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有19處文保單位入選,位于龍門縣藍田瑤族鄉(xiāng)的瑤族穴居遺址名列其中。
瑤族穴居遺址位于藍田瑤族鄉(xiāng)新星村楊坑洞口一處叫豬炮兜地方,早在1987年,它就經(jīng)廣州市文管會和廣州博物館鑒定為明代營造。瑤族穴居遺址,成為研究瑤族先民從山腰、山頂間流遷,而向低坳、近水處定居過渡的重要實物資料。
藍田上東田心圍系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藍田已有瑤民
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日生煙。”民諺亦云:“詩題紅葉,玉種藍田”。藍田一名,頗有詩意。
龍門瑤族居住的藍田,是一個令人可以充滿展開遐想的名字。相傳很久以前,藍田的土著人,種火棉(一種優(yōu)質(zhì)的棉花)苧麻,紡紗織布。藍田先民利用藍靛來染衣料。由于當時過著游獵的生活,為采藍方便,先民把藍從山上移植到田里栽種,到處都種有藍,一片藍色。藍田婦女這種用“藍旋自染花布”的方法,惜已失傳。
藍田瑤族是怎么來的?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撰寫的歷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關(guān)于“瑤”的來歷變遷認為,隋唐以來,“荊蠻”南下,至兩宋,廣東瑤族以西江流域為中心,分布已極其遼闊,清康熙福建人陳夢雷在《古今圖書集成》中稱,“廣東十郡,惟雷、瓊距海,余皆多山,瑤壯峒僚叢焉。”其時,嶺南大地,已經(jīng)是“無山不有瑤”。
粵中增城、龍門諸地,山巒眾多,歷史上,瑤、壯、畬、漢族或犬牙交錯、集散無常,或馳騁交融、生息出沒。明戴璟《廣東通志》卷記載:“瑤刀耕火種,自新會、香山、龍門,迄陽山、連山皆有之。”
按照今天藍田瑤民的記憶,他們的先祖是在明朝以前,從粵北的瑤寨南遷而來的,這與嶺南瑤族的發(fā)展脈絡是吻合的。今天的藍田人在風俗、生活習慣、服飾、婚喪,傳統(tǒng)節(jié)日、方言和信仰等方面都反映出瑤族的特征,保存著豐富的歷史密碼。
藍田瑤族穴居遺址。
山瑤居于巖峒之中
建筑是石頭書寫的歷史。藍田瑤族居住形態(tài)的變化,反映著這個民族的變遷。
客籍初期,藍田瑤民傍山挖窯而居、或半穴居(窯洞上搭棚頂),自稱“山仔瑤”。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專家在整個藍田瑤族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200多個瑤洞遺址,在寒山、上圍、雙廈、譚家灣、楊屋一帶,向陽近水的山邊,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馬蹄形,見證著瑤族“由山腰、山頂間流遷,而向低坳、近水處定居過渡”的歷史。
考查史料,有“山瑤穴居野處,雖有屋以庇風雨,不過剪茅叉術(shù)而已”(宋·朱輔《溪蠻叢笑》),以及“生瑤即山瑤,皆居于巖峒之中,不與華通”(張其盷《中國民族志》第五章),藍田瑤族穴居文化跟史籍所記完全吻合。
此次入選惠州市文保單位的藍田豬炮兜瑤族穴居遺址,有兩個瑤洞,一小一大,小的瑤洞僅高1米多,大人置身其中不能站立;大的瑤洞則高約兩米,呈橢圓形,洞后壁頂部共有3個圓孔,是用來排氣的孔道。不用擔心洞頂?shù)姆e水會流入洞內(nèi),因為洞的上方專門修建了排水溝,水不會在洞頂積聚。瑤洞左右兩旁的洞壁則鑿了不少規(guī)則、深淺不一的小洞。
雖然原始,但瑤洞的建造工藝頗為講究,它們開穴在丘陵坡壁處依山近水,前方為寬闊平地,既宜于墾殖與棲息,又可避風雨和防范野獸侵襲。瑤民還使用黃泥、硝鹽、草木灰等攪拌成三合土,抹涂在洞壁四圍,厚度一般達到20厘米左右,使得瑤洞內(nèi)更適合人居住。
1987年3月,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廣州市博物館專家到藍田考察瑤民生活穴居遺址,確定為明代建造。
然而,這些承載著瑤族歷史文化的瑤洞,保護狀況堪憂,近半個世紀以來,大量瑤洞毀于人為建設和泥土的自然塌陷,如今能稱得上保存較為完好的,已為數(shù)不多,瑤洞保護迫在眉睫。
瑤居方式與時俱進
瑤族先民知道,瑤洞畢竟不是久居之地,藍田瑤民逐漸走上地面居住,先后出現(xiàn)了竹木茅房、泥墻茅頂、泥墻瓦頂?shù)葮邮剑》拷ㄖ廊皇趾喡@除了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亦受著傳統(tǒng)意識束縛的影響。游耕、狩獵時代居無定處,在實行了定居農(nóng)業(yè)后,其流遷習慣依稀殘留,并演化成為一種跟兇吉掛聯(lián)的祈求觀念,如若出現(xiàn)年景不佳,人畜不旺,會咎責于風水不順、地域不寧,亦會要求搬遷。這種意識反映在建房上,在房屋營造上只求取材方便,結(jié)構(gòu)簡易,隨用隨手,不會要求其牢實與百年大計。隨著經(jīng)濟、文化水平的提高與意識的更新,現(xiàn)在藍田瑤族的住房,多為泥磚黑瓦結(jié)構(gòu),茅房已普遍絕跡。
當瑤族先民從低矮潮悶,空氣混濁、光線昏暗的瑤洞走出來,選擇在平地建造房子,瑤族人開始了新的歷史。歷經(jīng)早期的漂泊,到了古代的圍屋時代,瑤民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了。
在藍田瑤族鄉(xiāng)上東村田心村民小組,矗立著一座已有200多年歷史的清代瑤族古民居——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田心圍,其結(jié)構(gòu)為三堂、八橫、二圍龍,石頭和泥磚砌成的灰色墻體,木質(zhì)的門窗,家家戶戶緊密相連,同時又圍繞周匝。
實際上,從穴居到地面建屋,在很長一段時間,藍田瑤族人也有固定的形式,均為泥磚黑瓦結(jié)構(gòu),屋內(nèi)分廚房、廳堂、臥室,居處相對穩(wěn)定。這些屋子分布在全45個大小村寨,村寨的構(gòu)造形式與龍門其他地區(qū)均不同,成圓弧形,較大村寨分幾條街巷,便是個圓形,他們稱之為“圍”。這些圍屋的屋和街巷的結(jié)構(gòu)規(guī)格是基本統(tǒng)一的,村周圍有圍墻,整個村的入口處有門樓,門樓設有神臺。而這種“圍村”與橢圓形的“瑤居”洞穴無疑具有傳承關(guān)系。
改革開放后,隨著瑤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這些瑤居漸漸空心化,瑤民的居住方式,已變成分散的現(xiàn)代樓房,瑤民生活翻開了歷史一頁。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