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黃尉宏)3月20日是二十四節氣春分,從這一天起,白晝越來越長。在惠陽區良井鎮黃洞村,掀起了春耕生產的熱潮:拖拉機犁田轟轟作響,一株株水稻秧苗拋向田間,到處是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90后小伙楊碧亮是黃洞村佳禾園項目工作人員,是新型農民,這一次負責拋秧工作。與機耕相比,拋秧要耗費體力,但因地塊的原因,這里只能采用拋秧種植水稻。今年春季早造水稻,這里共耕作農田127畝,主要種植19香香粘米,到6月底就可以收成。
一株株水稻秧苗拋入田中。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黃坤 攝
與其他稻田耕作方法不同,佳禾園的水稻采用“稻鴨農法”技術。拋秧之后,工作人員把鴨子放進稻田里吃蟲、吃草,與水稻共生,提高水稻的有機化程度。
據悉,今年惠陽區農作物春播面積18.2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5.33萬畝,主要為水稻3.5萬畝、玉米1.42萬畝;經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1.25萬畝;蔬菜計劃播種面積11.71萬畝。截至目前,玉米已全部完成種植,水稻已全部完成播種,插秧進入高峰期,目前完成30%的插秧面積,預計在清明節前全部完成水稻插秧。
惠陽將利用平潭鎮光輝村糧食高產示范點等樣板,帶動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全面開展。區農業部門計劃組織農技專家和科技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加強優質品種推廣,全天候指導各地農民科學備耕種植,制定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同時,及時發布有關農產品供求、病蟲害監測、畜牧種植技術、氣象預報等信息,增強春耕春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又訊 (記者黃尉宏)惠陽區政府發布通告,3月5日至4月20日期間,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以達到抗旱減災和生態保護的作用。
人工增雨作業地點位于惠陽區秋長街道雙田村。具體作業時間將視天氣情況而定,因人工增雨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作業過程中無關人員禁止進入作業區。燃氣炮作業聲音較大,市民無需恐慌,每次作業時長30~5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