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時,例行班會;9時30分,監督安全巡檢;11時,與成員探討技改措施……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石化”)運行一部生產監督邊緒亮從早忙到晚,16年來,他扎根生產一線,在平凡崗位踐行工匠精神,憑著堅韌和努力,成為煉廠安全的“守護神”。
一遍遍跑現場查隱患
2006年,在南海之畔的惠州煉化一期項目如火如荼建設著。邊緒亮被這個中國海油旗下最大的煉廠所吸引,義無反顧坐上南下的列車,來到當時還是一片灘涂的大亞灣石化區,從此在惠州石化扎根。
生活中,邊緒亮幽默風趣,但只要涉及到安全問題,他馬上變得嚴肅起來。“沒有安全,一切都等于零。”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2008年,一期項目建設進入“沖刺跑”,隨著開工日子的臨近,邊緒亮的緊迫感越來越強。他每天第一個進裝置,一遍遍地跑現場、查隱患;針對運行一部五套裝置在“三查四定”中查出的7000多項隱患,他和同事每天討論整改方案到深夜,對問題逐一整改。所有的汗水和付出換來了可喜的成果——運行一部五套裝置首次開工一次成功。
裝置開工后,邊緒亮絲毫沒有松懈,總能看到他的身影穿梭在管道縱橫交錯的裝置間。今年伊始,由于反應再生系統待生線路流化失常,催化裂化裝置生產出現波動。面對緊急情況,邊緒亮憑著豐富的操作經驗,立即下達操作指令。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調整,裝置兩器流化逐漸趨于正常,裝置恢復平穩運行。
邊緒亮。
優化裝置降本提效
“邊班長好像記賬員,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數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國際油價寬幅震蕩,為了節約生產成本,邊緒亮更加“精打細算”。
惠州石化共有兩套催化裂化裝置,每年大約需要4400噸催化劑,光是采購費用便高達數千萬元。為了降低催化劑損耗,邊緒亮和技師創新工作室的成員一起,多次展開討論會,認真研究化驗分析結果,最終通過優化兩套裝置的催化劑,實現增效260萬元。
2020年下半年,惠州石化催化裂化(Ⅰ)汽輪機輪室壓力有上漲趨勢,制約了反應系統的正常生產,公司決定對汽輪機進行清洗。邊緒亮提出對汽輪機清洗先選用濕蒸汽高轉速在線清洗,當在線清洗無法實施或實施效果較差的情況下,再采用低轉速停機(工)清洗方案。
清洗實踐證明,此方案不僅避免了對汽輪機系統的切除致使局部停工,也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工成本。據悉,這次濕蒸汽高轉速在線清洗屬于惠州石化的首創,并作為催化裂化裝置對機組定期清洗、優化生產的一項重大舉措。
“優化無止境,發揮每套裝置生產的最大價值,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邊緒亮說。
“傳幫帶”提升組員技能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組員技能提高了,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邊緒亮時刻注重人才的培養,盡心做好“傳幫帶”,幫助組員提升技能“段位”。
邊緒亮在盡心“傳幫帶”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實操培訓,常常帶領組員參與到技術攻關和隱患排查整改等實戰工作中,并結合實際進行集中培訓。
近兩年是邊緒亮的“豐收年”。在他的積極帶動下,部門成員紛紛晉升高級工程師、裝置工程師和技師,所在部門還獲得中國海油“金牌班組”榮譽稱號,班組整體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為保障裝置“安穩長滿優”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郝宗民 陳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