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日前,記者從仲愷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保障群眾健康安全,該局上半年共查處辦結案件89起,將34戶(次)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堅決遏制和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的營商和生活環境。
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檢查藥店是否如實在廣東藥監平臺登記退燒藥購買人員。
■食品安全
加強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
食品安全關系百姓,尤其是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小賣部及流動食品攤位的食品安全,更是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
“廣大消費者應前往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商場選購商品,并保留相關購貨票據,不購買流動小攤販銷售的食品。”區市場監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此,該局加強對各類學校、幼兒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于每年春秋季開學期間開展系列食品專項整治,并聯合區宣教文衛辦、區城管執法分局等部門加強巡查,取締無登記食品攤販生產經營行為。
此外,區市場監管局每月對轄區27家農貿市場食品檢驗量超過3000批次,對蔬菜、水果、水產品、肉和畜蛋類等進行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非法添加劑等檢測,每天在市場公示欄和電子顯示屏公布快檢結果。每月不定期在各大市場及超市開展“你點我檢”活動,群眾可自行把蔬菜送去免費檢測。“對于快檢連續3次不合格的食用農產品將開展定量檢測,一經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停止銷售并核查處罰。”區市場監管局局長王光泳表示。
■商事登記
業務“一網通辦”“全區通辦”
為更好服務企業和群眾,區市場監管局啟動商事登記業務“一網通辦”“全區通辦”。實施企業集群注冊登記管理辦法、商事登記審核工作規范,方便群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今年上半年,全區商事主體總量同比增長31.41%。調整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事項清單和工作細則,落實“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秉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原則推進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落地,大幅提升市場主體發展信心與活力。
營業執照辦理是體現營商環境的一個側面。王光泳介紹,在仲愷申請設立企業有多種渠道:市民可以登錄“廣東省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管理系統”或“廣東政務服務網”“粵商通”小程序在線辦理,也可前往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現場辦理。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作日4個小時內可完成審批發照。
此外,該局進一步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簡化住所登記手續。根據《廣東省商事登記條例》《廣東省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要求,該局在2018年3月28日印發了《仲愷高新區企業集群注冊登記管理辦法》,在全市率先實現“一址多照”登記模式。
對于企業辦理營業執照注銷情況,市民可選擇一般注銷或簡易注銷。企業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相關公示操作、公司債權債務清理、對外投資清理、稅務部門企業清稅文書等環節后,提交企業注銷申請材料,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情況下,自申請業務受理2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疫情防控
對37種退燒止咳藥銷售實名登記
為堅決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途徑,區市場監管局加大了對人員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以及場所清潔等方面的監管力度,對37種退燒止咳藥物銷售實行實名登記制度。
為規范新冠疫苗儲存、運輸和預防接種管理,確保疫苗儲存運輸到哪里、質量監管就跟到哪里,該局聯合區宣教文衛辦對全區10個新冠疫苗接種單位開展多輪全覆蓋監督檢查,并詳細了解各單位的工作流程,查看相關工作記錄,完善區疫苗質量安全全流程管理,重點檢查冷鏈設施設備管理、溫度定時監測、疫苗交接管理及疫苗是否全程處于規定的溫度環境等。
“為群眾保安全、守公平、維護合法權益是我們的職責。”王光泳介紹,在為群眾保安全方面,該局加大對校園食品、游樂設施和兒童用品等的日常監管力度;深入推進保健食品、中藥飲片等30余類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在為群眾守公平方面,今年上半年共查處辦結案件89起,歸集共享許可和信息7148條,將34戶(次)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堅決遏制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在為群眾維護權益方面,該局為提升12315行政執法能力,投訴舉報處置流程規范化和12315數據分析靶向化,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區域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55個。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楊敬賀 魏怡蘭 邱舒婷 通訊員農葵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