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以“數字驅動·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21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在廣州開幕,這是一場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高規格大會。
當天,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作為5G創新能力以及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成果與應用的經典案例,在中國聯通當天召開的5G+工業互聯網揚帆行動―5G新品發布會上進行現場展示。這是仲愷高新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順利推進的一個新起點和重要標志。
今年7月出臺的《惠州市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我市要抓住“新基建”發展機遇,啟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引擎,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形成發展新動能。乘此東風,仲愷高新區加快筑牢基礎、樹立標桿、培育生態、優化政策等,全方位發力,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桿引領示范,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業產業體系,持續快速推動該區產業和城市品質高質量發展。
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展示的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情況。
■筑牢基礎
全區累計建成5G基站617座
在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贛深高鐵仲愷段,實現通話上網等通訊暢通無“卡頓”,這個夢想即將照進現實。
“我們在贛深高鐵仲愷段同步覆蓋建設5G基站43座,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進入全力沖刺階段,將為高鐵開通運營保駕護航。”惠州鐵塔公司副總經理安雪峰告訴記者,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之一,惠州鐵塔如今已在仲愷高新區完成5G基站建設370座,其中新建62座,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各年度建設任務,累計投資完成1.2億元。目前仲愷高新區累計建成5G基站617座,基本覆蓋仲愷核心區域。
近年來,仲愷高新區把握國家部署加快5G網絡等“新基建”以及列入省數據中心集聚區布局的重要機遇,積極推進數字產業集聚區、數字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
在仲愷高新區的潼湖生態智慧區產業園和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惠州鐵塔進行了5G專項規劃并作為重點專項組織建設實施。截至目前,兩個千億級園區已完成建設并開通5G基站90余個,為園區引進5G產業項目和進行5G行業應用創新奠定了網絡設施基礎。
“仲愷高新區在5G建設與城市規劃管理同步、融合發展上做得挺好。”安雪峰認為,仲愷高新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建設,在全市率先將鐵塔公司納入高新區城鄉規劃委員會,加強通信基礎配套的同步規劃工作;率先將5G基站配套納入土地出讓條件和城市控制性詳規;率先打通了5G基站報建審批的電子流程。目前,仲愷高新區已基本實現通信配套的“四同步”目標,為5G“新基建”與城市規劃發展協調統一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也為“數字仲愷”的進一步深化奠定了機制和流程基礎。
為進一步完善5G網絡覆蓋,助力仲愷打造國內首個5G產業集群,惠州鐵塔已承接三大運營商新增的今年下半年5G新建需求66個、改造需求150個。目前鐵塔公司已集中優勢資源和施工力量,全力組織推進實施。
仲愷企業的智能生產車間。
■樹立標桿
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
坐在中控室的屏幕前,中京電子的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查看平臺上的數據,包括監測點位每日每時的用能情況、同比分析、能源流向等,為公司實現更好的能源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這是中京電子陳江工廠與中國聯通惠州仲愷分公司合作運用5G技術實施智慧能源云平臺業務服務項目的一個場景。中京電子這個5G+MEC水智控項目,通過5G網絡進行制冷水實時數據采集,通過大數據分析整合、AI計算,實現水質實時優化,保障節能效率。為推動企業數字化管理,中京電子攜手惠州聯通打造了5G+空壓站云智控、5G+制冷機水智控等創新融合應用,順利解決了傳統Lora傳輸方式占用帶寬大、抗干擾能力差的問題,實現設備數據迅速傳輸,設備狀態實時監測、報表分析、節能管理方式的全新升級,節能率超過10%。而該項改造,為中京電子每年節約用能成本85萬元,真正做到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在仲愷高新區智能手機生產大戶龍旗電子,管理人員通過5G+AI合規監測手段,解決了單車間多路高清視頻的實時解碼傳輸帶寬不足的問題,并通過云邊協同智能分析操作工藝流程。僅此項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就使得龍旗電子提升手機產品良率3%。中國聯通惠州仲愷分公司總經理楊霞介紹,聯通通過5G內網改造完善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構建5G產品研發測試氛圍,為5G+AI質檢、5G+AGV等應用奠定基礎,推動仲愷高新區的20多家企業聚焦發展新動能,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與龍旗電子相隔不遠的廣東省第一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園區——TCL王牌彩電工廠,與中國移動惠州分公司、華為等高科技數字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通過5G數字技術應用案例,打造智慧工廠,為工廠內網升級改造提供支撐的同時,助力柔性化生產。據TCL實業控股總裁辦部長趙才軍介紹,該項目以彩電制造龍頭企業為牽引,創新開展5GLAN新技術驗證與應用,構建全新產業協作模式,使網絡安全得以保障、產品質量提升60%、產能提升30%。
“我們緊抓加快數字產業化、助推產業數字化轉型機遇,積極探索5G+行業新模式,賦能千行百業,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仲愷電信總經理曹鵬飛介紹,在與汽車電子頭部企業德賽西威的合作中,通過5G與38條SMT產線生產場景融合,實現5G+缺陷AI質檢、工業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產線3D仿真以及預測性維護等功能,以5G賦能智能制造,減少了人力的投入,制造相關不良率從3.7ppm降至3ppm;且其成果與企業共創共享,幫助德賽西威形成自有的工業互聯網能力,提高了企業競爭實力,打造了汽車電子的全國標桿,為汽車電子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記者從仲愷高新區經發局獲悉,2019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全區累計獲評省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9個,獲專項補貼資金2056萬元。同時,推動了TCL王牌、德賽西威、億緯鋰能、龍旗電子等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建設,實踐5G在制造業不同場景中的應用落地,形成了5G+超高清視頻、5G+汽車電子、5G+新能源電池等多個典型應用場景,取得良好成效。
得益于一個個實實在在示范項目案例推廣應用,省、市、仲愷高新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如今,越來越多企業希望通過5G+相關應用,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強力推動產業持續轉型升級。
■建生態圈
推進惠州軟件園·潼湖園建設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成功打造了TCL、中京電子、龍旗電子等多個試點企業的同時,仲愷高新區還組織多場“工業互聯網走進產業集群”活動,引導平臺服務商和集群企業供需精準對接。
近年來,仲愷高新區積極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聚焦智能終端、新型顯示、新能源等3大支柱產業和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裝備、醫療器械與大健康、新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等6大新興產業,形成“3+6”產業集群。其中,人工智能和軟件與信息服務也是仲愷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和重要的應用場景。
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湯俊表示,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仲愷高新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不斷開放平臺數據、計算能力、開發環境等基礎資源,向工業企業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的產品及服務和技術解決方案,高效匯聚了工業數據資源,逐步推動工業互聯網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為加快形成數字化生態體系,仲愷高新區重點推進惠州軟件園·潼湖園的建設。截至目前,該園區實現簽約企業共70家,其中軟件企業20家,引導培育園區新增知識產權42件。同時,該園區還引進了潼湖數據中心項目,打造成“存算一體、以算為主”的高水平智算(數據)中心。
仲愷高新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軟件園·潼湖園力爭到2025年,年產值規模突破10億元,引進5家以上規模企業,集聚100家以上軟件行業相關企業,新增就業人數3000余人。
另外,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規劃面積29.9平方公里、力爭在2025年實現年總產值超1000億元的發展目標,遠期(2035年)實現50.9平方公里、產業園年總產值3000億元的發展目標。這也為仲愷高新區留足了發展數字經濟的空間。
與工業互聯網、數字產業化相媲美的,是仲愷高新區大力推動智慧城市數字城市領域的投入和建設。仲愷高新區積極推動政務上云,該區22個局辦50套信息化系統全部遷移至政務云,成為全市首個全政務系統上云的縣(區)。通過政務上云,保障了政務信息化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有效促進數據資源融合共享、業務協同,推動城市大數據挖掘及應用。
這些政務數字化建設,為仲愷高新區在疫情防控及社會治理、打造平安仲愷等方面,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記者獲悉,通過搭建仲愷慧瞳視頻資源匯聚平臺和智慧城市視頻分析平臺,仲愷高新區將政府單位、醫院、學校、園區、鎮(街)、村(居)等部門建設的視頻資源進行匯聚,打造全區視頻“一張圖”,實現全區視頻資源共享,并通過人臉和車輛的識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了10個場景的AI專題分析功能,解決該區在城市管理及社會治理方面中面臨的痛點,有效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同時,建起了智慧協同辦公平臺,實現了政府文件數字化辦理,打破了時間跟空間的約束,提高了政務事務的辦理效率。
在平安仲愷方面,全區的“平安仲愷”視頻系統進行了智能化升級,通過現代化高科技的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同時,在瀝林、潼僑、潼湖等鎮(街)、園(區)建設“平安鄉村”視頻監控工程,構建起區、鎮、村三級指揮體系,有效彌補農村區域治安漏洞,助力鄉村振興。此外,將該區84所學校的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聯網,助力“平安校園”建設。
除了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外,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主動參與到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大潮中來。
記者了解到,由德賽西威牽頭成立的2021年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已累計投入1600萬元,其中設備類投資1100萬元、軟件類投資500萬元。
立冠科技的工業APP互聯網平臺已服務全國200多家服裝生產中小型企業,為客戶產業升級轉型提供了一個易部署、低成本、易維護的簡單易行方案。
廣東泰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綜合利用無人機技術、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人力采集的信息采集數據,為仲愷高新區國土資源、城管執法、公安和環保等政府單位,提供城市圖像、城市數據和城市治理解決方案。
如今,在推動產業持續轉型升級,尤其是打造數字化應用標桿企業浪潮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數字企業在仲愷獲得了長足發展。仲愷高新區已順利遴選匯聚了近20家服務商和115個應用產品,構建市級“數字化轉型資源池”。其中,落戶在仲愷高新區的天澤盈豐、飛訊等7家企業成功入選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構建起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
■優化政策
出臺扶持措施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得以在仲愷高新區企業中廣泛應用的背后,是該區在推動產業數字化和企業轉型升級中持續發力。
自2017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惠州市“企業上云”工作方案(2017-2020年)》《惠州市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行動計劃》及若干扶持措施,出臺“上云上平臺”獎補辦法,開展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支持和帶動企業“上云上平臺”。今年,我市又出臺《惠州市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和《惠州市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每年給予超6000萬元財政支持。
緊密依托省、市相關政策扶持,仲愷高新區結合其產業特點,進一步推出了“一企一策”的政策進行獎補。
為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技術改造,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仲愷高新區出臺了相關鼓勵和支持措施,鼓勵數字經濟在仲愷高新區生根發展壯大,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圈。
據悉,自2018年省、市出臺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以來,仲愷高新區共有42家企業獲得省級企業上云扶持資金839萬余元,41家企業獲得市級企業上云扶持資金447萬余元。
榮譽墻
●2020年,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成功入選廣東省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
●德賽西威獲評工信部2020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
●TCL王牌入選工信部2021年移動物聯網應用優秀案例
●TCL實業入選工信部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楊敬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楊敬賀 魏怡蘭 邱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