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持續加碼!惠城區中小微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惠城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機遇,打造中小微企業發展集聚區
      中小微企業“生態雨林”繁茂生長

        民營經濟活,則地方經濟興。惠城是創業創新的一方熱土,市場主體十分活躍。目前,惠城共有民營中小微企業86749家,占全市約37%。今年1~7月,該區民營規上工業企業233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7%,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37.56億元,同比增長30.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2.5%。可以說,民營經濟撐起了惠城工業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促創新的重要主體。

        日前,惠城區委八屆十二次全會召開,提出要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前海、橫琴)建設機遇。面臨發展新機遇,該區民營企業如何乘勢轉型?面對民營企業發展“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該區如何通過改革創新、政策支持,形成讓企業發展體量更大、體質更強、活力更足的發展業態?

        

      惠城區一家民營企業自動化生產車間。

        發展現狀

        惠城中小微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發展后勁和體量持續加碼

        惠城區作為惠州市中心區,中小微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企業服務人口最多,聚集最優質的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源。隨著深莞惠一體化進程加快,“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對接深圳、東莞,惠城發展面臨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新機遇,對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加大,增強了優質企業在惠城發展的信心。

        從發展活力來看,中心區的區位優勢和商貿環境首位度,不斷滋養著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生態雨林”。

        目前,惠城區共有企業86749家,占全市約37%。其中,過半是中小企業。以行業來劃分,該區中小企業主要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紡織服裝等產業為主導:電子信息產業占比25.4%、裝備制造產業占比22.6%、生物制藥產業占比11.4%、紡織服裝產業占比5.8%。

        當前,惠城民營經濟發展后勁和體量不斷增大增強。今年1~7月,該區新增企業11073家,占全市新增32%。個體工商戶126799家,占全市25%;新增11523家,占全市新增23%。

        但與此同時,在疫情的影響下,部分市場單一、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增大,面臨著產能收縮、雇員減少、效益下降等困境,主要涉及制造業、貨物運輸及餐飲、住宿、旅游、文化等服務行業。

        “我們中小微企業多數利潤微薄,難以支撐長期持續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不足、專利維護費用高,導致小微企業創新升級難。”記者走訪中了解到,部分中小微企業負責人談及,因其創新環境不足,小微企業很難吸引或留住創新型技術人才,這又進一步導致其創新能力弱,與大中型企業差距被繼續拉大。同時,經營水平和理念得不到提高,無法解決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給企業發展帶來困惑。

        相關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如何及時調整發展思路、迅速復蘇,是當前面臨的一大發展難題。如何解決中小微企業“成長的煩惱”,提升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質量和速度?

        破題高質量發展須緊跟“風向”。在區委八屆十二次全會上,惠城提出要搶抓“雙區”建設新機遇,主動承接兩個合作區建設的輻射和產業外溢,更多優質投資和資源有望涌向中心城區,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借力借勢。

        具體來講,依托市“2+1”現代產業體系,惠城區將加強與“雙區”及周邊區域國土空間、產業和交通規劃對接,培育合理分工、高效協同的跨區域產業集群,遴選優秀干部到深圳跟班學習和對接服務,在共贏中找合作,吸引“雙區”和兩個合作區更多優質項目、人才來惠城發展,帶來改革、創新、產業、市場聯動傳導的巨大利好。

        “打造中小微企業集聚區,推動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在區委八屆十二次全會報告中,中小微企業“抱團發展”的呼聲得到回應。惠城將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做大做強發展資源池,引導小微企業加快集聚,持續推動市場主體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加快轉型升級。

      “雙創”氛圍濃郁

        科技轉型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生存,就要轉型;要發展,也要轉型。轉型,成為眾多中小微企業能否生存以及進一步發展的不二選擇。

        在小金口金龍大道邊上,一個曾經的來料加工小作坊,今年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東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業務聚焦高端智能手機充電器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壓器,手機充電變壓器產值躋身全國同行前列,終端客戶為華為、OPPO、小米、嘉盛等。

        “公司這兩年發展得非常快。上半年,銷售增速超過37%,全年銷售有望實現快速增長。”該公司董事會秘書柳教成告訴記者,在下半年利好形勢下,公司正開足馬力趕訂單。

        2016年是該企業高速發展的元年。當年,力王高科新三板掛牌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近年來融資一億多元投入自動化生產車間研發改造,成效明顯,公司近3年銷售收入增長50%以上。

        “研發是企業發展的‘火車頭’,轉型的關鍵在于對研發的重視。創新工藝增強電子變壓器生產的穩定性。產品安全性能高、損耗低、重量輕、體積小,這是力王公司能夠在同行競爭中出類拔萃的最主要原因。”柳教成說。

        目前,該公司每年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4%以上,研發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11%以上。今年,該公司將發展目光放在智能手機快充技術領域,搶抓“雙區”建設機遇,在深圳成立電子變壓器工程技術中心,深惠科研人員共同合作,年內計劃研發40多項新的專利技術。

        力王公司是惠城區眾多中小企業科技轉型的一個樣板,力證了該區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今年以來,惠城區多次將科技創新工作列入區委常委會專題討論研究,并就有關工作進行部署。該區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使科研院所與企業及時有效互通對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著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加快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前,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99家,占全市18.3%。全區累計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3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

        其中,科創型中小企業發展亮眼。日前,工信部公示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另外3家惠城區企業入圍,加上此前入圍的惠州市正牌科電有限公司、惠州市超聚電池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2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批實力強勁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正快速成長,成為推動惠城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不斷完善和優化的公共服務體系,也為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培訓、融資、咨詢、科技等多元化的配套服務。

        惠城區有5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3家省級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1家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以及6家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通過積極推動“雙創”,該區有科技企業孵化器7家、眾創空間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面積達7.43萬平方米,在孵企業158家。去年,“GT創新谷”和“弘毅云谷產業園”2家孵化器被新認定為市級孵化器培育單位,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被新認定為省級“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器”,“雙創”氛圍濃郁。

        營商環境

        政策扶持融資幫扶為中小微企業減負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小微企業發展訴求主要集中在政務提速、政策扶持以及融資幫扶等方面。

        據了解,近年來中央和省、市、區都相繼制定了一系列保護和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通過減免稅收和社保繳納的惠企政策等對中小微市場主體減負效果明顯。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企業普遍希望政府能延續惠企政策,希望政府今年能延續稅收和社保減征、穩崗補貼和提供房租、水電氣費減免等惠企政策。

        從走訪企業反饋的情況看,企業普遍希望在政府資金扶持、稅收獎勵和減免、金融扶持、科技創新獎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得以落地實施,讓更多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幫助企業更好地成長發展。

        融資難仍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最大制約。民營企業規模有限,缺少土地、廠房等作為抵押,應收賬款、存貨、優質訂單等流動性資產和資源得不到轉換和有效利用,無法作為企業融資、貸款的自身擔保資本,可抵押資產有限,抵御風險能力較差,沒法融到所需資金,加之沒有銀行授信等因素,造成部分民營企業存在發展資金緊張、融資困難的問題。

        除了政策幫扶外,針對中小微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惠城區科工信局加大了對企業服務力度。

        一方面,該局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發行票據和債券籌集資金,重點推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型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穩步拓展融資渠道。上半年,格林精密、利元亨智能制造成功上市。全區上市企業達8家,在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

        另一方面,惠城區深化銀行機構與稅務部門合作,推動“銀稅互動”良性循環發展,探索將企業的納稅信用、納稅貢獻轉化為有價值的融資成本,解決誠信納稅企業缺抵押、少擔保、難以獲得銀行資金支持的難題。推動政銀企互動交流常態化,通過政府搭臺、銀企唱戲,幫助企業了解融資信息和政策,給企業送服務。

        其中,不少商會協會發揮作用,進一步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增強企業有效融資能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企業發展。比如,近日,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聯合市區中小微企業重點孵化平臺——惠州軟件園(科鑫園),連續開展兩場“科技金融助推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線上直播活動,共計為協會企業募集超過3000萬元的投融資金,助力中小微企業孵化成長。

        “政府可加大政策扶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本地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和創新服務,支持企業用好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等直接融資工具。”業內人士建議,惠城區接下來可以組織金融機構實施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特別政策,設立中小微企業抗疫特別基金,提供政府貼息貸款,最大限度幫扶特殊時期中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惠城提出,要學習借鑒“雙區”和兩個合作區的先進經驗做法,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惠城將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服務模式,讓企業辦事從“只進一扇門”向“只跑一個窗”轉變;以“有呼必應、無事不擾”服務理念,深化開展企業直通車活動,切實解決企業反映的各類疑難問題;還將實行“否決審批制”,讓需要否決的事項逐級報批,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數讀

        ●目前,惠城共有民營中小微企業86749家,占全市約37%。今年1~7月,民營規上工業企業233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7%,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37.56億元,同比增長30.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2.5%。

        ●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99家,占全市18.3%。全區累計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3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

        ●有5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3家省級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1家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以及6家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他山之石

        寧波:小微企業園托起“雙創”新夢想

        在浙江省寧波市,一批小微企業正借助小微企業園加速成長。小微企業是寧波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更是寧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數據顯示,寧波有小微企業31萬家,占全市企業總數的97%,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60%的GDP、75%的就業崗位、52%的企業收入。

        數據顯示,該市100多個小微企業園已吸引上萬家企業入園集聚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市小微企業園內企業實現銷售產值808億元,創造稅收25.57億元。小微企業園已不是簡單的“工廠集聚”,而是創業創新的熱土、轉型升級的“陣地”、充滿希望的“夢工廠”。

        2019年至今,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3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共4762家,這被視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隊”。其中,民營經濟活躍且注重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寧波,此番上榜企業數量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國第三名。

        日前,國家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未來著力打造符合中國國情、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臺。以此為契機,寧波將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持續開展打造“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000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達130家,形成10條細分領域的標志性產業鏈,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對制造業增長貢獻度超過40%,成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分享到: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