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平潭新圩村依托淮山粉葛發展特色農業

      原標題:

      種出“金棍棍” 建起“粉葛樓”
      惠陽平潭新圩村依托淮山粉葛發展特色農業推動三產融合

        又到淮山、粉葛豐收季,惠陽區平潭鎮新圩村的淮山、粉葛開挖了!冬日里,燦爛的陽光與凜冽的寒風共舞,身著單衣的農戶手持鐵鏟,將農田翻出溝壑,再一點點細細深挖,很快,垂直扎根的淮山、粉葛露出真容,農戶一把抓起,臉上燦爛的笑容、晶瑩的汗珠,讓豐收的喜悅氛圍更加濃厚……

        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來,新圩村依托淮山、粉葛,大力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全村種植淮山、粉葛面積超1500畝,年產值約1800萬元,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不僅如此,新圩村還因地制宜發展深加工產業,打造淮山農業公園,推動三產深度融合,借“金棍棍”的杠桿力,讓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夢越飛越高。

        連片種植淮山粉葛,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走進新圩村田間地頭,連片生長的淮山、粉葛植株如波浪般起伏,綠意盎然。農戶在地里忙個不停,帶著新翻泥土氣息的淮山、粉葛躺在田間,等待著被送上老百姓餐桌。

        “每天傍晚五六點,收購商就會進村收購淮山、粉葛,一拉就是好幾千斤。”新圩村村民劉俊林一邊忙活著,一邊向記者說道,“我第一次自己種,感覺收成不錯。現在剛出產還能自己動手挖,大量出產時,就要請鉤機來幫忙挖了。”

      新圩村連片的淮山、粉葛種植地。

        劉俊林告訴記者,他原來在外做生意,看到村里的發展,便回鄉租下撂荒地,總共種了15畝淮山和粉葛,預計淮山畝產約2500斤、粉葛畝產約3000斤,目前田頭收購價格不錯,增收有盼頭。“淮山、粉葛從每年12月20日開挖,可以一直挖到次年3月底。到清明前后,我將重新整地種植,到時候準備把種植面積擴大到25畝。”

        “新圩村種植淮山、粉葛已經有30多年歷史,現在村里種植淮山、粉葛的農戶超過120戶,種植面積最大的一戶超過200畝。”新圩村村委會副主任黃海河告訴記者,新圩村有松散、肥沃的沙質地,加上充沛的水源和特有的濕熱氣候,獨特的環境為淮山、粉葛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造就了新圩淮山、粉葛獨特的風味品質,淮山粉糯清香,粉葛清甜無渣。“為了使淮山、粉葛的品質更好,近年來,我們跟科研院所加強了交流,改進種植方式、改良品種,例如現在種植的淮山品種為小葉淮山,更加香糯。”

        根據科研院所的種植技術分析,新圩村村委會統一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指導,保證產出品質,推動淮山、粉葛量價齊升。目前,全村種植淮山、粉葛面積超1500畝,淮山、粉葛的年產值約1800萬元,比以前整體提高了近30%。靠種植淮山、粉葛,村民紛紛建起了“淮山樓”“粉葛樓”。

        發展深加工產業,豐富農業旅游體驗

        一根根“金棍棍”讓村民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寬。近年來,新圩村村委會積極推動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農戶的淮山、粉葛,打造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與此同時,吸引社會投資,積極整合資源,推動淮山粉葛粉、面條等深加工產品向規模化生產邁進,不斷推動淮山和粉葛生產產業化。目前,淮山、粉葛深加工產品年銷售額在300萬元左右。

        憑借淮山、粉葛,2023年新圩村被評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新圩村“淮山之鄉”“粉葛之鄉”的名號越叫越響,吸引了眾多采購商、游客慕名而來。

      新圩村種植戶在采挖粉葛。

        記者采訪時,村內的淮山農業公園十分熱鬧,前來開展團建的游客在參觀了村內環境后,深入田間體驗田園之樂。他們筑窯生火,將村里剛收成的淮山、紅薯、玉米等送入窯爐中,感受鄉野間淳樸的快樂。“看到了淮山、粉葛是怎么種的、怎么挖的,還可以體驗即挖即吃,很久沒有感受過這種自然的體驗了,感覺非常好。”游客李思寒說,新圩村不僅有淮山等美味的土特產,還有干凈整潔的街道、整齊的房屋、開闊的廣場和公園,在這里,他深切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給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近年來,乘著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東風,新圩村積極開展鄉村建設,推進房屋外立面改造、道路硬底化,不斷強化鄉村治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后,更激發了村民維護和提升人居環境的自覺、推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動力。

        其中,以“公園就是農田、農田就是公園”理念打造的淮山農業公園,已成為新圩村農文旅發展的重要載體。這是一座以淮山、粉葛為主題,集農業景觀、農業體驗、農業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田園綜合體,自開園以來,開展了“淮山王”評比、淮山文化旅游周等一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

        目前,新圩村已獲評“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年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黃海河說,接下來,新圩村將在進一步推動種植、加工穩步發展的同時,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利用四面環水的地勢特點,把村內13.14公里的騎行綠道和鵲橋結合起來,以“鵲橋相會走完一生一世”的概念,賦予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活力。

        文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圖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