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坑頭村:抗日游擊隊長期活動 曾有日本兵在此摔死

      [報料熱線] 2831000

        坑頭村位于龍江鎮西南部,距縣城約38公里,距龍鎮鎮圩約18公里,東鄰禾洞村,西、北鄰龍華鎮龍石頭村,南鄰博羅縣橫河鎮。鄉道160穿村而過,連接縣道。距離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是廣河高速路溪出口,距離約15公里。坑頭村共有上角、中心、下角3個自然村,戶籍人口177戶共726人,主要姓氏為何姓,因此也習慣稱為“何坑頭”。

        坑頭村四周群山環繞,連綿起伏,村子海拔高度平均為350米,屬于盆地地形,冬暖夏涼,環境寧靜秀麗。坑頭村現有高標農田330畝,山地13396畝,其中,杉、松、雜用材林10000畝,經濟林2000畝,是一個典型的龍門邊界山區村,也是革命老區村。

        從路溪圩出發,沿著嶄新的柏油路前行,向右跨過一座小石橋,便拐入一條平直的鄉道。一路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埔心、沈村等村子沿著道路兩旁展開,白墻紅瓦的民居散布在龍眼樹和稻田之間,錯落有致,十分美麗。

        這里是龍江重要的產糧區,田疇肥沃。隨著稻田漸少,地勢漸高,平直的道路走到盡頭,高大的尖峰山挺拔而起,如同氣蓋河山的英雄,撐起并守護著這一方沃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這座大山是周邊六屯、沈村、埔心等村民躲避兵鋒的秘境,也是禾洞和坑頭兩村作為革命老區的重要屏障。在新中國成立前,因為不通公路,羊腸小徑十分崎嶇,從坑頭到山下的路溪圩,星夜出發,日夕方到,足足要走一天,因此很多人一生都沒去過圩鎮。現在修了水泥路,雖然只有十多公里的路程,但是開車也要近四十分鐘。

        一路沿著盤旋的山道爬坡,然后回環而下,到企石橋時,路分左右,一個簡單的路牌,左邊指向禾洞,右邊指向坑頭。

        這座位于禾洞水口和韓屋兩村交界處的石橋修筑于1966年,呈半月形,距離河面25米,全部是就地取材,用溪石堆疊而成,歷經五十多年的風雨,至今還是坑頭村的出入咽喉要道。經常有載重十幾噸的大車走過,石橋依然堅如磐石。

        在橋頭,有一株200多年的古木華潤楠,當地人稱為“白禾槁”。這株樹形優美的蒼翠古樹,如同一位長者,靜靜地守望著石橋。這種樹是珍貴的用材林樹種,種子油可制皂和潤滑油,被廣東省林業廳列為重要的造林樹種。當時建造橋梁時,為了方便施工,本來應該砍掉古樹,但是在坑頭和禾洞兩村人的堅持下,古樹保留了下來,而今和石橋一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每個進出禾洞和坑頭村的人,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 

      路溪片區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坑頭水庫。

        同根同源

        與麻榨南灘何氏連宗共祖

        坑頭村位于龍門縣南部邊界,與博羅橫河毗鄰,四周群山林立,茅峰頂、牛寮頂、然坑頂、望云頂如翠屏聳立,險峻雄偉。山上古木叢生,水源豐茂,匯成小溪,潺潺流動,自然形成一塊十分宜居的山坑盆地,因此古稱“坑頭垌”,也稱作坑頭。因村民大多姓何,故而習慣稱其為“何坑頭”。

        坑頭何氏發源于兩宋之交的名臣何栗。何栗,字文縝,四川仁壽人,政和五年進士第一,即俗稱的“狀元”。他極具才情,而又不畏權貴。北宋靖康元年(1126)11月,金兵圍汴京,這位“末世宰相”最終身陷金營,絕食而死。在《宋史·何栗傳》記載“秦檜自北還,具道其死時狀,乃改贈大學士,官其家七人。”忠臣之后,最終配享哀榮。

        何栗生二子,長子何雍,次子何熙,其中何雍隨宋高宗南渡,定居南雄珠璣巷,在南雄生下八個兒子,這八個兒子恩蔭自何栗出,得到受封,因此名諱前都加個“貴”字。他們后來遷徙四方,成為嶺東地區何氏的重要源流之一,現今嶺東何氏子孫,多尊何栗為共祖。在龍門眾多何氏族人的宗譜中,開篇都會附上《宋史·何栗傳》,以表明源流。

        何雍八子中第五子貴七郎,生三子,第三子何綬和兒子何妙保一起遷居增城,開基小樓,因此增城何氏將何綬作為一世祖,何妙保作為二世祖。其中何妙保跨越宋元明三朝,享壽101歲,為增城小樓之耆宿碩德。這與麻榨南灘何氏清代古家譜中記載的源流一致,因此南灘何氏與坑頭何氏同根同源。

        玄天保赦

        一世祖改名字以謝福地

        何氏族人在增城居住了100多年,歷經6代人,承先人之余烈,頗有影響,人稱“何世家”。尤其是六世祖何康泰,生七子,積累家資甚巨,人丁興旺,家風英豪。

        明代弘治年間,何康泰第二個兒子何祖安去東莞一帶收租,他將拉車收租的黃牛牛角上飾以黃金,以示殷富,最終被揭發舉報,因違反規制,被官府追捕,何祖安被迫只能逃往橫河羅浮山脈深處棲身,在與坑頭一山之隔的何家田短暫棲身。

        當時在這一帶群山之地,有很多礦民來此冶鑄,甚至嘯聚為匪,官府常來征伐,兵火不斷。于是何祖安攜妻子羨氏繼續北遷,在博羅與橫河交界的帽峰山(今之茅峰頂),他對天祈禱盟誓,要在附近定居,同時在山道上寫下詩句“帽峰山高以為高,離地萬丈以為毫;人過低頭將死路,馬過卸鞍骨肉拋。”

        當時追趕而來的官兵疲憊至極,見到詩句之后覺得何祖安若是帶有人馬,繼續追趕他們以逸待勞,則官兵反而容易受到伏擊;如果是他一個人遁入大山,豺狼虎豹,山匪綠林,多半也是死路一條。于是斟酌之后,他們就回衙門銷案了。

        何祖安擺脫了官兵,如釋重負,在茅峰頂一帶逡巡盤桓一段時間。明代弘治六年(1493),他看到一處名為坑頭垌的地方十分隱蔽,而且“樹林清秀,有仙境之地”。他認為這是“玄天保赦,并賜福地”于他,于是他改名“何玄保”。

        因為怕牽連族人,他終其一生,不敢再往增城小樓祭祖報平安,因此坑頭人以何玄保為開基一世祖。傳承至今,歷經二十世,共527年。

        世濟其美

        好家風浸潤紅色沃土

        何氏先人開基坑頭的歷史,是明代中晚期粵中山區移民的典型。坎坷曲折,對抗暴力的過程,激發了他們勇武堅毅的品質;避世安居,繁衍生息的過程讓他們更加熱愛和珍視腳下這片沃土。

        坑頭垌雖然“其境土偏小,但山清水秀,開墾田地,亦足以為子孫日后耕種之計,有余足之豐,可為樂業長久之地”。何玄保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落擔坑頭之后,為了子孫后代不忘根本,他憑著記憶著錄了從增城之后的何氏宗譜。

        何氏宗譜一直傳承到清咸豐四年(1854),因為匪亂,族譜遺失。咸豐九年(1859),坑頭村派耆宿到增城小樓,訪求舊譜,勘定完整。

        在清代流傳的《何氏宗譜》中,載有家風十訓,包括“孝父母,友兄弟,謹夫婦,敘長幼,敦善行,訓讀書,獎行誼,崇節儉,安生理,重塋祭。”每一訓又延伸百字內容,講述意義,規范細節。正因如此,坑頭何氏雖然偏居一境,但是敦親睦族,十分團結。世世代代,與附近的禾洞聯姻交契,二者之間水乳交融。

        清代康雍乾三朝之后,天下安定,曾經盜匪橫行的帽峰山一帶,成為博羅古道的所在,商旅行人往來于此。坑頭和禾洞都是這條路線的重要村落。據何坑頭村中的長者回憶,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在坑頭村的村口還有一座洪圣公廟,在龍門,這種廟宇多存在于碼頭和古道,有保護商旅、震懾邪魅的作用,由此可見當年這里人來人往的熱鬧。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經常會“過兵”,村里很多長者至今還記得當年“走日本仔”“駐游擊隊”和“走匪兵”的往事。這里的“走日本仔”就是指躲避日本侵略者,“駐游擊隊”則指的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曾長期活動于此,與這里的村民結下深厚的感情,“走匪兵”則主要包括躲避土匪、日偽軍和反動派。

        由于坑頭村相對隱蔽,又處于當時的交通要道和博龍交界之地,因此各方力量在此時聚時散、拉鋸不斷。

        現年88歲的坑頭村老支部書記何桂榮至今還記得,在1941年時,一隊日軍過境坑頭,當時的禾洞和坑頭峽谷之間并沒有橋梁,山道十分崎嶇。一個日本士兵連人帶馬摔死在了深澗中,等“走日本”的村民回來之后,在墜馬的地方撿到一把短刀,士兵的尸身已經不在,死馬還在那里,他們將馬尾毛剪下來,編織成小的捕鳥鎖套,用了好多年。

        在小小的坑頭村,至今依然保存著眾多革命遺址,其中既包括龍門縣革命遺址著錄的何坑頭橫檔戰斗舊址、何坑頭泥潭的東三支游擊隊活動舊址以及東三支后方醫院坑頭舊址,還包括大量保存在民間記憶中的舊址。

      婚俗存古風:婚嫁與古代“六禮”

        坑頭村的村民基本都姓何,而且出自同一支,因此村民婚嫁只能面向村外。對于婚嫁禮儀,他們也都格外重視,其中很多流傳至今的習俗依然保留古代中原“六禮”面貌。

        雖然自由戀愛已經成為主流,但是從戀愛到結婚,男方依然需要做到保媒、送小擔、下帖、擇日、踏家門、迎親等。與古代中原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基本一致,雖然繁縟,但是不做則會被視為草率失禮。

        納采和保媒一致,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后,男方家備禮前六禮去求婚。下帖和問名、納吉類似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廟進行占卜。下擔和納征類似,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擇日和請期一樣,男家擇訂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生活需要儀式感,隨著社會的發展,“六禮”已逐漸被新式婚俗所取代,但是很多一直沿用至今。如果女方是本地人,臨村或鄰鎮,這些禮數則依然要嚴格遵循,以示對女方的尊重。坑頭村的姑娘出嫁,也多是如此。

      深山多好水:酒泉與坑頭水庫

        500多年前,何玄保正是看中了坑頭“山清水秀,有余足之豐”才開基落擔,成為坑頭何氏的一世祖。在村子的中心,有一座何氏宗祠,坐東北向西南。后來隨著族人陸續外遷,祠堂周邊的圍屋逐漸被拆,青磚變成圍欄,舊宅成為菜園,各類蔬菜生長茂盛,看起來星星點點,如同彩色的拼圖。

        就在菜園的最高處、祠堂的后龍山下,有一眼圓形的山泉,大約5平方米左右,深一米左右。但這么小小的一眼清泉,旱不干涸,澇不溢出,十分神奇。更為神奇的是這眼清泉被村里人稱為“酒泉”,古時候這里的泉水甘洌而有酒香。

        據何玄保第二十世孫、坑頭村支部書記何賢平介紹,村里有個傳說。這眼泉水原本只有一個泉眼,流量不大,面積也比現在的小很多,但是酒香味醇厚,古時村民常拿來招待客人。后來有一位遠客發現了這眼泉水,心想如果把泉眼擴大,拿這些酒去賣錢,豈不是收獲多多。于是他趁著天黑,擴大了泉眼,結果第二天村里人一看,頓時心涼了半截,這里的泉水再也沒有一絲酒味。雖然名字還叫“酒泉”卻只能用來澆地了。村里人常拿這個故事教育子孫,要感恩惜福,不可太貪。

        除了酒泉,坑頭溪潺潺流過村子,注入坑頭水庫。雖然在鄉道160旁邊,但是坑頭水庫一直鮮有人到。這座水庫始建于1974年,至1978年竣工。水庫位于村子東北角,積雨面積達7.4平方千米,最大庫容651.3萬立方米,正常庫容為520萬立方米,是路溪片區重要的飲用和灌溉水源地,受益人達1.2萬人,灌溉面積達1.3萬畝。

        當年,為了完成水庫的修筑,坑頭村很多人舍小家為大家,主動搬離庫區,并在農閑時積極參加水庫的修建。坑頭水庫水源為群山下來的溪水,水質極佳,水庫像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莽莽群山之間。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