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立足“四新模式” “四史”宣傳教育進校園

      [報料熱線] 2831000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跟大家講少年周恩來的故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新學期伊始,惠城區第四十一學校推出“四史”教育進校園——“四史”小故事欄目,首期講述人、校長劉裕平,用精彩的故事、生動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述了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引導全體師生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惠城區突出師生群體,積極推動“四史”宣傳教育進校園進課堂,立足“新渠道、新團隊、新平臺、新陣地”的“四新模式”,多形式引導師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

        

      惠城區積極推動“四史”宣傳教育進校園。

        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四史”,向學生講好“四史”

        校長帶頭講好“四史”,是惠城區委教育工委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四史”,向學生講好“四史”的具體體現。

        “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堅持以上率下,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原汁原味學。”惠城區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城區教育系統訂閱了近5000本學習書籍,組織黨員、干部、教師通過專題學習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周學”等形式,全面學習“四史”,并結合教育工作及時開展交流研討,提升學習深度和廣度。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今年,惠城區教育系統開展“百年奮斗百年輝煌”100節微黨課以及微團(隊)課評選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由“我聽講”轉變為“聽我講”,黨組織書記、黨員教師、教學能手根據20個授課主題,錄制了125節“微黨課”、微團隊課45節。通過68場次培訓會、教師會、主題班隊會課等,推廣使用82部次微黨課,受眾達45823人。

        此外,惠城區委教育工委選拔11名教師、24名團隊員組成師生宣講隊,以觀看專題視頻、講述紅色故事、交流學習體會等形式,面向師生開展“四史”宣講,引導青少年學生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目前,師生宣講隊共開展大型宣講7場,700余人聆聽。

        “四史”宣傳教育融入課堂,掀起濃厚學習氛圍

        據介紹,惠城區各學校充分用好教師、課程資源,將“四史”宣傳教育融入思政課、專題宣講、主題隊會等課堂,在全區廣大青少年中迅速掀起學習“四史”的濃厚氛圍。

        例如,惠州市第五中學編訂了黨史學習教育校本教材,學生利用班會課學習教育讀本,并將其作為思政課的時政素材、歷史課的延伸資料、校廣播站的誦讀內容。惠城區第四十一學校每月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明四史 做先鋒”主題班會活動,開設“明四史 做先鋒”校園廣播欄目,成立“四史”宣講團等,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四史”學習環境,讓青少年學生銘記歷史、刻苦學習,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

        惠城區各校還以“童心向黨”為主題,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精心設計活動主題和流程,以上一節主題班會課、出一期主題黑板報、繪一張主題手抄報、觀一部愛國教育電影、誦一首紅色經典詩歌、畫一幅感黨恩圖畫、講一個黨史故事、征集一篇學習感悟、開展一次“四史”知識競賽等形式,在學生中開展“四史”宣傳教育。

        在常態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欄、黑板報、校報校刊等載體開展“四史”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各學校以主題班團隊會課、黨史題材剪紙課為新載體,將“四史”宣傳教育與讀書節、藝術節、勞動節、青年節、“六一”、“七一”活動等有機融合,通過錄制紅色兒童微劇目、舉行“黨的故事我來講”、開展紅色詩詞誦讀比賽等,讓廣大青少年在寓教于樂中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下去。

        加強陣地建設,將“四史”宣傳教育融入校園文化

        惠城區各學校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通過展板、標語等宣傳形式,將“四史”知識融入校園文化,精心選擇典型事件、人物和代表性圖片,建成一批長廊、園地,成為師生一起學習黨的光輝歷程,繼承革命傳統的重要載體,成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養的重要場所,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部分學校立足學校現有智慧教育平臺載體,在校內電子閱讀器推出“四史”學習專欄,有效夯實“四史”宣傳教育陣地基礎。惠城區第四十一學校師生共講“四史”小故事,每周出兩期“四史”小故事。黨員教師及優秀少先隊員為師生講述革命先烈、當代英雄、身邊榜樣的故事,梳理特色“黨史故事匯”;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第二十七小學等學校依托“紅領巾”廣播開設“童聲黨史”欄目,利用課間給師生分享關于”四史”知識或故事;東湖雙語學校一周安排2-3名學生誦讀先輩先烈、先進典型的感人故事,依托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持續掀起學“四史”熱潮。

        惠城區教育系統還將“互聯網+黨建”與黨員自學結合,在微信工作群推送“黨史知識”等關于黨史的應知應會學習內容,教師以“學習強國”為載體積極踴躍學習,掌握新精神、新政策、新知識。

        用好紅色資源,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惠城區委教育工委堅守學校課堂教學和德育實踐兩個主渠道,扎實用好本地紅色資源,依托葉挺紀念館、東湖旅店等紅色教育基地,把現場變課堂、素材變教材、講課變互動,激發廣大學生在追尋紅色足跡中,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東湖雙語學校組織入團積極分子參觀東湖旅店,珍貴的歷史照片、展柜里的重要文件和武器、情景再現的雕塑拉近了學生和歷史的距離,讓學生的心靈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滋養,紅色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同學們撰寫心得體會,集中交流展示,講述黨史學習中難以忘懷、催人奮進的片段或時刻,暢談對學習黨史的認識,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華僑中學還組織紅領巾宣講員、學生宣講隊隊員節假日到東湖旅店為游客進行講解,在一次次知行合一的學習教育中,從受教育者轉變為黨史的積極宣傳者和自覺傳承者。

        此外,惠城區各校以“四史”宣傳教育為契機,在清明節期間先后組織黨員教師、團員及少先隊員,到豐山公園等地開展以“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為主題的清明祭掃活動。汝湖中心小學邀請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和對越自衛反擊戰參戰老兵為師生講述歷史故事,青少年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感染、受觸動,在學習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做理想信念堅定的時代新人。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通訊員陳瑋

      分享到: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