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鐘建環談家訓家風:忠孝傳家遠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像爺爺一樣的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換來的。聽奶奶說,爺爺最愛說‘沒上就沒下,有忠才有后’這句話。到了我們這一輩,就把爺爺那樸素的家訓總結凝練為‘忠孝傳家遠’,這也是我們作為革命后代要銘記的。”在惠陽區新圩鎮新聯村大嶺下村民小組,市依法治市辦公室原常務副主任鐘建環在家中翻看革命書籍,回想起爺爺鐘奕標和奶奶黃嬌的故事,不禁濕了眼眶。

      鐘建環在大嶺下紅色文化活動中心,介紹家訓祖訓及相關革命故事。

        革命故事

        革命先輩被捕寧死不屈被秘密殺害

        大嶺下村民小組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也有一座烈士紀念碑。1927年至1947年,大嶺下涌現出13名革命烈士。其中一位名叫鐘奕標,也是1933年4月在惠州被國民黨秘密殺害的18位革命同志之一。

        1925年,38歲的鐘奕標參加農會,后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發動組建了新圩農會并任會長,領導農會會員與農村地主豪紳作斗爭;組建新圩農民自衛軍,配合東征軍搜集軍事情報,組織向導、擔架隊、運輸隊支援東征軍。

        為方便傳遞情報,掩護、轉移革命同志,鐘奕標把自家設為交通情報站,教育妻子黃嬌和女兒鐘桂蘭為情報人員作掩護;他還把自家當成農軍的后勤部,每當隊伍經費不足就變賣家產,保障來往的革命同志和農軍日常供給。受其影響,妻子黃嬌多次參與破壞敵人的通信線路行動,先后送三個兒子參加東江縱隊,在戰場上勇敢殺敵,兩個壯烈犧牲,一個身負重傷。

        1933年大年三十晚,因叛徒告密,鐘奕標被國民黨包圍抓捕。被關押期間,國民黨嚴刑拷問,但鐘奕標寧死不屈。1933年4月的一天,國民黨把鐘奕標和其他17位革命同志押赴惠州某地秘密殺害。

        1957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批準鐘奕標同志為革命烈士,并為其后人頒發烈士證和光榮之家牌匾。

      鐘建環在大嶺下村的家里介紹爺爺、奶奶的革命故事。

        傳承家風

        賡續紅色血脈服務社會

        “小時候,奶奶經常向我們講述老一輩參加革命的經歷。”鐘建環回憶說,紅色基因對自己影響深遠,祖輩的故事也時刻提醒他,繼承革命精神,用赤膽忠心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1973年,18歲的鐘建環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勤學苦練、團結友愛,他努力提高軍事本領和文化知識水平,很快成長為班長。當兵的第二年,他就榮立三等功。1975年,再次榮立三等功。1979年,鐘建環任487團三炮連連長,指揮全連參加戰斗,又榮立二等功。

        轉業到地方工作后,鐘建環不忘軍人本色,求真務實,不斷探索創新,分管的工作領域亮點頻出:建市級法治網、推“四民主工作法”等等。

        “我有一個和睦的家族,還有弟弟妹妹,作為大哥的我希望能帶頭傳承良好的家風,賡續紅色血脈。”退休之后的鐘建環將祖輩的故事記錄下來,鼓勵后人奮發有為。他還發揮余熱,關心支持惠州市潁川慈善會工作,善行公益、助困獎學、敦親睦族,共謀發展。

        在社會各界和鄉賢的支持下,近兩年,鐘建環推動鐘氏后人及鄉親們在村里建成了大嶺下紅色文化活動中心,平時村民議事,節假日聚會都在這里,同時,該中心還成為展示紅色村莊的窗口。

        鐘建環說,一個人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哪怕只是一瞬間,也要發光發亮,照亮社會。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黎一星

      編輯:溫燕暉
      上一篇: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