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一合作社打造“紅軍米”品牌 傳承精神造福鄉里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種好“黃金米” 造福眾鄉親
      龍門縣錦燕水稻專業合作社帶動平陵山下村村民增收致富

        夏天,知了在枝頭賣力地“歌唱”,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連片的水稻谷穂飽滿,微風吹來,稻浪翻波,又是一個豐收年景。在龍門縣錦燕水稻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增收,過上好日子,共圓小康夢。

        龍門大米久負盛名,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龍門全縣種植面積有1.77萬公頃,年產量近9萬噸,香飄萬家。山下村白芒坑革命老區的村民洪尉騰,從小聽著紅軍故事、喝著“紅軍井”水長大,成立合作社,創立金燕大米品牌,帶領老區人民奔康致富。

        成立合作社創立大米品牌

        地處龍門、河源、博羅三地交會處的平陵街道山下村白芒坑革命老區,是1927年紅四師轉戰龍門休整地,留下了一段段軍民魚水情深的佳話。

        “我爺爺在紅四師來的時候,把家里存放的大米都捐給了紅四師。”祖輩為紅軍捐糧的魚水情誼,影響著洪尉騰一家。和其他村民一樣,洪尉騰一家幾代人都有擁軍愛軍的情結,叔叔洪木橋、侄子洪輝先后參軍入伍當兵。

        “革命先烈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出生入死,作出了很大貢獻,是偉大壯舉。”受紅軍精神影響,洪尉騰立足當地大米資源優勢,將個人事業發展錨定了龍門大米產業。

        1994年,洪尉騰走出山下村到平陵市場賣大米,后承接平陵糧管所業務。1998年,洪尉騰開設平陵金燕米廠,并在2015年成立了龍門縣錦燕水稻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在龍門大米行業站穩了腳跟。

        打造放心大米,源頭最關鍵。洪尉騰介紹,合作社通過統一種子、統一肥料、統一管理、統一耕種、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并以高于市場收購價向社員收購稻谷,既解決了社員銷售的后顧之憂,也保證了社員水稻種植增產增收。

        合作社緊貼農戶的利益,讓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合作社當中,并積極參與種植。如今,錦燕水稻專業合作社有社員300多戶,種植面積達1.7萬畝,覆蓋龍門平陵、龍江、龍華等地,帶動農戶5000多戶,大米年產值達9000多萬元,年銷量達7000多噸。

        為了提升大米品質,發展功能性農業,近年來,洪尉騰還與暨南大學合作開發,在家鄉山下村種植300畝富硒大米。2019年,第一批符合國家標準的富硒大米正式推向市場,售價雖然比普通稻米高出好幾倍,但因其綠色營養健康,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合作社稻米的品質和價值也因此得到提升。

        推廣種植“紅軍米”帶動村民致富

        2017年12月29日,山下村白芒坑空前熱鬧,“紅軍精神永放光芒——紀念中國工農紅軍轉戰龍門90周年”活動在松齡圍前的曬谷場舉行,龍門宣布啟動為白芒坑革命老區辦好“十件實事”,不僅改造鄉村道路,還啟動建設現代化景區和教育基地,打造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結合綠色生態資源,當地立足紅色資源活化利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龍門大米、綠色蔬菜等產業,助力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胸懷紅軍情結的洪尉騰,突發奇想冒出了“紅米”概念。“我計劃在白芒坑革命老區種植紅米,打造一片紅米基地,并在白芒坑設立紅米銷售點,帶動龍門大米的銷售,提高龍門大米的品牌影響力。”對洪尉騰而言,打造“紅軍米”品牌,不僅僅是打造龍門大米的新品牌,更是對紅軍精神的傳承。

        今年下半年,金燕米廠將進駐龍門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智能化大米加工生產線、烘干生產線、現代化儲糧倉、冷庫設施、互聯網品牌推廣,主要生產龍門絲苗米、南昆七絲軟粘米、富硒象牙香粘、生態美香粘等,日生產能力達150噸,穩步向品牌化和標準化發展邁進。

        “進駐產業園后,金燕米廠將擴大產能,與其他米廠共同推動龍門大米的發展。”洪尉騰表示,他將擴大富硒米的種植面積,同時推動“紅軍米”的種植,帶動周邊的村民致富。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駱國紅 香金群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