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助彝族游子回家!惠陽探索多元尋親模式

        “讓我們一起舉起杯,難得大家相聚一堂……”日前,離家13年、被惠陽區救助10年的彝族小伙賴要志(音譯)因一首家鄉民謠《祝酒歌》尋得回家契機,并最終在兩地民政部門的努力下,與親人相聚。

        近年來,惠陽區通過科技賦能、互聯網+尋親,不斷拓展尋親路徑,著力破解無戶籍信息、無身份特征、無有效線索“三無”流浪乞討人員的尋親難題,3年成功幫助13位離家數年的受助人員尋到“回家路”。

        十年接力尋親終有果

        2014年10月,惠陽區警方護送一名疑似流浪乞討精神障礙男子到惠陽區心理康復醫院。經工作人員初步甄別,其暫屬生活無著人員,臨時安置在定點醫院接受救治。因多方查詢均未能查明其身份,于是根據該男子自報名字諧音暫定名“賴要志”。

        在近10年時間里,惠陽區救助管理站一直積極幫助賴要志尋找親人。但因賴要志表達能力差、記憶混亂加之方言口音障礙等,工作人員無法獲取有用線索。DNA、人像對比等方式也查詢無果,尋親任務一度陷入僵局,但惠陽區救助管理站始終未曾放棄,依然定期前往醫院探視和問詢,同時開展個案管理服務,梳理碎片化信息。

        通過賴要志的口音,惠陽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初步推斷他是四川省彝族那邊的,工作人員嘗試用彝族文化、習俗勾起他的一些回憶。

        “讓我們一起舉起杯,難得大家相聚一堂……”惠陽區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邱勉勉說,當他們播一首彝族的《祝酒歌》時,尋親工作出現曙光。賴要志竟然哼唱起來,由此斷定,有很大幾率賴要志是彝族的。工作人員馬上錄制賴要志用彝族語言描述家鄉地名和家屬姓名的短視頻,并通過“今日頭條”和“讓愛回家”平臺精準地域推送以及讓志愿者協助尋找,同時聯合四川涼山民政部門在政府群內轉發尋找。

        幾經接力,今年3月21日,視頻終于傳到賴要志家屬那里,看到相關視頻后,他的家人立即通過當地民政部門與惠陽區救助管理站取得聯系。

        仍有24名已安置落戶人員未與家人團聚

        “阿爸,阿嫲,我想你們了,我想家了。”3月28日上午,賴要志的哥哥和堂弟從四川趕來接他回家。兄弟們見面緊緊擁抱在一起,并用視頻電話第一時間聯系千里之外的家人。

        當視頻接通的那一刻,一聲“阿爸”“阿嫲”讓老父親老母親淚目,賴要志也聲音哽咽,畫面令人動容。

        賴要志的哥哥和堂弟說,“賴要志”原名“海來某日”,早年赴東莞后失蹤,戶口已被注銷,“沒想到有朝一日還可以實現親人團聚,太感謝了!”

        近年來,惠陽區民政部門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著力破解無戶籍信息、無身份特征、無有效線索“三無”流浪乞討人員的尋親難題,探索出“傳統尋親+智慧公安尋親+互聯網科技尋親+志愿者合作尋親”等多元尋親模式。自2021年以來,13名流浪乞討長期滯留落戶安置人員已成功與家人團圓。

        “目前惠陽區仍有24名流浪乞討長期滯留落戶安置人員期待找回親人!被蓐枀^救助管理站負責人劉淑芬說,“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掛圖作戰的形式,通過多種尋親渠道幫助這個特殊困難群體找回親人!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文學群 賴允仕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