河自東向西在村邊流過,北面有白沙河自北向南流過,匯入西林河;▏寰帻堥T縣城約2.5公里,209鄉道貫穿全村,交通便利,屬城鄉接合部,轄廖一、廖二、花圍、山尾、劉冚、羅江圍、下陳、樟山、古樓、塘下、周田、華新、蘇屋13個村民小組,共517戶2143人。
花圍全村總面積有1.6平方公里,有耕地1700多畝,其中山地、旱地698畝,產業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經濟作物有花生、蔬菜,特色農產品以冬瓜為主,畜牧業主要飼養雞、鵝、鴨。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及工資性收入等。花圍村傳統食品主要有炒米餅、油角、糖環、糯米湯圓、糯米艾糍、粽子、月餅等。
花圍村毗鄰龍城,是古代連接河源與龍門的交通要地,自明清之際建圍定居以來,已有兩三百年歷史。
花圍村多溪流河谷。傳說花圍村的先民趕鴨來到此地,見這里生長著許多梅花,或燦如云霞,或冰肌玉骨,景色十分迷人,于是停下來小憩片刻。想不到睡著后夢見一位白衣仙子,一邊以手指地,一邊盈盈淺笑,一陣清風過后,便消失不見了。趕鴨人醒來后覺得很神奇,挖開夢中白衣仙子所指之地一看,居然挖到了一甕白銀。先民們覺得此地為神仙福地,地下埋有聚寶盆,于是不愿再漂泊遷徙,選擇在這里安居落戶。
由于建村時梅花盛開,花圍村曾取名為梅園村。民國時期,又因村民多種植培育花苗、開辦花圃場,遠銷粵中及珠三角,因此更名為花圍村。兩度以花為名,兼著毗鄰縣城,風光秀麗,花圍堪稱龍門縣城的“后花園”,而今,更成為數字化新農村。
俯瞰花圍村。
多姓村
和睦共處 和諧包容
和很多鄉村一姓一村不同,花圍村雖然人口不多,但姓氏繁多,世居于此的村民姓氏有鄧、劉、張、梁、曾、朱、譚、潘、陳、廖、蘇、羅、邱、黃、李氏等十余個。
其中,劉氏于清朝初期搬遷至此落擔;鄧氏于清朝初期由龍門甘香、水貝等地遷入;邱氏由新豐遷入;黃氏由梅縣遷入;李氏隨其親戚從增城遷入;張氏、梁氏、曾氏、朱氏、譚氏、潘氏、陳氏、廖氏、蘇氏、羅氏均因新中國成立后龍門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從附近村落合并到該村落戶居住。雖然遷入的時間、地點各有不同,但是各姓氏在花圍村和睦相處。
如果將花圍村比作一個圓,那么圓心就是花圍村民小組。沿著花圍村轄下的花圍村民小組村道向前,一座古色古香的圍屋巍然聳立,圍屋入口的門樓始建于清朝早期,坐西向東,為二層三開間布局,硬山頂、龍船脊、蓋灰瓦、青磚墻。二層墻體設有四方麻石窗口和葫蘆形望眼,堅實穩固,以作防衛、抵御外敵之用。
葫蘆肚大口小,諧音“福祿”,傳說中太上老君用來裝靈丹妙藥,還有的神仙用來收妖降魔,因此,葫蘆望眼有著護佑全村平安吉祥的寓意。而且葫蘆形望眼外窄內寬、上窄下寬,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機槍在里面可以上下左右擺動,射擊范圍廣泛,從而提升其保衛功能。
門樓二樓有一道護圍墻,拱護著環繞全村的跑馬道,門樓墻有近一米厚,歷百年風霜仍固若金湯,以前花圍村村民在里面鑿井儲糧,若有敵來犯,關上大門后全村無需外出,可保障兩個月左右生活無虞,縱然外面兵荒馬亂,動蕩不安,卓越的防御系統足以令村民們的日子過得泰然。
進入門樓左側有一間私塾,為一進一天井布局,同樣為硬山頂、蓋灰瓦、青磚墻。新中國成立后私塾曾用作鄉府辦公場所,也做過公社駐點辦公室,因年久失修,現已閑置。私塾再往前,是一座古宗祠:鄧氏公祠。鄧氏公祠始建于清朝,占地500平方米,坐北向南,為五開間三進二天井布局,磚木架構,青磚墻,蓋灰瓦。正門由兩根八角石柱承重,門楣嵌有“鄧氏公祠”石牌匾,門檐額有精美雕花。
宗祠一進上方有博古紋鏤空木屏風,兩側各有一間廂房,右側設有土地公神臺。天井兩側為廊房。二進由六根麻石石柱頂梁,覆盆柱礎。三進設鄧氏祖宗神主位,村民時節前來供奉。鄧氏公祠總體布局基本完整,木架結構十分穩固,具有鮮明的嶺南建筑特色,現仍作紅白大事或宗族活動之用。鄧氏宗祠兩邊平均分布著四條居民巷,為廣府傳統古民居,現存約50座。古民居群坐南向北,呈棋盤狀布局,巷道二橫六縱、青磚鋪道、錯落有致,整齊暢通的巷道發揮著交通、通風、防火的作用。
古民居巷子中安放有一個保留完整的石舂,該石舂由石支撐架、木碓桿、石碓和石臼幾部分組成,石碓和石臼用的是同一種石材,石連在原木上,由一人或兩三人協力踩踏,有節奏的起落,一人手拿小掃帚或長柄勺子,隨著石舂的升起快速撥動石盆里的糧食。時至今日,逢年過節,村里還有人用石舂來舂米粉、花生、芝麻等制作米餅、湯圓、艾糍餡料。
在花圍村眾多姓氏中,雖然只有鄧氏公祠和圍屋保留下來,但透過各個村民小組的地名,依然能感受到花圍村曾經圍屋錯落的盛況。而今,每逢紅白喜事,圍屋中不僅有鄧氏族人,各個姓氏彼此姻親交好,水乳交融,都會往來慶賀,觥籌交錯之中,彼此的感情也相融日深。
煥文樓
巍乎武備 煥乎文章
在花圍村,有一座地標性建筑,名為煥文樓。煥文樓是一座碉樓,在鄧氏公祠左側!盁ㄎ摹倍值涔食鲎浴墩撜Z》“煥乎其有文章”,用以勉勵子孫發奮讀書。但其功能則更多體現在防備上,即保護整個圍屋的安全。
據村中長者介紹,煥文樓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坐東北向西南,樓高4層,4層上為天階,總面積達975平方米,每層面積約為175平方米。在過去,毗鄰煥文樓的是花圃和炮樓,煥文樓與圍屋門樓之間由跑馬道連接,跑馬道寬兩米有余,可供兵丁巡邏守衛,村民可以直接從門樓上通過跑馬道直達煥文樓的二層。
煥文樓每層設有石窗,第四層正面有寬敞石窗六個,每個窗口均可俯視各方。樓內墻長20多米,寬約15米。碉樓磚、石、木結構,平面呈“器”字形,屋面陰陽瓦,鑊耳封火山墻,屋頂設女兒墻,女兒墻有槍眼,屋頂線腳檐口呈45度青磚出挑。五層樓頂鋪設階磚,村民可在樓頂觀察周圍情況。二層以上墻體設槍口,四層設紅砂巖石夾窗口。碉樓僅設一門,麻石石夾趟櫳加木板門。門楣上有石匾,刻有“煥文樓”三字。
碉樓內部設一廳四房一樓梯口。每層地面均為階磚鋪地,一層樓梯口設兩門,但僅一門可通向樓上,據村民介紹,這種構造能起到迷惑敵人的作用。一層各房門均為拱形磚卷門,每層設木樓梯和木樓板,可以行人。一層的一個角落有一眼水井,井深五六米,井水可供樓內全部居民飲用,雖已廢棄多年,如今井水依然豐盈,水面距離地面不到1米。煥文樓規模弘大,結構精美,是龍門縣發現的碉樓當中保存完整、較有價值的一座。
據花圍村的長者介紹,鄧氏家族在龍門屬書香門第,出過多名秀才、貢生。鄧氏先人、九世祖鄧貴華墓碑記載,煥文樓由鄧貴華與他的父親鄧良寶兩代人建造完成。鄧貴華好讀書,累官至按察司,致仕之后,曾受文林郎,這是清朝時為文官所授的散官名。因此將具備防御性功能的炮樓取名為“煥文樓”,意為崇尚、發揚讀書傳統。之后煥文樓更成為花圍村眾多學子讀書切磋文章的處所。
精氣神
風云際會 百年滄桑
花圍村和煥文樓為鄧氏族人的繁衍壯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后,鄧氏子孫耕讀傳家,累有功名。鄧貴華的后代鄧致和、鄧中和、鄧燮和等皆有功名。據《龍門縣志》記載,鄧致和,清道光二十二年,歲貢,任電白縣訓導;鄧中和,宣統年,歲貢,任普寧縣訓導;鄧燮和,宣統歲貢;鄧參和,宣統歲貢。一門四貢生,在當時被傳為佳話。按照當時的傳統,凡獲得功名的應掛匾立石表彰,至今鄧氏祠堂尚保存有四塊牌匾和兩組功名石。
花圍村自開村以來,便以花木為業,以耕讀傳世,廣有財富。為鼓勵支持子弟讀書,當時花圍村設立“聚福堂”發放助學補助;為獎勵讀書有成的年輕一代,凡獲功名者,均可分別按雙倍、三倍、四倍領取補助;凡外地求學的人,一律由聚福堂負擔全部費用。因當時嶺南學術高峰在廣州,花圍業務往來與廣州聯系也較多,因此“聚福堂”在廣州小北路購買了一座小洋樓,稱作梅園書院(當時花圍仍叫梅園圍),供全村學子在此食宿,安心參加鄉試和切磋學問。
巍巍數百年,煥文樓一直守護著花圍人。新中國成立前,社會治安不好,龍門多山,常有盜匪襲擾,因此每到危急時刻,花圍全村居民都搬進煥文樓里居住,以避危險。
經過長期的積累,到清朝晚期,花圍鄧氏已經頗有家資,成為龍門有名的富戶。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一位叫鄧瓞初的嬰兒呱呱墜地,因出生于茂名,因此又叫鄧茂生,在“聚福堂”的資助下,他在廣州大學順利完成學業,成為當時龍門為數不少的新式學堂的大學生。
學成回龍門之后,鄧瓞初一邊經營家族產業,一邊從政。他的兒子鄧繼凡在父親的蔭蔽下,貿易經商,收租放貸,也收獲頗豐。
1948年春,眼看著國民黨政權即將崩潰,控制著龍城經濟命脈的鄧瓞初乘機印制發行“商會紙”,替代當時貶值嚴重的紙幣,投放龍門縣城市場!吧虝垺绷魍ㄟ_三個月之后,鄧瓞初又以有人偽造商會紙為借口,停止使用,導致受害者無數。新中國成立后,鄧瓞初被人民政府依法槍決,鄧氏宗祠被充公,分給貧苦群眾。當時全村姓氏共有十四個,幾乎每家都分到了,自此花圍村形成現在多種姓氏共存的局面。改革開放之后,鄧氏宗祠回歸鄧姓后人所有,宗祠周邊土地和碉樓為花圍各姓氏村民共有。
1957年夏季時分,暴雨肆虐,當時花圍村的許多低洼地都被水淹了,花圍小學也遭水浸,學生們都轉移到煥文樓上課,現在花圍村很多老人還記得在煥文樓讀《三字經》的場景。1964年,煥文樓還用作政府的辦公大樓,后來也曾被用作倉庫保管糧食,往后就一直空置。
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堅固的煥文樓整體結構依然保存良好,無嚴重損毀。花圍村村民對煥文樓懷有深厚的感情,并有保護古建筑的良好意識,為此,村委會曾召集鄉親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對碉樓進行保護,并起草了書面報告,向龍門縣文物部門申請把煥文樓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在多方努力下,2010年,煥文樓被正式列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一座碉樓,以“武”守衛一方家園安危,又以“文”澤被一方莘莘學子,卓然立于鄉間,見證著一個村莊的傳承與發展,涵養著花圍人崇文尚武的精神氣質,雖經百年傳承,依舊巍然獨秀。
池塘 蔭地脈養真氣
在鄧氏宗祠門口,有一片禾坪,是村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再遠處,由一道青磚照墻隔開,便是一方池塘。池塘碧波瀲滟,倒映天光云影,池塘邊野花開得熱烈燦漫,池中有游魚嬉戲,翕忽往來。這是一個典型的傳統風水塘,呈半圓狀,如半輪月亮。
在客家文化中,“風水塘”是兼顧了實用性和美好寓意的存在。大多數客家圍屋前都有一個池塘甚至多個池塘,在傳統民居風俗中,村民們認為“塘之蓄水,足以蔭地脈,養真氣”,故“池塘”有養人蓄財、財丁興旺的寓意,并且身兼用水便利、安全防火的重任。
在早些年,池塘的實用功能主要是用來洗衣服、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因此,花圍村的早晨是從池塘邊開始醒來的。婦人們陸續端著木盆到池塘邊洗衣服、聊天,洗完了,禾坪上支起竹竿,就近晾曬很方便。
農人在菜地里摘好菜后,就到塘邊把菜粗略洗洗,菜頭、黃葉直接扔進塘里喂魚,若是留著自家吃用,便回去用井水再洗一遍便可下鍋;若是販賣,也可顯得更加鮮嫩水靈。待到夏日,半大的孩子結伴鳧水嬉戲,打撈魚蝦,一個村子就這樣熱熱鬧鬧開始一天的作息。
隨著社會發展,大多村民搬進新居,這些熱鬧的場景已不復可見,池塘邊漸漸沉寂下來。但不論如何風云變幻,這口風水塘仍靜靜地守衛著村莊,成為年歲漸長的一代村民的回憶,有些故事,仍有所憑寄,留待與孩子們慢慢述說。
古井 花圍故事不干涸
花圍村有兩眼古井,一眼位于鄧氏宗祠門前,一眼位于煥文樓內一層,兩口水井均為一眼井,至今仍水源充沛。
漢字“井”字,最早見于《周易·井卦》,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朱熹注曰:“井者,穴地出水之處,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故為井!
水井是一個村莊的根本,村民飲用漿洗乃至灌溉都離不開水源,而在古代,鑿井極其不易,因而一整個村子大多聚井而居,水井也就成為一個村莊最具生活氣息之所在,記錄著家家戶戶的悲喜,見證著一個村子的興衰!吨芏Y·地官·小司徒》曰:“九夫為井,四井為邑”。
所以,井成了故土家園的象征,諸如“井邑”“村井”“井里”“閭井”“井落”“井屋”“井甸”“鄉井”等詞,都可借代村莊或家鄉!笆芯藷煛贝碇鵁狒[和生氣,“背井離鄉”意味著無奈與不舍,“斷井殘垣”顯示著荒涼與悲愴,井卦辭曰“改邑而不改井”,井一經開鑿便固守一方,成為故鄉的“根”,牽動著人們的鄉思鄉情,其意象在鄉村文化中可謂濃墨的一筆。
花圍村的兩口古井滋養著世世代代的村民,如同一段文化符碼,默默地承載著花圍村的歷史;▏宓拇迕駛冊谡衽d發展的同時,也積極保護著這兩口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古井,讓花圍的故事如井水永不干涸,源源不絕。
古榕 一片清涼境
花圍廖村有一棵老榕樹,虬枝崢嶸,樹葉深碧,如亭如蓋,樹身皴錯,貼著村民用以祈福的紅紙。
在鄉村文化里,作為故鄉意象出現的植物有很多,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樹木,桑梓、松柏、楊柳、老槐,各有各的故事傳說。在龍門,被寄托了最深厚感情的大多是榕樹。有道是“無榕不成村”,幾乎每一個村落自建村伊始便會栽種榕樹。
“榕”者,“容”也。榕樹樹冠高大茂密,如撐起華蓋,能遮風避雨、蔭庇鄉人;榕樹根系發達,氣根千絲萬縷,能獨木成林,象征著家族開枝散葉,繁衍壯大;榕樹生命力旺盛,經年長青,數百年乃至千年的榕樹并不罕見,所以也蘊含康健長壽、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因此,榕樹成了很多村子的守護神樹,也形成了獨特的榕樹崇拜文化,逢年過節,燒香祈福,希望能護一村安寧,風調雨順,老少安康。
花圍廖村的老榕樹歷經風霜,如一位慈愛堅韌的長者,懷著滿腔深沉的熱愛,守護著這片土地。從清代至今,花圍經歷過朝代變更,經歷過炮火的洗禮,他滿懷悲憫,伸向天空的枝丫如強健的臂膀庇護著這個村莊;他泰然挺立,筆直的樹干如撐起的傲骨彰顯著無聲的力量,凝聚著這個村莊不屈的靈魂。
隨著新農村的振興發展,花圍村的村民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精神生活也豐富起來,茶余飯后在樹下納涼閑聊的場景漸漸消失,老榕樹與周圍漸漸繁茂的竹林、龍眼樹林形成一片清涼之境,這是一片安寧的凈土,老榕樹帶著一種從歲月踏歌而來的溫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