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級而上,登臨龍門七星山公園之璣岡山頂,麗日云繞,和風露縈,西林河秀色與周遭山巒相擁,猶如天開畫圖,龍城美景一覽無遺。
繼七星山公園一期建成之后,七星山公園二期項目也于今年初建成開放。作為龍門老城區風貌改造軸線上的一處綠地,七星山公園不僅提升了龍門縣城城市化水平,也成為網紅打卡點、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
從古人眼中的“七星之邑”到今人珍重的“星城龍門”,這七座珠聯璧合的小山坡,無疑是最虔誠的見證者,成為龍門獨特的文化景觀和集體記憶。
七星山公園七星亭。
七星山名片
七星山,又稱七星岡,為樞精岡、璇岡、璣岡、權星岡、衡岡、闿陽岡、搖光岡,對應天上北斗七星,七星映斗位列“龍門八景”之首。七星岡乃龍門城建、人文涵養之地,可謂龍門的人文地標,承載著龍門500多年發展歷史,使得龍門有“星城”之謂。
清光緒年間上海環球社《圖畫日報》之廣東七星岡繪圖。
壹
文化地標
七星映斗位列“龍門八景”榜首
“七嶠鎮龍城,聯鐘北斗精;懸高星有象,積厚阜成形;累累如珠貫,瑩瑩似玉明;兩儀堆秀色,五緯疊靈英……”350多年前的一天,來自龍門麻榨的廖吉人來到縣城七星岡,信步吟哦。當時已是四海晏然的清代康熙初年,這位明崇禎六年舉人,曾任安徽黟縣知縣、昭平教諭的遺老,面對歷史更迭、朝堂易代,心中不再積憤,而是積極順應潮流,擁抱新時代,為鄉邦建設發揮余熱,受進士出身的龍門知縣楊熚的邀請,廖吉人拖著年邁之軀參與撰修《龍門縣志》。清康熙六年(1667),《龍門縣志》版成,廖吉人題跋稱,“今天下大定,車書一統,雷封棋置,故五嶺之邑與四海同,七星之邑與五嶺同。”“昔也,蛇豕山林,今也,牛羊阡陌;昔也,千家珠網,今也,萬戶機絲。犬無夜吠,寢不閉門,民商往來,如鳥之飛天空無礙,熙熙然,龍稱大治。”廖吉人熱情謳歌眼前的“七星之邑”。在楊熚的主持下,廖吉人還與其他參與縣志的纂修者,評選“龍門八景”并爭相題詠,成就龍門歷史上一段文采風流。“龍門八景”最終定為七星映斗、丫髻凌云、祝圣曇花、禾倉瀑布、仙巖夜月、虎跳晴潭、童子讀書、仙女摩空,這是文人對龍門風物的藝術發現,凸顯了龍門奇特山水與悠久人文,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相互融合,也是無聲史詩和有聲畫卷的絕妙搭配。七星映斗位列榜首,可見其地位。七星岡為樞精岡、璇岡、璣岡、權星岡、衡岡、闿陽岡、搖光岡,對應天上北斗七星。對七星岡奇景,來自湖北的文人向古低徊吟唱,“山城遙與九霄連,仙令庭開絳關邊;可是星辰曾緯地,須知河漢亦經天;圖呈景慶薄封禪,人夢羲皇老歲年;斗柄未移春未去,清風吹暖草如煙。”龍門本地文人亦紛紛寫詩題詠,功武的文人廖蔚文寫道,“百雉欲連云,驚看劍氣紛;龍城跨虎踞,地軸應天文;彩耀千山靜,光懸萬象分;斗杓東向日,花縣四時芬。”來自縣城的文人戴桓英則高歌,“七星分列燦銀河,謫下凡間共結窩。累累珠連同拱立,雙雙璧合自森羅。天開地軸成形巧,地映天文毓秀多。錯落江干環雉垛,龍門勝概有誰過。”
《星城故事——星姐帶你悅龍門》在七星山公園落成當天開機。
貳
精神地標
人文之異,靈氣之聚
亭,給這位掌管一縣之事的官員無限的自然野趣。
明萬歷年間龍門知縣江化鯉亦博學工詩,捐俸修建七星樓,公務之余與邑中詩人吟詠其中,“積雨城中車馬稀,相逢曉日見朝暉。花含新照光還潤,樹染殘煙濕欲晞。間關山鶯當戶囀,呢喃海燕帶雛飛。只應載酒紅亭去,共對溪流挹翠微。”他的這首《喜晴邀集郭于王徐褚同譚國獻可庠伯洪諸孝廉》,寫曲水流觴,盡顯風流。與增城、番禺諸大邑相比,龍門雖然“資歷”較淺、城池較小,但群峰環衛,自建成起便稟賦不凡,雖是“濱海之偏隅”,卻是“遐陬之勝地”。
清代,七星岡下的星岡書院,逐步建設成為廣府地區知名書院,帶有濃郁的龍門特色,而七星岡風景已經聞名遐邇。1909年上海環球社《圖畫日報》第三百四十五號第一頁“大陸之景物”欄目,以《廣東七星岡》為題目,向海內外推介稱,“七星岡,七岡珠聯不斷,大小累累如七星然。亦名七星巖,與城外西南三十里蓼溪嶂對峙。巖下有大樹兩株,相并如一,高矗云際,濃陰(蔭)蔽日,嘯傲其下,胸襟豁然。山中房屋櫛比,樹木茂密,夏月居此,儼然清涼世界。”字里行間充滿詩情畫意。
縱觀龍門歷史,“七星映斗”這一畫面感極強的景觀,引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不斷是不爭的事實。七星岡云煙結聚,奇岡應斗星,開鐘霄漢昭回之秀。早在明弘治九年(1496)龍門置縣時,有識之士便選中了七星岡這塊風水寶地作為龍門縣治所在地,營建城墻,鎮立要沖。七星岡在城內平原突起,大小相連,周遭多田疇、少村落。七星岡南面是奔流的增江,西北面有小河,可防可守,也是水路要害之地。當局初議筑城于獅嶺(今龍秀山)之埔,上龍門巡檢司繪圖獻給上官參詳,上官擔心獅嶺之埔四面多山,命增城縣丞李鈿來相看形勢。李鈿回報,極言西林七星岡要害宜筑城,上官從之。龍門古城圍繞七星岡而建,工程浩大,城墻周四百九十二丈九尺、高一丈、基廣六尺,換成今天的標準是:周長1640米、高3.3米、基寬2米。此外還設有警鋪10間,雉堞950垛;城墻設有4個城樓,東為青陽門、南為宣化門、西為秀兌門、北為拱北門。
利用天然河道作護城河,南枕西林河,西北有小河環繞,雄踞七星岡的龍門古城可謂據險而立,被看作是“巖邑”。對這個特殊的地理環境,明末清初嶺南大家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寫道,“龍門縣有崇岡環之,岡從平地特起,大小相聯若七星,其頂皆圓,名曰七星岡。岡之外,自高明、鐵崗以迄天嶺、圣磜諸峰,由北而西,西而復北,而東而南,為山千萬,皆如樓臺屏障,森列無際,而七星岡其堂奧幾席也。”清康熙六年《龍門縣志》卷三山川篇《龍門山經》亦云:“東西南北之中,有七星巖,岑巒突起圓頂如星者七,臨河以受縣而縣設焉。”原來,古代龍門人以七星岡為中心和坐標,去環顧和觀察境內群山。
明萬歷年間,龍門知縣林憲曾有論,“龍門諸山,七星岡最為奇絕,固幾案之珍、文明之象也。”屈大均亦有類似看法,龍門眾山“譬之大樹,千萬山為枝為干,七星岡則果實也。果實為精華所鐘,其發也必有人文之異。其地在崇山峻嶺中,寒冽易生,四時間,清溫多而炎燥少,風候與廣州諸縣稍殊,則又靈氣之聚也。”湖南詩人張經贊在清咸豐元年署理龍門縣事時,為新修的《龍門縣志》寫序時對七星岡也情有獨鐘,稱龍門“以星岡雄據百粵,踵羊城之秀,博牛斗之精,扶輿所鐘。”在鐘靈毓秀的七星岡營建龍門古城,充分顯示出古人建設城市的智慧。明清兩代,龍門古城開始大規模營建,縣署、學宮、城隍廟等最重要建筑,集中在七星岡,與山岡相融相生,譬如,縣署設于樞精岡,為縣中樞,相得益彰。在這珠聯不斷的七星岡中,還陸續出現浴暑亭、清風亭、阜成樓、七星樓等亭臺樓閣,堪稱集納一城之勝景。城市的設施也逐步完善,廟壇、書院、橋梁等一應俱全,七星岡下有李宅、廖宅、鄭宅等民宅,城內也逐漸劃分出南門街、學前街、九里香街、橫街、東門街、北門街、冚尾街、古龍街、學貝街、西關街等街道。
能在此辦公、生活及游覽,是一樁美事。龍門第二任知縣柴申工于詩文,他在《浴暑亭》詩中稱“小園裁竹且徘徊,忙里偷閑日往來;惜樹不磨修月斧,愛花須起避風臺;引些渠水添池滿,蓋箇柴扉傍石開;謝爾有情沙上鳥,暫時飛去又飛回。”縣署旁邊的浴暑亭,給這位掌管一縣之事的官員無限的自然野趣。
明萬歷年間龍門知縣江化鯉亦博學工詩,捐俸修建七星樓,公務之余與邑中詩人吟詠其中,“積雨城中車馬稀,相逢曉日見朝暉。花含新照光還潤,樹染殘煙濕欲晞。間關山鶯當戶囀,呢喃海燕帶雛飛。只應載酒紅亭去,共對溪流挹翠微。”他的這首《喜晴邀集郭于王徐褚同譚國獻可庠伯洪諸孝廉》,寫曲水流觴,盡顯風流。與增城、番禺諸大邑相比,龍門雖然“資歷”較淺、城池較小,但群峰環衛,自建成起便稟賦不凡,雖是“濱海之偏隅”,卻是“遐陬之勝地”。
清代,七星岡下的星岡書院,逐步建設成為廣府地區知名書院,帶有濃郁的龍門特色,而七星岡風景已經聞名遐邇。1909年上海環球社《圖畫日報》第三百四十五號第一頁“大陸之景物”欄目,以《廣東七星岡》為題目,向海內外推介稱,“七星岡,七岡珠聯不斷,大小累累如七星然。亦名七星巖,與城外西南三十里蓼溪嶂對峙。巖下有大樹兩株,相并如一,高矗云際,濃陰(蔭)蔽日,嘯傲其下,胸襟豁然。山中房屋櫛比,樹木茂密,夏月居此,儼然清涼世界。”字里行間充滿詩情畫意。
清咸豐元年(1851年)龍門縣城內外全圖,龍門古城圍七星岡而建。
叁
記憶地標
重建公園留住文脈
老一代龍門人記得,在新中國成立前,龍門還有一份報紙叫《星光報》,這份報紙的副刊欄目叫《星星》,七星岡和“星城龍門”的點滴,可謂滲透進了龍門的歷史長卷,成為龍門人的集體記憶。為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近年來,龍門縣分期建設七星山公園。2018年10月,七星山公園一期項目開始施工。項目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總投資約360萬元,于2019年元旦前完工。隨后,七星山公園二期項目啟動,面向西林河的“七星山公園”牌坊廣場為主入口,將獨具龍門特色的民俗風情融入公園的設計理念,建有扇形廊架、七星亭、景墻石刻、景堵浮雕、兒童游樂場等設施,彰顯龍門歷史文化底蘊。七星山公園二期項目總規劃占地面積約33474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設并投用的面積約2萬平方米,后期還有觀星閣、望月亭、景觀長廊等設施待完善。
早在1939年,龍門古城墻被拆毀,城磚逐塊消失,“星城”被解構,“七星映斗”就此無覓處。龍門僅存東門口、環城西路袁屋一帶約200米的古城墻遺址。今天漫步在龍門環城西路,仍可看見道路右側一段古城墻,高約3米,保存昔日的巍峨樣貌。城磚長寬高不一,棱角被風雨打磨平鈍,留下歲月痕跡。
愛山敬山的龍門人,正在盤活山水人文資源的路上,逐步建設起了現代化的七星山公園,給勤勞耕耘的先輩留一個永存的紀念,再度樹立一個景觀地標。
建成開放的七星山公園,成為龍門人休息娛樂。
延伸閱讀
為龍門量身打造“星城故事”
星城故事多。今年春節前夕,在龍門縣委宣傳部的指導下,一檔名為《星城故事——星姐帶你悅龍門》的短視頻欄目開播,收獲一眾粉絲,有網友點評“節目很接地氣,從主播星姐的聲音和眼神看出了真誠。”1月25日上午,龍門縣七星山公園二期項目建成并對外開放。公園落成之際,《星城故事——星姐帶你悅龍門》欄目組同步舉行了開機儀式,并開播第一集,主播結合現場場景,將七星岡與龍門的歷史向觀眾娓娓道來,“三百多年前,嶺南著名文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寫道,龍門縣有崇岡環之,大小相聯若七星,名曰七星岡。七星岡與蒼穹中的北斗七星呼應,有‘七星映斗’奇景,位列龍門古八景之首,龍門因得別名‘星城’……”
節目開播后,通過抖音等平臺傳播,在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和關注,一度刷爆龍門人的朋友圈,“星城故事”視頻號單日閱讀量突破過萬人次。一個星期后,節目第二集上線,講述龍門年桔的故事,紅紅火火的龍門年桔相伴大家迎接牛年春節,應節又應景,節目和主播名稱在網上不脛而走。“星姐”是誰,很多龍門人并不陌生,她是龍門雅致家居商城和雅苑度假山莊負責人禹星。前幾年龍門原創歌曲《要嫁就嫁到龍門來》走紅,禹星為龍門大喊,“想要幸福生活,就嫁到龍門來,像我這樣,外來媳婦本地郎。”讓網友記住了這個從湖南嫁到龍門、熱情真誠的女子。眉目成書,光影傳情。談起開設《星城故事——星姐帶你悅龍門》這個欄目的初衷,禹星介紹,龍門素稱星城,愉悅龍門深入人心,一顰一笑,一草一木,勝概迷人。她自己的姓“禹”,音近“愉”,自己的名中又帶一個“星”字,與龍門緣分不淺。“2020年,大家普遍感到不容易,2021年,牛年啟程,星姐帶你悅龍門。”禹星說,她想化身“星探”,通過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講述星城故事,通過鏡頭和敘述,尋訪龍門自然風光、人文舊事、風土人情、風物特產等內容。“在這里,有料有趣,有靈魂,有態度。”禹星表示,欄目每月不間斷更新,與大家星光相聚,游閱不一樣的星城故事。
目前,《星城故事——星姐帶你悅龍門》已經播出近10集,受到粉絲們的追捧。禹星和團隊也正在策劃創作龍門外宣歌曲《愛上這座城》,融入龍門風光、人文特色,助力龍門文化對外宣傳,唱響“星城龍門”。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