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亞灣開發區霞涌街道曉聯村,曉聯河從山上發源,從村莊蜿蜒穿過后流向小徑灣直通大海。曉聯河徑東段有一座老橋,名叫徑東雙成橋。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老橋,歷經200年風雨依然堅固。近年來,隨著霞涌小徑灣旅游業的興起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老橋所在的曉聯村徑東村民小組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老橋與附近小徑灣相映成趣。
曾是當地人外出主要通道
驅車從霞涌圩鎮沿石化大道往東直行,到了徑東村公交站牌即來到徑東橋,橋下河水潺潺的即是曉聯河。站在大橋上放眼望去,高樓聳立、風光迤邐的小徑灣旅游度假區近在眼前。距大橋不到一百米處,一座筆直的老橋靜靜橫臥在河上,橋上已無人車通行,那便是徑東雙成橋。寧靜安詳的徑東雙成橋與車水馬龍的徑東大橋,一老一新,并排橫臥,仿佛父與子,訴說著時代變遷、生活變化。
眼前的曉聯河兩岸干凈整潔,河岸安裝有護欄,徑東雙成橋入口處護欄設置了一道門。石頭砌筑的老橋靜謐無聲,但當站在橋頭、腳與橋面親密接觸時,一股樸實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2012年,徑東雙成橋被列為大亞灣區不可移動文物點。橋頭的一塊石碑上有關于老橋的簡要介紹:徑東雙成橋始建于清道光年間,橫跨在徑東河上(應為曉聯河徑東段),東西走向,橋長18米,橋面寬一米,以方形花崗石砌筑五個橋墩,橋墩迎水面以青色花崗石砌筑成三角形分水尖,可減少水流的沖擊;橋面由每跨三條花崗巖石條鋪設而成。
老橋所在的曉聯村徑東村民小組以張氏家族為主,關于老橋的建造歷史,因無確切史料記載,至今已無人能詳說。今年75歲的村民張偉如說,聽老一輩村民講,徑東張氏家族先祖150多年前從福建遷至這里定居時,橋已存在,是清道光年間由當地村民建造,“也有人說,是先祖來此定居前,考慮到過河生產生活方便,便在此修了這座橋。”很長一段時間里,此段河流只有這一座橋,它不僅是徑東村民到河兩岸耕種田地必經之橋,也是當地人東至惠東稔山、西至霞涌澳頭的主要通道。
“這座橋用石頭砌成,從來沒損毀過,現在還很堅固。”張偉如說,過去,村里家家戶戶牽著牛走過老橋從河東岸到西岸耕種,長年累月,花崗石橋面竟留下了牛腳印。記者小心走到老橋中間橋面,果然發現了幾個凹下去的牛腳印。
張偉如還說,在他的記憶里,哪怕附近漲大水淹了路面,但老橋下的河水從來沒漲過橋面;村民過橋時騎在牛背上不小心摔了也沒傷到一點皮毛。因此,這座老橋對村民來說,不僅是一座過河的交通橋,還是一座護佑村民安康的“福氣橋”。
徑東雙成橋也曾見證烽火抗戰史。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從霞涌登陸,在沿線各村莊燒殺搶奪,犯下滔天罪行。張偉如說,聽老一輩村民講,當時有日軍在徑東村駐扎,而從海邊進村,日軍很有可能走過這座老橋。
見證村莊發展變遷
老橋不語,閱盡滄桑,見證歷史。進入新時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周邊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十多年前,曉聯河上建起了氣派的現代化大橋,這座老橋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村民們說,過去,徑東村民小組很閉塞,只有一條狹窄破舊的小道,沒外人進來,村民靠種地和打魚為生。隨著2009年惠深沿海高速公路修通,許多開發商進駐小徑灣開發項目,村里也通過村企合作,開發了商品房項目。隨著小徑灣旅游業的興起,徑東村民不僅多了就業機會,還在村里搞起了餐飲業、民宿等,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民們說,老橋雖已不能通行,但它承載著世代村民的美好回憶和豐富情感,一代代村民從村子出發通過老橋走向外面的世界。而今,老橋儼然成為當地人牽掛的鄉愁。
2019年,大亞灣霞涌街道以“美麗鄉村”三大行動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為抓手,實行“一村一策”,全面推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提升村容村貌,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如今的曉聯村徑東村民小組,房前屋后雜草地變身漂亮花園,引水渠道環繞村莊。
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對河道進行整治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其中曉聯村的曉聯河不僅河道、河堤經過整治,河兩岸也進行了美化綠化。曉聯河進行整治時,還把徑東段河道拓寬了,因此也對河上的徑東雙成橋進行了延長。如今,呈現在眼前的橋已是由兩部分組成:一半是石頭砌筑的老橋,一半是用鋼筋水泥砌筑的新橋。兩段橋連接而成,橋長延伸了近一倍。
這樣的結合,似乎也宣告著當地人們從上一代人手里接過發展的接力棒,延續老一輩的創業精神,滿懷信心奔向未來更美好的生活。
如今,為更好地保護老橋,通行老橋的河邊護欄門平時都是上了鎖的。老橋就像一位年邁的老人,靜靜地安享晚年。每天傍晚,村民三三兩兩地沿河岸散步,總要在橋頭駐足觀望一番。老橋安好,鄉愁仍在。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實習生彭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