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繩武圍綜合項目啟動 擬投資25億打造美麗鄉村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龍門人文明珠 嶺南鄉村毓秀
      龍門·繩武圍綜合項目啟動,擬投資25億元打造美麗鄉村

        繩武圍

        龍門人的“母親河”增江,蜿蜒曲折,千重靈秀,兩岸古村星羅棋布,錯落有致。近年,一個位于增江南岸的古村——龍華繩武圍聲名鵲起,于2013年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并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東風,重煥生機。

        日前,計劃投資25億元的龍門·繩武圍綜合項目啟動,面積約1.36平方公里,以繩武圍古村落和增江河龍華段為核心,深度挖掘繩武圍“崇文尚武、家國天下”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內核,圍繞“文、農、旅、商、體、康、養”等方面做文章,構建“古圍新城”的產業發展格局,探索鄉村振興的“繩武圍模式”,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性項目。

        明清兩代雄踞一方的商業版圖、書香門第、仕宦世家,400載繩武圍得今日之聲名與機遇,其來有自。 

      繩武圍有400多年歷史,是一座圍屋式建筑。

        “鼎革樓”的興建與劫難

        明清時期,增江南岸、龍華圩附近,兩個規模宏大古村落——龍江圍(今水坑村)、繩武圍(今龍華村新樓下)相繼出現,它們是李姓村落,史稱“蓼溪李氏”,為龍門的名門望族,亦是嶺南先民在山水之間開基落擔、開枝散葉的代表。

        南宋時期,蓼溪李氏先祖由韶關南雄珠璣巷南下番禺,后建業于龍門,最后定居龍華蓼溪嶂下,先后開辟出龍江圍和繩武圍等建制恢弘、構建精美的圍屋。

        這個繁衍700多年的家族,保存著古圍屋、家祠、文筆塔、書室、功名碑、碉樓等眾多載體,為古代嶺南人的播遷與發展留下厚重的腳注。

        繩武圍的背后是一段深刻的家族記憶。明朝萬歷元年(1573年),蓼溪李氏六世祖李孟盛(號梅莊)之孫李素閑離開龍江圍,遷居龍華圩旁,開建繩武圍。李素閑志向遠大,不倚祖蔭,自謀大業,其到繩武圍建的第一棟建筑,命名為“鼎革樓”。“革,去舊也,鼎,取新也。”李素閑以此明志,終得償所愿,謀得豐厚物業,人丁也興旺起來。

        明末清初,正值亂世,匪寇竄入龍華。鼎革樓在當時已是大戶人家,成為匪寇打劫的目標。繩武圍后人整理的家族資料記載有“鼎革樓難”:一天,匪寇對繩武鼎革樓發起進攻,李氏族人最終抵抗不過,慘遭匪寇滅絕人性的血洗。血洗之時,十一世李待舉(字莘士)因在外婆家,幸免于難而得生。

        李待舉,為李素閑的三子李茂飾之孫,父親李主兌。李主兌為“明季稟生,博學能文,尚節義。崇禎甲申聞京陷,涕泣累月竟以憂憤卒”。父親逝世時,李待舉年方十五。父親去世沒多久,李家就“遭土寇焚刦,闔門罹難”的“鼎革樓難”。

        “鼎革樓難”后,李待舉在外婆家長大,后回到繩武圍艱難創業,頗有當年曾祖父李素閑的骨氣。

        繩武圍李氏兩次創業,其過程和規模,后人已無法詳述。李氏后人口耳相傳,他們原來有個采石場,石場曾經有上千工人,主要生產石灰、石灰油等,并通過船運送到廣州。

        清咸豐版《龍門縣志》記載,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龍門縣大旱,知縣盧世貴及其屬官借巡撫“均糧均役”之檄,在法定賦稅以外加征數倍,命書吏、差役下鄉勒索,竟至勒人賣兒貼婦、賣墳毀屋的地步。稍不遂意,民則立斃杖下,士亦鎖拿監禁,哭聲震野,逃亡者以千百計。有感于這些繁重的苛稅,李待舉上書兩廣總督石琳,期間幾為盧世貴所陷害。李待舉抱著生死置之度外的決心去做這件事,最終,龍門百姓得以除去加征。李待舉因此被鄉民贊譽為“人杰”。 

      繩武圍高大厚重的圍墻。

        建圍寓意“繩武耘經”

        隨著明末清初動蕩結束,繩武圍迎來了它的盛世。李待舉之后,又經過李家兩代人的努力,到第十三世李隸中,李家家業漸豐。

        歷經“鼎革樓難”,李家痛定思痛,逐漸建設一座具有防御功能的圍屋。該圍的正門門楣陽刻“繩武”二字,典出《詩經》之“昭茲來許,繩其祖武”,圍的西面側門則有“耘經”二字。“繩武”和“耘經”,寄托李氏對后輩文韜武略的期待。

        繩武圍融合廣府建筑和客家圍屋元素,外圍墻內梳式建筑,坐南向北,總面闊168.95米,總進深92.52米,占地面積約15632平方米,由圍墻、祠堂及周邊的三合院式民居組成,十多棟的鑊耳大屋大氣恢宏。圍中軸線上的祠堂命名為主兌李公祠,祠前有品字形的三眼水井,祠堂與民居用隔火墻隔開。四周圍墻高筑,內墻有跑馬道,墻體有槍眼。

        繩武圍最讓人震撼的莫過于保存完好的圍墻和跑馬道。從外面看,是七八米高的圍墻,四周還有炮樓;從里面看,圍墻之下還有一圈2米高的跑馬道。跑馬道約1米寬,站在上面,剛好能夠到圍墻的箭孔,可攻可守。

        繩武圍固若金湯。1953年,增江水漫龍華,洪水漲至繩武圍外墻3米高處,但洪水基本沒對繩武圍造成損失,洪水退時,僅把大門西側的圍墻沖歪一點,這足以見繩武圍之堅固和強大的防御功能。

        此外,李隸中的二兒子李步云還在繩武圍旁建起一座10多米高的碉樓。若遇到強盜洗劫,族人可以全部轉移到碉樓避難。 

      鑊耳屋象征著官帽兩耳,有“獨占鰲頭”之意,一般要有功名的鄉村方可建造。

        書香門第仕宦世家

        繩武圍李氏不僅繼承了先祖的經商之道,還傳承了崇文重教的傳統,由此延續出一支書香門第、仕宦世家。

        進入清代,繩武圍開設詠春園、蓬春園、泰棧書房等私塾教育子孫,讀書人紛紛登科及第。自李隸中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取舉人至清末,繩武圍出八位舉人、十四位貢生,可謂是斯文林立,文韜武略皆有之,且官風廉正。

        這些讀書人中,其中比較出名的是李隸中和李步蟾兩叔侄。李隸中在山東多地任知縣、州判等職,深得民心,被任地子民稱為“清官第一”;李步蟾在陜西、甘肅等地任縣令和州判,體恤民情又法治嚴明,被任地子民稱為“李青天”。繩武圍耘經門每年張貼的春聯“銘垂東魯,績紹西秦”便是對李隸中和李步蟾兩人事跡的概括。此外,李步蟾之弟李步墀人稱“鹿池先生”,著述頗豐,而李步墀之子李柱蘭,善謀善戰,也是著述諸多。

        民國版《龍門縣志》總纂鄔慶時稱,龍門藝文,就個人而言,以地派劉士驥為盛,就家族而言,以龍華李氏為盛,李隸中所著書有兩種,李步墀所著書有四種,李柱蘭所著書有八種,李熾(李柱蘭之子)所著書有三種,而李步蟾的詩句,婦孺皆有傳誦。李氏后人曾經統計,李氏家族共撰書六十六卷,可惜全部失傳,這讓李氏后人惋惜不已。

        今天,遠遠望去,占地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的繩武圍儼然一座堅固的城堡,氣魄不凡。門樓前,是一個半月形的池塘,門樓兩側,立著多塊清代的功名夾,依次刻著繩武圍李氏讀書人在清朝乾隆、咸豐等不同年代考取功名者的名字,其中還有在京城履職的高官。鑲在墻上的一塊大石牌,更是密密麻麻刻著數十位李氏族人名字,那是民國時期在全國各地為官或經商之人。

        繩武圍內,有一口三眼井,建于清乾隆年間,井水清澈,從不干涸。四周墻體以青磚砌成,井面以數塊麻石板覆蓋,正中留有三個提水口,呈品字形,其含義是以品為德,并以清廉似水、飲水思源之意來警示后人。如此井水,從某個側面流露一個大家族的細節,讓人敬佩。

        高大的圍墻、雄偉的門樓、古樸的民居……走進今天的繩武圍,一道厚重的圍墻將寧靜的繩武圍和熱鬧的龍華圩相隔,墻內墻外宛如兩個世界。龍門·繩武圍綜合項目,將打通墻內墻外的世界,搭建起一塊詩意棲息地。

        ◆延伸閱讀

      清代繩武圍詩人群

        清代龍華繩武圍李氏出現了一個詩人群體,李氏連續幾代人,或踏入仕途,或歸隱田園,或舌耕杏壇,均喜吟誦并結集成書,展現了深厚的家族文化。

        近現代知名方志學者、番禺人鄔慶時編撰民國版《龍門縣志》提到李氏詩人五人,李隸中是李步蟾、李步墀兄弟的伯父,李步墀子為李柱蘭,而李柱蘭子為李熾,連續四代人,均為龍門當地乃至粵中知名詩人。

        “山左清官第一”李隸中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李隸中中舉,派往山東省任職,歷任福山、黃縣、夏津、博山、邱縣縣令及德州州判、臨清直隸州州同等職位,所在多善政。李隸中在外為官多年,“歷宰六邑佐二州,不名一錢,時稱山左清官第一。”李隸中著有《宦游草》《蹈實山房文集》《蹈實山房詩集》,后散佚。志書稱其“所作感懷詩,東人傳誦之。”這是李隸中現存唯一的一首詩歌,詩云:“十年書劍遠飄蓬,此日才膺百里封。保赤有心愁學淺,御寒無策為官窮。板橋直接荒城路,野樹橫懸古廟鐘。但愿爾民耕且讀,訟庭花落鳥啼空。”

        清代著名詩人、番禺人張維屏在《松心文鈔》中也稱,李隸中“詩稿散佚,僅存七律一首”,即上述感懷詩。張維屏稱贊李隸中“有古循吏風,至供給夫料郵書其弟弟在家措償,不欲累民,此則州縣中罕有之事。”后來,張維屏將李隸中此詩收錄進《國朝詩人征略》。

        “李青天”李步蟾

        李步蟾,字敬跤,號桂苑。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2歲的李步蟾以縣試第一名,選為拔貢,補派陜西南河任試州判。不久,因父喪,回籍。料理喪事后,李步蟾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改任甘肅靈州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城關)州同,后調任秦州直隸州三岔鎮(今甘肅天水縣)州判,兼管軍糧、鹽、茶,絲毫不沾,被人譽為“李青天”。李步蟾為官二十多年,“清廉愛民,不攜家累”。

        李步蟾著有《臥雪軒詩略》,散佚。民國時鄔慶時稱“瓊仙節婦亦均有詩句傳誦至今”,但李步蟾存詩不多,僅兩首編入張維屏的《國朝詩人征略》,分別為《送顏惺甫制府戍烏魯木齊》和《晉兒還粵玉門道中》。張維屏稱李步蟾“命其子于家中籌百金助薪水,此宦場罕見之事也”,“因輯入詩人征略,以見廉吏可為有如此者”。

        “鹿池先生”李步墀

        與哥哥李步蟾半生在外為官不同,李步墀酷愛故鄉山水,行吟期間,結茅著述,一生未出仕,人稱“鹿池先生”。

        李步墀,字志摩,七歲會寫詩、解詩、寫文章,人稱“神童”,郡縣考試,名列同輩前茅。因不合時勢,李步墀終沒有遇上機會發揮出來,甚為可惜。

        李步墀結茅村外,門額寫上“伍草山房”,在其中吟詩、栽花、種竹、焚香觀魚為樂。他鐘愛故鄉招賢峰頂的臥鹿池,以池名為自己的別名:“鹿池先生”。他有《招賢峰》詩云:“近與羅浮連指臂,無煩跋涉尋仙蹤。薄暮樵歸我亦返,此生行樂何終窮。”

        在知天命之年,回望自己霞光流瀉、悠然自得的一生,李步墀寫下《感懷》詩表達無為樂天心境。民國版《龍門縣志》稱李步墀享年六十歲,著述甚豐,不自珍惜,散佚殆盡,僅存《伍草山房詩集》《伍草山房文集》《經史辨疑》等著作藏于家。

        “先生性恬淡,嘗賦冬菊詩以見志,句云:‘早植久為君子重,晚香羞與美人期’。”張維屏在《聽松廬詩話》點評李步墀道,“身雖未遇,然子孫皆淵源家學,庠序蜚聲。”后又將其《招賢峰》編入《國朝詩人征略》。

        以“武略稱”李柱蘭

        李步墀一生淡泊名利,其兒子李柱蘭卻聲名大振。

        李柱蘭,號鐵甫,歲貢生,歷署南雄學正,永安、海陽教諭,豐順、信宜訓導,所至有聲。番禺人陳璞為李柱蘭撰寫的墓志銘稱,“龍門距會城百數里,士罕有聞于時,而粵中賢士大夫則無不知有李君鐵甫者。”

        清咸豐元年和民國版《龍門縣志》記載著李柱蘭平賊守城的故事有數個,李柱蘭皆以“武略稱”,善謀善戰。比如,清咸豐九年(1859年)冬,李柱蘭署南雄州學正時,連退群賊。 

      清代南海人李長榮《柳堂師友詩錄》收編有李柱蘭簡介和詩歌。

        李柱蘭生平最喜歡的是吟詠,著有《五經音釋》《四書釋》《尺牘》《思齊草堂詩集》《思齊草堂文集》等。

        李柱蘭的詩“生氣勃發”,“詩中有我”,深得清代詩人楊懋建、張維屏、李長榮等人的嘉許。來自梅州的名士楊懋建稱“其為詩務在抒寫性靈,不屑屑藉齒芬、拾牙慧,當夫表揚節義,維持名教,長言詠嘆,尤三致意焉。即其流連光景,扢揚風雅,亦皆不矜才,不使氣,靈光所注,直湊單微,不拘一格,而格無不備。知其所得者,深矣。”

        “春游人獨掛帆歸,積雨初晴日影微。兩岸曉風調鳥舌,一篙新漲失魚磯。花環樹外將山繡,船到陂門帶水飛。此景憑誰同領略,江頭楊柳正依依。”李柱蘭詩歌《二月十日舟發龍門城》,可一窺其詩風。

        清同治年間,廣東南海李長榮編輯《柳堂師友詩錄》,收錄李柱蘭詩歌22首,并給予李柱蘭極高評價,稱其“珠彩未匿,劍光彌騰,碑籍傳人,千秋不朽。”

        “弦歌星岡西林”李熾

        李柱蘭的兒子李熾,也是晚清粵中名士。

        李熾,號桃村,清同治十年(1871年)歲貢,候選訓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龍門知縣劉德恒聘請李熾主講星岡書院,龍門文風為之一振。李熾一生講學四十余年,手不釋卷,著有《四書批注》《松石山房詩集》和《松石山房文集》,龍門以及增城、河源、博羅等地的學子“不憚百里、負笈受業”。

        李熾的性格,像祖父李步墀,生性恬淡,愛慕林泉,寫下不少充滿本地風情的詩歌。如他寫《七星岡竹枝詞》:“何處笙歌入夜聞,迎親都到夕陽曛。笑他大舅回家去,贏得豬肉各半斤。催妝恰好及芳辰,戚友齊來送手巾。姊妹輕輕同打閣,莫驚鄰舍老安人。”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鄔慶時為李熾遺著《松石山房詩集》作序時稱,李熾“生長龍華,稟受招賢、蓼溪靈淑之氣,且以學正(李柱蘭)為父,以文學(李步墀)為祖,一家詞賦,學有淵源,加以賦性恬淡,愛慕林泉,冷署一官亦不愿就,日唯與龍門、增城、河源、博羅之士講誦、弦歌于七星岡、西林河之間。”“其時代既如彼,而其地方、其家世、其人事又如此,故其詩兼具蹈實、伍草、思齊諸集之長,而能別辟町畦,以自成一家。”

        家族良好的教育傳統和讀書氛圍,使得李熾的《松石山房詩集》集納了先輩詩集的優點,同時另辟天地。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本版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侯縣軍

      分享到: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