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湖
農文旅體融合發展賦能鄉村振興,優美風光和體育旅游小鎮成休閑游招牌
美麗鄉村邀你來 好吃好看又好玩
汝湖鎮位于惠城中心區東北部,這里歷史悠久、山水靈動,擁有豐富的山林水庫田園資源,加上蜿蜒綿長的東江岸線和沿江綠道,具備發展城郊型休閑旅游的先天優勢。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汝湖鎮以“三農”工作為總抓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打造東江38公里沿線產業帶和惠民大道-良茶路-廣仍路60公里環線經濟圈,形成具有汝湖特色的“一帶一環”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其中,促進農文旅體融合發展,成為該鎮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打造生態宜居、生活幸福美麗鄉村的一個重要舉措。到白鷺湖體育旅游小鎮玩戶外拓展、到源茵生態園體驗親子采摘、品嘗仍圖美味小吃、體驗上下圍村的古村新韻……一條條特色旅游線路吸引市民游客前往休閑打卡。
美麗整潔的下圍村。
●文旅融合
挖掘紅色資源,推廣紅色旅游
得益于鄉村風貌提升工程的實施,汝湖鎮上圍村下圍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該鎮網紅打卡點。
走進下圍村,新修的柏油路蜿蜒向前。路的左邊是經過整治的長湖瀝,水清草綠,流水潺潺;右側則是經過了統一“著裝”的農房,泥黃色的外墻、藍灰色的坡屋檐,看起來整潔美觀。繼續往前走,花田集市、鄉村匠藝館、豬欄餐廳等景點別具一格,集休閑、參觀、體驗等功能于一體。村中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后都種上了花草、蔬果,成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下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康輝介紹,在風貌提升過程中,該村打造接地氣的“四小園”,其中有些特色庭院可以作為民宿來經營,增加村民的收入。該村還與惠州學院合作,引進人才參與微景觀設計、傳承竹編手藝等,促進鄉村風貌提升,豐富旅游元素,使“美麗風景”變為“美麗經濟”。
汝湖鎮黨委委員吳曉霞介紹,汝湖上圍村下圍村歷史文化和古村落資源豐富,通過挖掘與整理紅色歷史,該鎮已將上圍村的紅色教育基地、傳統非遺“稻草龍”文化與下圍村的鄉村匠藝館、豬欄餐廳、花田集市等風貌提升成果相結合,初步打造了一條紅色旅游線路。此外,有243間古村落房屋已完成丈量登記,正等待投資開發。聆聽一段革命故事、游覽古村落追溯歷史、觀看一場非遺表演、體驗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將給游客更加豐富的體驗。
為推廣當地美食文化,汝湖鎮還與惠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達成合作,通過培養人才的方式,進一步打造餐飲名菜、名廚、名店、名鎮“四名”工程,計劃在鄉村旅游線路推出汝湖的美食名店、推廣特色美食、制定美食菜單,齊心塑造汝湖“東江美食名片”品牌,不斷豐富汝湖的旅游內容,同時通過政府與學校合作,夯實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
汝湖鎮與惠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合作,培養“粵菜師傅”。
●體旅融合
以白鷺湖體育旅游小鎮為主陣地發展“體育+旅游”
自行車騎行是一項綠色健康、低碳環保的戶外運動,受到眾多市民的喜愛。“5·19”中國旅游日期間,在白鷺湖體育旅游小鎮,一場活力滿滿的騎行活動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砰”一聲鳴槍后,裝備齊全、激情充沛的騎手們在清新空氣中安全騎行、快樂騎行,盡情享受白鷺湖沿途的美麗風景。“我很喜歡騎自行車,這次是拖家帶口一起來的,正好運動、旅游一舉兩得。”市民趙先生和妻子帶著兩個孩子開心地參加了活動。
據介紹,汝湖鎮以白鷺湖體育旅游小鎮為主陣地,充分利用角洞水庫和自然山林等現有資源,目前已打造“惠州特色戶外體驗運動大世界”,以定向、戶外運動、體育培訓拓展+旅游的模式,開展水上競技、攀巖、越野、徒步、騎行、真人CS等活動和賽事,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特色產業,吸引珠三角城市乃至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接下來,體育旅游小鎮將朝著戶外體育的賽事標準前進,引進珠三角地區戶外比賽,打造體育賽事IP。
去年底,隨著連接大良村和茶徑村的良茶路全面竣工通車,一條環汝湖鎮的騎行徒步線路也正式接通。該鎮隨即舉辦了“與汝同行·惠更精彩”60公里大型徒步活動,吸引大批徒步愛好者參與。白鷺湖的湖光山色、鄉村的田園風光、東江邊的蘆葦灘,加上沿途品嘗到的汝湖地道美食,讓參賽者大呼過癮。
“下一步我們計劃推出東江健康路騎行和越野兩條體育特色線路。”吳曉霞說。
●農旅融合
創意活動既宣傳推介農產品又為鄉村帶來人氣
夏季是個瓜果飄香的季節。日前,由汝湖鎮舉辦的“繽紛夏日·瓜果飄香”農產品展銷會在下圍村花田集市拉開序幕。各種新鮮的瓜果、甜玉米等農產品,粽子、艾粄、仍圖豬皮等特色小吃以及稻草龍等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擺滿攤位,吸引周邊村民和聞訊而來的市民游客“趕集”。
正值甜玉米豐收時節,橫山頭村隨即舉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玉米大賽。夾玉米、啃玉米、剝玉米,伴隨著現場選手和觀眾的陣陣加油吶喊聲,“青紗帳”里一場以“玉米”為主題的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這樣的活動很有新意,既宣傳了我們的甜玉米,還能吸引更多人來采摘、購買甜玉米,帶動農產品銷售。”在現場觀看比賽的橫山頭村民孫先生樂呵呵地說,他家共有30多畝土地用于種植甜玉米,平均每畝年收入6000元左右。種植甜玉米這條路子,逐漸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寬裕,近年來建起的一棟棟“玉米樓”就是最好的見證。隨著玉米深加工“一村一品”項目推進,農戶還與橫山頭的盈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約,為其提供玉米。收購的玉米經過深加工制成速凍玉米、玉米汁等多種產品銷售,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
據介紹,目前汝湖鎮已成為惠城區甜玉米主要種植區,全鎮甜玉米種植面積達13000畝。除了甜玉米,圍仔村的馬鈴薯、仍西村的番石榴、村頭村的葛根等都是本土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甜玉米等特色農產品,成為汝湖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支撐。
如今,在發展農業產業的基礎上疊加各種創意活動,不僅為帶動汝湖的農產品銷售集聚了人氣,同時也給鄉村旅游“加料提鮮”,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旅融合發展。
在橫瀝鎮橫星村,作為排沙河一級支流的警水河緩緩穿過綠色的田野,河水中還可見到小魚戲水。得益于河長制的實施,該村的排沙河支流整治工程于去年完工。如今,警水河長達1公里的兩岸裝上了圍欄、路燈,沿河修建了綠道、小公園,不僅扮靚了村容村貌,也為村民休閑散步增添了好去處,橫星村水美鄉村建設已具雛形。
分布在廣大鄉村的一條條河道不僅對防洪灌溉等農業生產具有重大意義,也是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持續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推動河湖水生態保護,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惠城區建立了區、鎮街、村三級河長組織體系,壓實基層河長的工作職責,并投入大量資金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環境整治。如今,惠城區范圍內的東江、西枝江、新開河及其支流,正朝著“長制久清”的目標邁進。尤其是經過整治后的眾多鄉村河道,為建設水美鄉村夯實了基礎。
橫瀝
整治河道持續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
河清岸綠行洪暢 水美鄉村初長成
◎示范
橫星村干群大力支持河道整治
日前,記者來到橫星村,沿著警水河邊的綠道漫步,一路柳樹依依,綠草鮮花點綴,河對岸的田野里有牛兒在悠閑地吃草,白鷺翩然起舞,到處是一派優美的田園風光。綠道兩頭是兩處新建的小公園,占地共約1萬平方米,里面建有涼亭、擺放了石凳,亭中涼風習習。如今,整治一新的河邊綠道和公園成為橫星村乃至周邊村民休閑的好去處。“吃過晚飯,老老少少都喜歡來河邊散步,晚上這里很涼快,空氣又好,特別舒服。”村民劉谷勝說。
橫星村水美鄉村建設已具雛形。
在警水河整治過程中,橫星村干部群眾大力支持,推動工程順利實施。由于河道兩旁是村民的田地,有的還種了果樹,修建沿河綠道需要將原來的田埂拓寬,建設公園更是涉及用地問題。“就從我家開始,我大力支持!”今年剛卸任的村黨支部老書記劉獎進積極表態,帶頭讓出自家的土地支持工程建設。在他帶領下,村民們紛紛無償提供土地配合施工。
河道整治工程的實施給村民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如今村里不僅環境變得更美更宜居,通過河道清淤疏浚、修建陂頭和水閘等水利設施,還確保了當地行洪安全及農田灌溉用水。站在公園涼亭處,劉谷勝指著腳下的地方說,以前河邊這一片都是低洼地,一下大雨就被淹掉。自從排沙河整治工程實施后,疏通的河道行洪順暢,上游又裝了水閘,再加上建設公園時把低洼地填高了,現在再也沒發生過水淹的情況。有了警水河的灌溉,今年發生的春旱也基本沒有影響到春耕生產。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上級相關部門及橫瀝鎮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對轄區內各條河流實施清淤疏浚工程,包括對馬嶺東灌渠、南門瀝、馬坌瀝、排沙河霞塱支流進行清淤疏浚,對排沙河進行整治,對增湖瀝清雜清障,對天罡龍頸瀝干流及支流總長10余公里的河床清理水浮蓮……同時,加強河流的生態修復,與美麗鄉村建設、防洪工程相結合,打造警水河整治、鯉魚瀝水環境生態治理等精品示范工程,為生態宜居新農村建設增光添彩。
橫星村警水河旁邊的綠道和小公園。
◎管理
壓實基層河長責任,村級河長一周至少巡河一次
河道整治好了,常態化管理是關鍵。在推行河長制工作中,基層河長尤其是村級河長成為農村大小河道的主要守護者。
村級河長由河流所在村的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現任橫星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國平就是一名河長。按照河長制工作規定,村級河長一周至少要巡河一次。今年上任以來,劉國平落實工作責任,堅持每周巡察村內兩條河道的相關情況:看看河面是否有漂浮垃圾,河岸是否整潔,有沒有亂搭亂建、侵占河道的現象等。劉國平說,因橫星村自然環境好,沒有工業污染,再加上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也已經通過農村污水管網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所以他這個河長還算輕松。盡管如此,他也不敢懈怠,每次巡河還會帶上網格員,按規定做好巡河的資料臺賬。
據橫瀝鎮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橫瀝共有鎮級河長12人、村級河長40人。按照“鎮河長每月每旬最少巡河1次,村河長最少每周巡河1次”的標準,鎮、村兩級河長通過“惠州河長”APP積極開展巡河工作,并建立了河道巡查、河道保潔、河流管養等一系列長效機制。
◆相關鏈接
各鎮街積極行動促河流長制久清
橫瀝鎮的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只是全區推進河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介紹,近期以來,惠城區正以推進河長制工作為抓手,持續開展江河沿岸垂釣點亂丟垃圾整治工作,加大河道水域空間管控力度,開展河湖“清四亂”工作,確保行洪通暢、安全度汛。同時,通過河流整治設置景觀點,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當地村民的幸福感。目前,各鎮(街)積極行動,河長辦加強督查,河長制各項工作取得有效進展。
區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接下來的河長制工作中,將進一步壓實各級河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面實行河道網格化管理,嚴格執行河長巡河制度,認真督促鎮、村級河長履行職責,負責好本河段的工作,如及時打撈漂浮物和垃圾,進行河道常態化保潔等。督促相關部門和屬地政府嚴格控制水源污染,避免生活垃圾倒入和畜禽污水流入河流,確保河面、河道整潔。同時,督促基層河長在巡河過程中將發現的河岸綠化、生態環境、衛生狀況等問題,及時上報、積極整改、定期匯報,整合各方力量,共同保護好全區河涌水質,改善流域內水生態環境,逐漸實現轄區河流“長制久清”的目標。此外,繼續宣傳河流保護的重要意義,提高市民群眾保護河湖生態的意識。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劉曼瑤 李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