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過“灣區通辦一體機”掃粵居碼辦理戶政業務。
辦理小孩出生登記入戶不用帶戶口簿、出生證、結婚證,只需手機出示“粵居碼”,刷臉授權省“個人數字空間”調用電子證照,即可輕松實現“免證辦”!近日,博羅縣公安局“惠戶政”項目正式上線“灣區通辦一體機”,成為全省率先對接省“個人數字空間”的公安政務項目,讓政務服務“碼”上智能、群眾辦事“利碼”便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惠州是全省“個人數字空間”試點地市,博羅主動擔當,創新開展“惠戶政”項目,推動高頻(常辦)戶政業務線上辦理對接省“個人數字空間”,積極探索可復制、易推廣的經驗,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據融通,實現精準高效審批
“不用提交紙質材料,只需動動手指勾選一些業務情況,再授權調用電子證照,幾分鐘就辦好了。”在博羅縣社會服務中心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市民周女士輕松辦理了小孩出生登記入戶。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沒有申領“粵居碼”的市民也可通過身份證識別登錄,再刷臉授權省“個人數字空間”調用本人電子證照,只要其“個人數字空間”電子證照齊全,同樣可免提交實體證照和材料。目前,“惠戶政”項目已實現國(境)內出生登記、市外遷入-夫妻投靠、身份證補換領等高頻業務線上辦理對接省“個人數字空間”,實現高頻戶政業務辦理“免證辦”。
博羅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戶政中隊中隊長曾鈺玲介紹,作為全省率先對接省“個人數字空間”的公安政務項目,“惠戶政”項目打通數據壁壘、優化辦事流程,調用電子證照、系統校對、電子表單、電子簽名、電子檔案替代傳統業務辦理的人工操作和紙質傳遞,推動業務辦理再提速,讓群眾辦事更便捷。曾鈺玲表示,“惠戶政”項目還具有自動核驗功能,是全省首個實現戶政業務政務外網調用電子證照自動核驗受理項目。項目的自動核驗進一步壓減審批流程,實現審批的精準性和高效性。而電子證照使用的全程留痕可溯源,有效保證了用戶信息安全,保證了公安業務辦理的安全。
集約高效,249項業務一機辦理
在高頻業務線上辦理對接省“個人數字空間”的同時,博羅公安通過“惠戶政”項目,打通“信息孤島”,深化業務協同,推動公安政務服務與公積金、社保等各類業務合而為一,實現249項業務均可在“灣區通辦一體機”辦理。
曾鈺玲介紹,通過把“惠戶政”項目嵌入縣政數局廣泛布設的“灣區通辦一體機”,推動公安政務服務觸角延伸到鎮街村居。如此一來,不僅節省了購買自助設備的費用,更實現了業務高度集約,推動高頻戶政業務辦理24小時“不打烊”,讓群眾在家門口隨時辦成事。目前,全縣共布設了25臺“灣區通辦一體機”,實現各鎮街全覆蓋。
據統計,通過“惠戶政”項目,群眾辦理高頻戶政業務節約近90%的辦事時間。接下來,博羅公安將推動“惠戶政”上線“惠服務U”“粵省事”等,同時積極探索可復制、易推廣的經驗,推動更多公安政務服務項目數據融通,進一步便利群眾辦事創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創新推出“惠戶政”項目只是博羅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助推營商環境優化的生動實踐之一。2022年以來,博羅公安全力落實博羅縣“營商環境綜合提升年”行動,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聚合政務服務資源,推動公安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民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未來,博羅公安將持續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工作,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力量。
相關鏈接
“個人數字空間”
作為廣東數字政府的重點建設任務,“個人數字空間”于2022年5月正式上線粵省事APP?臻g首批包含92項常用證照和31項常用個人數據,為個人數據授權使用探索出一條更穩定、更方便的實施路徑。
過去,群眾授權政府部門或企業使用數據,往往采用簽書面協議、提供紙質材料等傳統方式。如今通過“個人數字空間”能夠更方便實現“個人授權、全程溯源”。登錄后,用戶通過出示粵省事碼等形式,授權對方使用自己的特定數據。在此過程中,數據使用方、使用事由等信息將通過省政數局的“數據資產憑證”生成不可篡改的記錄,全過程留痕、可溯源。
同時,粵省事APP依托廣東省統一認證平臺可信身份認證技術,采取數據全程加密傳輸、加密存儲、數據安全審計等多項最高等級安全防護措施,按最小化原則嚴格限制數據訪問,通過全鏈路安全防御切實保障用戶數據安全,讓群眾用得踏實放心。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特約通訊員張志新 通訊員李琴 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